外语界平台推荐论文范文参考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4-09-29 13:06:41 更新时间:2014-09-29 13:27:40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科,它探讨了如何修饰语言的表达,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材料的选取和组织,即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文体,选择具有能够表达特定语境的词汇和句式。二是修饰格式的运用,即根据不同文意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和效果,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修辞格(表现手法),增强文句的可读性和鉴赏性。
摘 要:修辞是探讨如何修饰语言的表达,使文意在准确明了的基础上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的一门学科。阿拉伯语修辞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其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辞达学,辞巧学和辞华学。阿拉伯语修辞学不仅使阿拉伯语在文意方面更加畅达,清晰,而且使其在表达上更加生动,鲜明。不但加强了语气,而且突出了文字表达的效果,使阿拉伯语在不同文体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进而促进了阿拉伯语风格学的形成。除此之外,阿拉伯语修辞学还扩大了阿拉伯语的词汇量,因而在阿拉伯语词汇学的发展中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字:外语界投稿平台,阿拉伯语,修辞学,作用,价值,阿拉伯语修辞学
阿拉伯语修辞主要研究在具体语言环境里如何对语言进行选择、加工,以便“最有效地运用语言”。它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一切语言形式,书面的和口头的,文学性的和非文学性的。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即蒙昧时期的诗人,演说家就十分注意对词句的推敲。比喻、借喻、谐音等修辞手法在他们的作品里屡见不鲜。《古兰经》降世后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摘抄出了其中很多具有修辞现象的经文。阿拉伯语修辞学在阿巴斯时期达到巅峰,此后随着文学和各门学科的衰退而停滞不前。因而在现当代不断有人发出革新修辞学的呼声。
阿拉伯语有两个突出的特点:句式具有音乐美感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词汇量丰富。许多字符具有共同的结构和元音分布。因而在字符的种类、音符、数量上进行有规律的组合和排列即可产生精美绝伦的韵律感。这便为阿拉伯语修辞中的“谐音”奠定了语音方面的基础。众所周知,阿拉伯人以其“舌头”闻名天下,除去阿拉伯语字母本身具有乐感外,还与修辞中谐音的的作用密不可分。许多阿拉伯语演说家在演讲过程中体现出的铿锵气势,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极富感染力的句式,就得益于阿拉伯语修辞的使用。不仅如此,许多阿拉伯谚语,散文也充分运用了这一修辞手法,增强了句式的表达效果,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妙不可言。在对不同字母进行不同排列时,若将尾音字母置成相同或相似,就为押韵这一修辞手法开辟了空间。在许多阿拉伯诗歌,散文中多次使用到这一修辞手法,不仅体现出了诗人高超的文字功底和才情,同样也使文句在结构上更加严谨,语音上更加和谐,情感上更加饱满。
阿拉伯语词汇量的丰富体现在根词数量大,派生词多,许多词具有高效性。例如与“水”有关的词义就有一百七十余个,表示各种母驼的词有三百五十五个。并且它在同一类事物的划分方面做的非常细致,比如“风”这一单词,微风,飓风,暴风等均表达不一,在特定的语境下会使用到不同的词汇。一方面,充沛的阿拉伯语词汇衍生出了很多阿语近义词和反义词,为阿语修辞中借代、映衬、对偶等修辞手法提供了有力根基;另一方面阿拉伯语修辞也为扩大阿拉伯语词汇量做出了贡献。例如:近代武器中的“步枪”在阿拉伯语中用“榛子”这个单词的从属名词来代替,他的产生便是通过修辞的途径。因为步枪的子弹形似榛树的果实,于是就用它来指代步枪。这就是修辞上的借代法。再如,中世纪阿拉伯人常用“蓝敌”这一词组来称呼仇敌。这是因为古代阿拉伯人把罗马人视为宿敌,由于罗马人大都长着蓝眼睛,故阿拉伯人把他们称作“蓝敌”,继而把所有的仇敌都叫做“蓝敌”。
除去阿拉伯语语言特点与修辞间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阿拉伯语语言风格的形成也得益于修辞格的妥当运用。例如:阿拉伯诗歌中巧用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成了豪放雄浑的诗风;运用比喻、对偶、骈句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藻丽绚烂的风致;运用双关、委婉、妙答、似褒实贬、似贬实褒等修辞手法塑造了蕴藉含蓄的韵味
此外,阿拉伯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分支,对其他语言学科有一定的影响。因阿拉伯语修辞涉及的范围较广,因而不同阿拉伯语修辞的使用与不同的语境相互关联,而不同的语境渗透出不同的语言风格。例如有:谈话语言反映出语言的口语化和大众化,文学语言塑造了语言的艺术性和审美感,商业语言体现了语言的通用性和准确性,政治语言折射出语言的庄重感和高度概括性。鉴于这一点,一门新型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