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基本思路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4-10-23 14:17:58 更新时间:2014-10-23 14:03:57
本文是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范文,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基本思路,选自期刊《现代法学》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学专业期刊,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和CSSCI来源期刊,其宗旨在于及时传播法学领域的创造性研究成 果,全面反映国内外法治最新动态,为法律学人和法律工作者之间沟通学术思想、探讨法治难题、评价改革得失构建畅通的平台。 《现代法学》实行“同行专家双 向匿名审稿制”,取舍稿件重在学术水平,对选题意义重大、内容富有创见、论证充分、语言规范的稿件优先刊用。
摘 要:中国一部分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必要走一条不经过成熟的工业化,直接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道路。探寻文明形态跨越要有一系列基本思路:吸收外界文明发展成果的思路;综合发展的思路;以人为本的思路;发挥特有优势的思路;新型生产力的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从历史发展阶段性来看,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文明形态,有渔猎经济的前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并出现了生态文明的端倪。生态文明形态既是各国面临世界性生态危机的强烈愿景,也是已经开始的发展趋势。中国一部分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必要走一条不经过成熟的工业化,直接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道路。文明形态跨越是个新的大课题,我们需要深入探寻可成功的思路。
一、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探索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道路
本文提出的文明形态跨越发展,是指某个民族或某类地区,在其发展中并不严格遵循上述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中体现的文明形态替代顺序,而是越过其中某一文明形态阶段、向更高的文明形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社会经济制度跨越发展的设想,这是指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走向社会主义。亚洲、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实践了这一设想。借鉴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学说,我们可以探讨某类局部地区,如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必经过成熟的工业化,直接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跨越发展道路。部分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作出这种发展道路选择,是有难度的,但适合这里的区情,相比常规发展道路更为有利。
跨越文明形态发展道路的总体考虑,就是既能借助工业文明的发展成果,又不重蹈工业化发展造成生态危机的覆辙,既能达到高于工业文明的发展高度,给少数民族带来生活富裕、文化昌盛的物质文化生活,又不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破坏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与自然遗产。环顾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作这样的考虑是非常必要的。
(一)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严峻的生态制约条件下,利用后发优势开展工业化
发展不平衡,逼使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更为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背负着赶超使命。发达地区进入工业化集约式发展阶段之时,许多少数民族地区还得从粗放式发展起步。但粗放式发展造成巨大生态损害已经不能为国内外环境所容忍。这些地方的粗放式工业化无法支付在竞争激烈、产能过剩条件下所支付的环境成本。
(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业化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业化,在采用降耗减排的高新技术、治理生产性污染方面的能力低于发达地区,难以兼顾取得规模效应、资本积累、提高市场竞争力与治污、降耗、减排的目标,工业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今天的社会经济条件已不允许落后地区再重蹈发达地区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
(三)国家已将全国区域划分为重点发展、限制发展、禁止发展等不同主体功能区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非重点发展区域。从西北极度缺水的干旱区,到西南缺少土壤的大石山区,都是生态脆弱之地,都要被限制开展工业化、城镇化的规模。在区域功能分工当中,非重点发展区域降低工业化发展的追求,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对全国宏观综合效益更为有利。
当然,绕过成熟的工业化、保护生态环境并非是要少数民族地区保持落后状态。实际上,少数民族地区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从新的道路上来发展,这就是直接从农业文明跨越到生态文明。
二、少数民族地区从农业文明跨越到生态文明的基本思路
文明形态跨越是个新的大课题,我们需要深入探寻可成功的思路。本文提出如下抛砖引玉的想法。
(一)吸收外界文明发展成果的思路
如同社会经济制度的跨越一样,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的跨越需要充分吸收世界的与全国的文明发展成果,增强对外经济社会交往。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 现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一切体现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先进政治力量的事物,都是当代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成果,是全国人民多年奋斗的结果,也是充分吸收世界文明发展的结果。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指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向外部世界学习,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有形与无形资产,都是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跨越的必备资源。这些“资产”主要包括: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现有的工业经济物质技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所吸收与掌握的当代科学技术体系。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这些资源,意味着因地制宜地引进、完善适合本地条件的市场经济体制,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以制定符合当地区情的法律政策,按照本地科学发展的需要接受外部经济能量辐射,在加快推广先进地区科学文化与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加强本地需要的创新发展。离开这些踏踏实实而又日新月异的发展实践,文明形态的跨越就是一句空话。
