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论文发表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所属栏目:水利论文
发布时间:2014-12-17 11:31:35 更新时间:2014-12-17 11:05:35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提高,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经济、美观”等特性实现的要求。施工安全越来越被重视。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就成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安全是稳定和运行工程的需求,适用指的是和工程的使用功能相吻合,经济指的是工程具有较少的费用投入,美观指的是美工形象和美学的要求相吻合,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应该重视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我国经济也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社会各项政府性工程也是越来越关注,其中尤其以人们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高。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其工程质量问题的好坏是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其效益的。本文阐明了水利工程概述及施工的特点,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存在问题,提出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国家级论文发表,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一、关于水利工程概述及施工的特点
1.水利工程是用于调控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此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珍贵资源,但由于它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能完全符合人类的需求。所以,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进行对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此来满足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组成十分复杂。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有高效益的施工,需要生产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随着建设市场的规范的不断有序进行,施工管理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已经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是施工企业要想不断地发展,就只有通过加强工程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尽可能地以小投入,达到建成满意。由于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决定了施工管理没有太多“规范”的模式可循。所以,要根据多年来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践中找出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提出一些方法与思路,共同探讨并研究,才能有效地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
2.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除了传统土木工程的施工特征之外,还具有其自身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水利工程具有泄水、蓄水和挡水的作用,因此,在抗裂、抗冻、耐磨、抗冲、防渗、承压和稳定等方面都改设置相应的技术规范,在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专门措施保障施工质量。二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地质,多具有十分复杂的地理情况,例如,位于沿海和河道地区,如果没有对地基进行妥善处理,会对水利工程带来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处理地基措施,以免对未来带来隐患。三是水利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应该在枯水期进行施工,一些工程因为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应该使用适当的措施,对温度进行控制,提高施工的质量水平,制定适宜的施工计划,对施工过程中过的防洪等问题进行解决,使安全性得到提高。
二、关于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存在问题
1.质量管理问题,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法离开质量,业主对质量的认可是衡量一项工程成败与否的关键,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之中,应该将建设的质量和数量、规模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我国目前的施工过程中,主要含有以下几个缺陷。一是没有进行适宜的设计,在项目得到立项之前,就应该及时聘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论证,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将建设不适宜的问题尽量避免,使用民办公助等方式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建设资金较少,存在因陋就简等不合理意识,我国水利部门已经完善了相关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但是很多水利单位和个人没有将要求落实到实处。二是没有完善的监控措施,很多基层的水利部门没有建设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控措施,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形成思想理念,很多小型工程的质量监控多使用目测的方式,缺乏引进先进的仪器和监测设备,人才断层严重,在质量监控的实施过程中缺乏权威性。
2.施工合同管理问题
1.招标不够规范,随着“三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不断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因为施工合同双方存在着利益矛盾,在合同中有明确的体现,例如,在一些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承包人提出十分苛刻的条件,使承包人不断压价,造成十分严重的额外负担,甚至使中标价格不断压低,造成承包人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一些承包人为了使中标率水平不断提高,进行联合投标,甚至产生串通等现象,使中标价格不断提高,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建设市场的良性发展,使管理水平和施工力量较好的承包人无法中标,项目不能够有效实施,无法准确保证工程质量,造成施工合同管理水平下降。
2.很多企业内部缺乏,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只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思想,在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重视对成本的增加,但是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没有对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视,导致没有对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工程。公益性工程和经营性工程合在一起,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界定不清,企业无法自主经营,需要国家财政进行相应的补贴,很多企业进行多种经营,因为和施工企业具有多种联系,自身没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实现预定的企业化运行管理目标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囚素都不具备,运行机制无法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部分水管单位责任主体不明晰。一些水利工程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措施,无法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一些水行政管理部门只具有业务管理的权限,却无法进行人事管理,造成了只管事不管人的局面,一些水管单位和水利设施单位的管理无法有效实施。
三、关于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认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拓展质量管理手段,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只重视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管理的效果具有很大局限性,同时,水利工程质量因为具有复杂性的特征,施工单位的领导应该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在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同时,应该针对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断拓展和创新管理工作手段,使行政管理方式不断向综合型的管理方式转变,对技术、文化、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的运用,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为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技术支持和精神动力。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水利资源的保护意识,结合世界水日的宣传,将临时性宣传和长时间宣传相结合,重视宣传案例的典型性特征,并加强水法规和水法律的宣传,了解水利建设的最新成果,宣传重点应该不断向山区的人民群众转移,使用多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制作广告宣传,通过多种形式,使水法律法规不断深入人心,建设完善的水利设施保护措施,最终形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的局面。
3.健全网络化管理建设,明确管理工作职责,应该聘请水利院为水利协管员,组织管理业务、法规和法律业务的讲座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监督管理责任,经考试合格后颁发聘请书,引入奖惩机制,对具有良好管理表现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玩忽职守的管理人员进行辞退或调离等处理,提高其责任感和事业心,各个流域的管理部门应该进行合署办公,对管辖区域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同时,管理机构应该设置专门人员对工程进行管理,对每个工程进行划组管理,水利管理所重视对水利工程的维修工作、观测工作和检查工作,在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时候,应该聘请专门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将水政检查部门作为执法单位,使用自身权利对相关的事务进行检查和监督,重视将法律法规落实到实处,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配合施工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协同互助,在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进行分工,最终形成多方面监管的格局。
4.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不断使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重视对防汛和供水等工程的管理,同时,使其科学性水平得到飞速提高,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预警体系的完善水平,使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高效管理,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企业内部定期举办培训,将人才不断向复合型的方向发展,提高其对法律、管理和水利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水平,在培训之后,应该举行考核,取得相关资格之后,才能够上岗工作,提高农民工施工队伍的水平,使其整体的业务水平和管理科学性得到飞速提高,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工程质量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只有在全体管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体系,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拓展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域,丰富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手段,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伟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13)。
[2]张成旺,代辉.浅析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3(09)。
[3]丁旭霞.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4] 张心辉.浅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几点体会[J].内蒙古水利,2009(4)。
[5] 张成艳,李洪志.由观念机制影响引发的水利工程管理思考[J].中国水运月,2011(6)。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