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发表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4-11-28 16:59:55 更新时间:2014-11-28 16:29:54

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
延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曾隶属于国务院高教部,1957年划归吉林省所属。1958年8月,延边大学分立为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艺术学院延边分院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延边科技大学(筹)合并组建成新的延边大学。
延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1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50多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149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依托多元文化教育资源和民族特色、区域特色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专业建设,有7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还建设了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22门省级精品课和57门省级优秀课程,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在2002年和2008年两次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评价。
学校拥有一支学风严谨、力量雄厚、梯队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2,338人,其中专任教师1,31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36人,占40%;具有硕士学位的604人,占45%;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86人,占60%;聘请了包括杨振宁博士在内的3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我校的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7 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指委成员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 人,全国劳动模范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人。获得宝钢教学奖特等奖提名奖1人,优秀奖11人;获得曾宪梓教师奖和霍英东教师奖19人。吉林省特聘教授、首席教授等省部级各类专家、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100余人。我校引进、推荐的1名韩国籍科学家成功入选第二批“外专千人计划”。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00余人,本科生 18,000余人,专科生800余人,以及来自34个国家的留学生600余人,构成了多元文化荟萃的大家庭。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完全学分制,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注重中外联合合作培养的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建立了具有跨文化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建校65年来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具有跨文化素质与能力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振兴、国家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设有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朝鲜语言文字信息化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办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东北边疆历史与社会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与延边大学共建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吉林省转基因动物与胚胎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延边黄牛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朝药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新型节能环保建材工程研究中心;免疫生物学吉林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图们江区域开发研究中心;吉林省特色文化建设基地—渤海文化研究中心、朝鲜族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朝鲜半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与延边大学共建吉林省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与延边大学共建亚洲研究中心以及长白山生物资源与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民族研究院等几十所科研机构。主办了中文核心期刊《汉语学习》、《东疆学刊》,设有中国朝鲜语学会等4个国家级学会,成为学校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基地。
学校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国家、地方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彰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近三年共承担国家“973”前期重大专项、科技部重大专项、农业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9项,省部级项目113项,地厅级项目111项,国际合作项目225项,其中“抗口蹄疫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项目组2012年6月成功克隆出我国首例红色荧光转基因五指山小型猪,使我校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延边黄牛肉用新品系”项目组培育出了被农业部认定的中国第一个肉牛品种——延黄牛。近三年共发表学术论文5,784篇,其中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853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 89项,获得专利70项。同时,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在东北亚研究和图们江流域开发、长白山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民族历史和文化研究等三大领域搭建了若干研究平台,产生了“中国朝鲜族通史”、“韩国诗话全编校注”、“气流式微富集”方法及“ME-101多功能微萃取仪的产业化”等一批标志性成果。
中国月期刊网给延边大学学生及教师提供了延边大学毕业论文发表及延边大学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平台,为各位师生提供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期刊征稿代理,职称,核心期刊,论文检测,Sci,医学,教育,科技论文发表等服务。
本站编辑部会不定期面向延边大学招聘校内兼职编辑,有意向的师生可直接咨询在线编辑老师,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