2. 覆盖这些努力的基本措施,就是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只有开放型经济才能充分吸收外界的文明发展成果。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是对内对外全方位的开放。通过打造外引内联升级版,推进本地经济的资源转换。所谓资源转换,就是输出本地有优势的经济资源换取外界有优势的经济资源,或者利用本地的优势经济资源吸引外界的优势经济资源,以增强本地用于发展的总体资源。现在我们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利用本地的区位资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人文社会资源,引来外界的资金和现代化的技术、管理,在发展物流经济、旅游经济、服务经济、出口加工产业与有地方特点的科技开发方面都在努力。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国内区域经济合作、国际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机会,跻身于国际国内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当中,发展效应不断增强。从开放型经济中发展,不仅取得直接的经济产值增长,更重要的是地方发展基础的夯实与内在能力的提升。 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大力促进桑蚕茧丝绸产业经济综合发展,形成了“种桑养蚕―烤茧―缫丝―织绸”主产业链,取得了带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农业产业化、农工商一体化、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强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成效,为民族地区吸收外界文明发展成果创造了值得借鉴的典范[1]。
(二)综合发展的思路
文明形态的跨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态等领域,要从物质资料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人口―劳动力再生产、精神产品再生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再生产这五种再生产类型来综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1. 民族地区在经济领域的发展,是文明形态跨越发展的中心。其含义是要在社会化商品生产中取得显著的成就,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为此,要搞好几个主要环节:(1)正确选择适合民族地区的产业和生产门类,以现代化市场观念来引领“靠山吃山”,注意结合当地传统生产习惯,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2)依托生产者的劳动技能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取得商品生产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3)培育民族地区的市场开拓能力,借助内外市场流通机构或先进的信息手段,将生产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这三个主要环节搞成功了,民族地区就能将商品推向广阔市场(或走向全国,或走向世界),获得与发达地区比肩的经济地位。
2. 民族地区在政治领域的发展,是文明形态跨越发展的保障。其含义是将发达地区建立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社会治理、政府行政管理推广到民族地区,并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在全国统一规范基础上有所创新。要想成功地完成其推广―结合―创新的系列环节,要克服民族地区交通、信息不便、地方总体文化水平低下、行政财力薄弱等困难。
3. 民族地区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是文明形态跨越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含义是要通过文化教育事业地建设,将当代先进的文化观念与科学知识传输到这里,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尽可能发展直接取得市场效益的文化教育产业。展开来说,(1)文化教育事业建设要有基本的、有形的成绩,如建立了多少文化事业单位和学校,有多少从业人员与师资力量。(2)先进文化观念与科学知识传输是这一领域的核心内容,要有定性与定量的测度与考核,从中寻求具体实施途径与方式。(3)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基本目的,也要有测度、考核与改进措施。(4)直接取得市场效益的文化教育产业是该领域发展的重要体现。取得市场效益,就要有为外部世界欢迎的文化产品,有增强旅游产业吸引力的文化内涵,有服务于生产的教育培训。
4. 民族地区在生态领域的发展,是文明形态跨越发展的自然基础。其含义是要通过生态建设,维护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基本资源(水、土、森林植被、生物物种)受到保护,修复已经损坏的自然环境,增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承载力,履行所属主体功能区的使命。要点有:(1)民族地区需要以高度的科学与智慧,有计划地开展生态建设,如造林、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耕地保护与改良、自然保护区建设等。(2)发展环保产业与城乡污染治理工程,解决生产生活当中排放的 “三废”,在这方面要跟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3)通过吸收外界经验与创新,推进本地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包括生产、生活等全方位的循环活动方式和低碳方式。
(三)以人为本的思路
少数民族地区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最重要的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文明形态跨越的内在实质。少数民族的发展,人的发展比地区发展更重要。
