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论文:论1O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与对策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20:45 更新时间:2023-10-24 10:59:28
论1O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与对策
杜永盛
广东电网公司清远清城供电局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而10kV配电网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对用户的安全和可靠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供电部门的一项硬指标。所以对1OkV配网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供电的稳定性。
关键词:1OkV配网;供电可靠性;原因分析;
1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用电量也随之逐年增加,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用电需求,农电供电可靠性显得至关重要。现就谈谈供电可靠性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供电可靠性管理机构组织不健全。
由于城区用电企业和用电居民是经济和文化集中地所在,对用电需求非常大,用电意识比较高,用电依赖性强,而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工业经济欠发达,农村居民用电意识淡薄,从而忽视了农网供电可靠性。由于供电所仍沿用以前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大部分供电所供电可靠性专职管理人员欠缺,从而导致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不到位,也无法指导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更谈不上从上到下建立健全的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机构组织。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机构组织,但是没有明确组织机构人员各自所负的职责及管理范围,未能深入统计分析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从中应采取的对策,不能让广大用电消费者真正得到供电可靠性的保证,享受用电消费的可靠服务。
(2)农电人员技术业务不熟练,农网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不到位。
农电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和技术不熟练,对施工设计技术规程掌握不够,线路设备施工安装过程中凭经验、想当然、马马虎虎完成安装任务,不求安全质量,不按规程规定要求规范施工标准,造成线路设备接触松动,对地、对外弱电线路安全距离不够,电杆歪斜,线路弧垂偏大等多种原因,遇有风吹雨打、日晒夜露、自然灾害等情况,线路设备接触氧化发热松动、接地、断线、碰线等等而引起停电或造成事故,或引起农村居民家用电器烧坏。同时,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安全意识淡薄,思想松懈、散漫,运行维护水平不高,线路设备周期巡视检查不到位,或者巡视检查不认真,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危急线路设备的安全隐患,平时又掌握不到线路设备运行状况及周围环境的变化,不
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以及确定线路设备检修内容。线路设备周期性巡视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有时未能被及时消除,从而危及到线路设备的健康运行,久而久之,线路设备容易引起事故。
(3)农网基础较薄弱,适应不了农村用电客户的用电增长。
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虽然改善了农村线路设备的健康状况,提高了电压质量,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的不断提高,部分电网原来的设计已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电力负荷的转移、转供能力等,使供电可靠性降低。同时,一部分用电企业自身用电设备陈旧老化、高耗能等原因,亦限制了农网的供电可靠性。农电配网由于其本身所处的地域特性,决定了它只能具有单电源供电,供电半径长,设备先进性较差,互供能力不足等缺点。农网的检修、施工、改造往往只能在停电状态下进行,国家虽然对农网改造工程投入比较大,但各地区需要改造的农网工程还比较多,受农网资金的限制,改造的农网也未完全彻底,更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网改。而农电1OkV配电网也未实行环网和“手拉手”供电,无网络联络开关及刀闸,不能提高网络的互供能力。农村用电户安装漏电保护器推广程度不够,一些用电户不理解、不支持,安全用电意识淡薄,有些用电户安装的漏电保护器烧坏又不及时更换,对于一些重要用电户又无一、二级漏电保护器保护,遇有短路、接地、碰相易造成大面积停电,从而不能保证低压电网的可靠运行,使供电可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4)农村供电用户未能正确树立安全、经济、合理消费用电的意识。
由于管辖地域相对较广,用户分布的密度低,在一定程度上供电所的安全用电宣传工作不到位,缺乏对用电企业进行用电业务知识的指导,导致部分用户不能及时掌握用电企业的用电信息。同时,由于供电所平时又不进行市场调查、预测,根本不了解供电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特点,不能把握供电市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不能正确引导供电消费者放心消费,加上供电所不同的服务人员虽然为消费者提供同一服务,但是由于服务人员个性差异,技术业务能力不同,服务水平、服务效果也不尽相同,同时被服务的供电消费者本身素质也影响服务质量和效果。例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企业的盈利增加,企业不断增加生产设备容量而进行扩大规模再生产,部分企业用电配变容量没有随之增加,加上本身对用电知识的缺乏,而供电所又不能及时掌握用电企业的用电信息,缺乏对用电企业进行用电业务知识的指导,导致配变容量不够,长期以往,配变容易因超负荷运行引起烧坏而造成停电。
(5)农网线路设备施工停电频繁,停电时间较长。
停电管理制度不健全,停电计划安排无序,对线路设备停电不严格长期存在,以及农配网一直以来1OkV线路分段开关少,大多数农网无1OkV双回线及“手拉手”线路供电,从而在农网改造检修停电时,往往造成大面积停电。同时,停电工作前施工准备不充分,导致施工进度慢,增加用户停电时间,加上运行管理跟不上,使得农网线路设备本身缺陷未及时发现,从而增加农网线路设备的停电次数,有些故障处理、检修、新增设备等
工作可采用带电作业,而供电所无配网带电作业人员,上述种种原因使到农村配网停电时间长、停电次数偏多,严重地影响到农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
2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供电所肩负着农村电能稳定供应和农村客户优质服务的重任,要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客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这就必须提高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对于如何提高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架构。供电所是供电部门的下属机构,管理农网的范围广,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是搞好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工作的关键一环。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不但要领导重视,而且要各相关部门、各供电所及班组成员相互配合,对照供电可靠性的有关技术规定要求,成立相应的农村供电可靠性工作的管理机构,制订供电所供电可靠性工作标准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责任制度,明确管理工作的职责和范围,严格要求,认真考核,使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纳入到日常主要工作。