世界发展的空间不平衡,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社会达到的水平不均等,财富分配不均衡,发展条件不平等。其中,人的行为差距是体现不平衡的最明显现象,人的素质差距是影响不平衡的最重要原因。游览各国城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甚至低收入国家的多数地段的市容外观差别不大,人们的穿着、出行、街上的饮食也不明显表现国家的发展差距。国内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也是这样。部分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国内地区,人们手中的钱财也不少于发达的地方。但是,在承担最先进的工作环节(如新产品开发、总体策划、品牌营造、精细加工等等)、掌握高端资源(科技、管理、知识资产)、具备创新开拓能力、形成最有效率的团队这些方面,不同地方之间人的差距就体现出来或发生作用了。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各种驱动因素,外部资源的输入不可缺少,但人的进步应当占据主要地位。当外部资源输入到来之时,本地能否利用、消化、吸收,最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民族地区经济面貌变化了,现代化的产业出现、企业诞生、商品推向市场、物质信息来往于不同区域,这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少数民族本身的能力增强、素质提高。改革开放一方面使中国人从世界各国那里学到许多当展的经验和技能,一方面使许多原来处于自然经济中的兄弟民族,学会掌握机器大生产的技术,学会在社会化市场上经营管理,学会开发研制走向遥远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商品,克服着历史遗留下来的背离现代化生活的行为习惯,缩小了与主体民族的差距。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种人的能力提升的进步,是地区发展当中最可贵的进步,更是文明形态跨越中最关键的迈步。
科学发展在其核心“以人为本”的原则中,要求一切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正确处理物质增长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形态跨越,就能分清,一个地区什么是实质上的进步,什么是表层上的进步。
从农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发展,人的进步更为重要,进步内容更加复杂。少数民族既要保持历史留下的体现农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秀行为传统,又要形成工业文明需要的努力上进、乐于开放、敢于竞争、善于经营盘算的行为系统,还要有反映生态文明的更科学、更先进的行为调节。以人的科学、文化(包括生态伦理)素质配合经济能力的进步,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社会课题。 人的力量发挥既有个体能力的增强,又有集体能力的进步。许多少数民族历史上保持着较强的集体力量是以束缚个体能力发展为代价的,改革开放为个体能力发展创造了社会经济条件。当前的问题是,要继续保持较强的集体力量还是同时削弱集体力量,关系到仅仅取得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朝着文明形态跨越而努力。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乡龙田村的建设过程给我们很好的启发。龙田人在“农业学大寨”时期改造山河,为适应农业文明进行艰苦的农田基本建设;在改革开放时期开创了“山外经济”与“山内经济”结合的发展商品经济的路子,努力分享工业文明的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发展沼气利用与保持8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地处贫穷偏远的石山村,依靠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党员的模范作用、龙田人的精神动力,铸造了很强的乡村集体力量。相比同等条件下涣散的村集体,他们在各项发展中更有获得成效的依托[2]。
(四)发挥特有优势的思路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产业支撑。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基本内涵是绕过成熟的工业化阶段,实现这个使命的发展战略,必须解决产业选择的决策问题。为此,本文尝试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1.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1)产业竞争力扬长避短、另辟捷径原则。凡是后发地区,都难以跟发达地区所长的产业来争夺市场,应当在“人无我有、人短我长”的领域选准产业发展项目。许多民族地区由于开发不充分而使生态自然资源得到保护,依托这类资源来发展产业就可能有独特优势。
(2)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原则。后发优势由两类原因形成:一是直接从落后带来某种竞争优势,如劳动者工资水平低使劳动力资源廉价,经济开发程度低使土地资源廉价;二是处于落后地位而在发展中有某种优势,如赶超愿望强烈、学习效应显著、避免先进者的弯路、减少市场风险等。要使可能的后发优势变为现实的后发优势,赶超者必须善于利用它们。目前各地的城镇化有许多盲目性,落后地区如能先知后行,完全可以在城乡发展问题上少花许多代价[3]。
(3)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原则。后进地区的静态比较优势是一种当前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但随之构成发展陷阱的综合条件,可以利用但不能依赖。从长远出发,就要利用静态比较优势的同时,注重培育动态比较优势。要扬长避短,更要取长补短,使本地的“长”或“短”发生变化。对于眼前尚无比较优势但有发展潜力的优势组群,要付出一定代价加以培育。
2.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选择的途径。
按照上述基本原则选择产业,就要努力寻求民族地区真正得以利用、发挥、培育、综合相关优势的可行途径。(1)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依靠科学知识,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区情和资源状况。(2)积累产业现代化改造的经验。农业是民族地区迈向生态文明的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农业生态化改造将带来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有机食品,人类科技发展将使农业提供工业原料的功能有增无减,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使农业提供园林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能源农业”的崛起是用“绿色”能源替代“黑色”能源的希望。循环农业、低碳农业的发展将大大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少数民族地区迈向生态文明的努力应汇集在创造农业现代化上[4]。(3)建立在现代化技术上的采掘、加工制造、运输、建筑是体现工业文明的典型产业,工业文明落后的民族地区当然要努力发展,但不是盲目赶超。要在降低经济、社会、生态代价上争取后来居上,在规模上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4)民族地区有特色的社会人文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应当在努力发掘、整理的基础上加以现代化提升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就是其优势选择的一个实例,该产业建立在甘蔗、木薯生产的基础上,可用甘蔗、木薯淀粉这类非粮食作物来生产乙醇酒精,而广西这两类农产品的生产可谓优势天成。这一选项一头撑起新能源产业,一头用前景广阔的农业商品化生产项目带动农村经济。