通过经常性开展农村供电可靠性活动,分析存在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努力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2)提高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①定期进行农电人员技术业务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让农电人员懂技术、懂业务,熟悉运用规程,每年可以进行农电人员技术业务理论及实际操作比赛,真正发挥技术业务能力的能动性。农网线路设备的施工要按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施工,讲究施工工艺质量,并对施工工程进行验收,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要进行返工,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②要进行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知识的培训,强化职工供电可靠性管理意识。供电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数据统计、汇总上报层面上,培训要贯穿于整个生产、检修、停电、运行维护等管理环节。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业务培训每年可采用一次集中培训,全面系统的理论化进行,平时每月可采用一次例会进行讨论研究,大家互相交流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工作心得体会,解决平时统计上报数据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清有关规定中不太明确的内容,或者通过开展供电所供电可靠性QC小组专题活动,拓宽思路,集思广益,提高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通过培训不仅使广大供电所职工对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有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同时针对如何开展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将供电所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渗透到每一项工作中。
(3)加快农网建设工程,优化农网结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投入农网高科技产品,实现配网自动化,打造农网硬件设施品牌。
供电产品与一般产品不同,它在使用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要求,使用不当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设备损坏,为了提高优质的供电产品,服务于广大用户消费者和使用者追求的需要和利益,必须加强农网改造,积极拓展农村供电市场。由于农村用电水平较低,因而农村供电市场的潜力很大,加快农网改造,优化农网结构,控制农村用电电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用电整体水平,因此,我们要加大农网的投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将农网建设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安全、经济、可靠、合理的供用电网络,并通过通信网络,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真正实现配网自动化。
(4)加强与用电消费者沟通,真诚服务,共谋发展。
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就存在商品交换,就必须要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由于供电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供电市场营销活动与一般商品的市场营销活动具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供电市场潜力较大,我们要做好广泛的供电市场调查,尤其是重要供电大客户,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供电能力进行市场预测,了解供电市场消费者供电需求变化趋势及其特点,加强与用电消费者沟通,及时掌握供电消费者用电状况及设备运行情况,正确引导好供电消费者用好安全电、放心电。通过鼓励广大供电消费者消费绿色环保电能,并提供最优质的、快捷的、形式多样的供电消费服务,真诚为供电消费者着想,让他们得到供电服务后的满意感。要通过经常倾听供电消费者购买供电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性的加强供电所员工的教育与训练,提高员工的知识化、专业化、技能化的服务水平。同时,要定期进行供电客户安全用电分析,分析安全用电和供电设备状况,找出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可靠措施帮助供电客户消除隐患,让供电消费者得到真诚的沟通与服务,那么供电消费水平会明显提高,从而发展了供电企业,提高了农村供电可靠性。
(5)加强停电计划管理,努力提高施工进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供电消费者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供电中断,人们往往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有时还能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损失,引起社会秩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停电,供电所要加强停电计划管理,完善停电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严格控制计划停电,减少停电次数,杜绝临时停电,避免故障停电。对任务单一的停电工作,要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可以推迟停电的工作任务要缓停,要结合多项工作任务同时进行停电,停电范围大的农网线路,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装分段开关和分支线开关设备,当局部停电时,其它区域可以连续供电,从而缩小停电范围。通过完善停电管理制度,增强了职工可靠性意识,同时带来了施工单位认识上和观念上的转变,使各施工单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工作,严格按照已审批的停电计划安排施工,尽量避免计划外停电和超时施工。各施工单位预先熟悉现场,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合理安排检修、施工力量,在较大工程施工需要停电时,集中力量进行联合作业。观念上的改变和作业过程的改进,避免了停电时间宽打窄用,缩短了停电的无效时间,减少了施工或检修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3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电供电可靠性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不仅要深入推进农网改造,不断提高农电职工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来建造合理的供用电网络,不但可以减少停电损失,避免因停电,引起的经济纠纷,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才能确保用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