(五)新型生产力的思路
信息技术革命、知识经济是发达国家在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推出的生产力发展成果,借助经济全球化趋势而迅速扩展到全世界。现在,先发与后发国家(地区)的主要差别是创造这类成果的差别,而不是应用这类成果的差别。对于后发地区,善于运用相关科技成果已成为跟上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法定,对于文明形态跨越,更是局部地区从农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关键对策。少数民族地区即使在开展扶贫、解决温饱问题之时,也不要忘记积极运用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培育知识经济因素。为此,要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 在国家的帮助下尽快建立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体系。让电脑与光纤宽带走进千家万户,包括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与家庭。调动地方财力与人才资源完善其服务器系统。前几年政府为扩大内需向农民以优惠价推销了电视机,下一步应考虑以优惠价推销电脑与网络。还可考虑在民族地区实施超常规过渡措施,建立低资费的非游戏网吧作为信息化服务机构,开展免费的电脑网络培训。
2. 在加大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与培训教育的同时,注重融入信息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元素,如义务教育中逐步扩展对中小学生电脑知识的教育,对农业劳动者与务工人员的培训主要内容是专业性技能,但也应加入相关领域科技发展状况与未来远景的介绍,使科学的技能与理念同时传输。我们的目标是要象一些发达国家一样,人虽处远乡僻壤,但决不落后于时代。
3. 在经济社会管理与生产服务事项中,培育最大限度地利用新科技、新知识的习惯,注重系统思维,追求最佳效率,培养创新能力,塑造理性人格。必须在工作策划、干部提升、业绩考核、项目实施、结果验收等方面都重视这一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智商并不低,但与发达地区的人相比,可能正是在这方面的匮缺而不易改变落后的局面。新型生产力有“软”“硬”两种内容,“硬”的内容由看得见的科技来体现,“软”的内容则是无形的精神习惯[5]。 作为新型生产力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交往、眼界与知识共享,带来了先进便捷的联络手段,但也带来了有害的信息消费、诱惑与沉溺等负面效果。经济、社会、科技各界人士要联手对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采取各种扬正抑负的措施。
(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
为实现文明形态跨越的长远目标,当前主要的努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般要求,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从生产的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提升;从要素(资本、劳动)投入为主转变为智力(科技、管理)投入为主;从技术依赖转变为自主创新;从生态消耗型转变为生态保护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从注重产值增长转变为注重全面发展效果。少数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上述要求有其特点。如:对生产的“质量”内涵要融入地方特色,努力在产品品质中体现少数民族地方特色;不用过早地放弃对外部技术依赖,重点强调的是要增强适用技术引进或应用的力度;对全面发展效果尤其注重其中的社会效果,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核心是人的进步,等等。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可将发展对内对外开放型经济纳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中,但不要靠“卖资源”来体现开放效果。
党和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①,在少数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到很重要的引领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产业、技术、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观念上的建设与发达地区各有优势,在制度建设上与发达地区可以有同等水平的进步,在技术发展上总体落后但局部领域可赶在前面,在产业发展上要扬长避短。为此,要选择与生态保护不相矛盾的产业,努力提高其技术水平、集约程度、综合效益、产业化规模。这样,就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所要求的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有效益的状态。而选择与生态保护不相矛盾的产业来努力发展,正是文明形态跨越的题中之义。由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步,面对的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态的远大目标。
内蒙古自治区的风力发电,就是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发展内容。自治区丰富的风能资源吸引着全国各大发电集团纷纷“追风草原”。一方面,这里的风能产业创造了新能源发展的辉煌业绩,风电已成为内蒙古电网第二大主力电源,成为中国的风能之都,北方重要的供电基地,并带动了大批中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驻内蒙古。另一方面,这里率先遇到风力发电产业的各种技术困境、体制瓶颈、管理难题,为这一新能源发展提出了有待解决的前沿课题。
少数民族地区文明形态的跨越,既是困难的,又是可行的。有了可贵的起步,等待我们总结;展现了漫长的前程,等待我们探索。
注释:
①这里说的生态文明概念,不是指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态的概念,而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建设领域的概念。
参考文献:
[1]卢嘉进,张执政,韦庆胜.宜州市桑蚕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M]//韦茂才.桂西资源开发新思路.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262-266.
[2]蒙小脉.论“龙田模式”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M]//陈林杰,韦茂才.科学发展在河池(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558-563.
[3]丁秀清.民族经济独特经营要素的合理配置与衍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70-76.
[4]郭晓合.大接轨――21世纪民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53-261.
[5]赵文禄,郭晓君,顾峰.知识经济与人的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