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现场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通病-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21:45 更新时间:2023-10-24 10:11:38
浅谈施工现场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通病
咸海滨赵嫦娥程少鲲
大连中申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2
摘要:施工现场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施工现场中经常发生并普遍存在的,由于其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危害极大,是现阶段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本篇文章就如何加强对质量通病的防范,如何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就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电气;安装;质量;防治
1施工现场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1)现在从事施工现场电气安装的人员技术素质差,有很多人都是没文化,甚至是文盲,大多都是在农村中现招的,没有经过培训就进行上岗作业,持证率不足30%。
(2)施工现场所用电气材料市场也很混乱,把关不严。好多工程都是私人承包,在利益驱动下,以次充好把大量不合格电气材料用到工程上,严重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3)施工企业对电气安装质量不够重视,经常出现无人管理现象。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往往“重主体、轻安装”,忽视安装环节。
(4)土建、电气两个专业配合不够。土建施工人员不按设计要求配合电工完成预留过程,致使许多配电箱的安装上下挤砖,歪歪斜斜,开关距门太远,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既不美观又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给安装和使用都造成很多困难。
2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举例与防治对策:
一、室外进户管预理不符合要求。
l、现象
(1)、采用薄壁铜管代替厚壁钢管。
(2)、预埋深度不够,位置偏差较大。
(3)、转弯处用电焊烧弯,上墙管与水平进户管网电焊驳接成90°角。
2、原因分析
(l)、材料采购员采购时不熟悉国家规范、标准,有的施工单位故意混淆以降低成本;施工管理员不严格或者对承包者的故意违规行为不敢持反对意见,不坚决执行规范和标准;监理人员对材料进场的管理出现漏洞。
(2)、与土建和其他专业队伍协调不够。
(3)、没有弯管机或不会使用弯管机,责任心不强,贪图方便用电焊烧弯。
3、预防措施
(l)、进户预埋管必须使用厚壁铜管或符合要求的PVC管(一般壁厚PVCΦl14为4.5mm以上,Φ56为3mm米)。
(2)、加强与土建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明确室外地坪标高,确保预埋管埋深不少于0.7米。
(3)、加强对承包队伍领导和材料采购员有关法规的教育,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需检验这一规定,堵住漏洞。
(4)、预埋钢管上墙的弯头必须用弯管机弯曲,不允许焊接和烧焊弯曲。钢管在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痕现象,其弯扁程序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二、电线管(钢管、PVC管)敷设不符合要求
1、现象
(1)、电缆管多层重叠。
(2)、电线管2根或2根以上并排紧贴。
(3)、电线管埋墙深度太浅,甚至埋在墙体外的粉层中。管子出现死弯、痛折、凹痕现象。
(4)、电线管进入配电箱,管口在箱内不顺填,露出太长;管口不平整、长短不一;管口不用保护圈;未紧锁固定。
(5)、预埋PVC电线管时不是用塞头堵塞管口,而是用钳夹扁拗弯管口。
2、原因分析
(1)、电气施工人员对有关规范不熟悉,工作态度马虎,贪图方便,不按规定执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
(2)、建筑设计布置和电气专业配合不够,造成多条线管通过同一狭窄的平面。
3、预防措施
(1)、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工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要熟悉有关规范,从严管理。
(2)、电线管多层重叠一般出现在高层建筑的公共通道中。当塔楼的住宅每层有6套以上时,建议土建最好采用公共走廊天花吊顶的紧饰方式,这样电专业的大部分进户线可以通过在吊顶之上敷设的线槽直接进入住户。也可以采用加厚公共走道楼板的方式,使众多的电线管得以隐蔽。电气专业施工人员布管时应尽量减少同一点处线管的重叠层数。
(3)、电线层不能并排紧贴,如施工中很难明显分开,可用小水泥块将其隔开。
(4)、电线管埋入砖墙内,离其表面的距离不应小子15mm,管道敷设要"横平竖直"。
(5)、电线管的弯曲半径(暗埋)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10倍,管子弯曲要用弯管机或拗捧使弯曲处平整光滑,不出现扁折、凹痕等现象。
(6)、电线管进入配电箱要平整,露出长度为3-5mm,管口要用护套并锁紧箱壳。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管,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7)、预埋PVC电线管时,禁止用钳将管口夹扁、拗弯,应用符合管径的PVC塞头封盖管口,并用胶布绑扎牢固。
三、导线的接线、连接质量和色标不符合要求
1、现象
(l)、多股导线不采用铜接头,直接做成"羊眼圈"状,但又不扩锡。
(2)、与开关、插座、配电箱的接线端于连接时,一个端子上接几根导线。
(3)、线头裸露、导线排列不整齐,没有捆绑包扎。
(4)、导线的三相、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色标不一致,或者混淆。
2、原因分析
(l)、现场电气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工艺和技术。
(2)、工地材料采购员没有按照要求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导线颜色及数量,或者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节省材料而混用。
3、预防措施
(l)、加强电气施工人员对电气规范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工作,建议工地每周组织学习一次。
(2)、多股导线的连接,应用镀锌铜接头压接,尽量不要做"羊眼圈"状,如做,则应均匀搪锡。
(3)、在接线柱和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只宜1根,如需接两根,中间需加平垫片;不允许3根以上的连接。
(4)、导线编排要横平竖直,剥线头时应保持各线头长度一致,导线插入接线端子后不应有导体裸露;铜接头与导线连接处要用与导线相同颜色的绝缘胶布包扎。
(5)、工地材料采购人员一定要按现场需要配足各种颜色的导线。
(6)、电气施工人员应清楚分清相线、零线(N线)、接地保护线(PE线)的作用与色标的区分,即P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单相时一般宜用红色;零线(N线)应用浅蓝色或蓝色;接地保护线(PC级)必须用黄绿双色导线。
四、配电箱的安装、配线不符合要求
l、现象
(l)、箱体与墙体有缝隙,箱体不平直。
(2)、箱体内的沙浆、杂物未清理干净。
(3)、箱壳的开孔不符合要求,特别是用电焊或气焊开孔,严重破坏箱体的油漆保护层,破坏箱体的美观。
(4)、落地的动力箱接地不明显(做在箱底下,不易发现),重复接地导线截面不够。箱体内线头裸露,布线不整齐,导线不留余量。
2、原因分析
(l)、安装箱体时与土建配合不够,土建补缝不饱满,箱体安装时没有用水准仪校水平。
(2)、电气施工人员没有认真将箱内的沙浆杂物清理干净。
(3)、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
(4)、现场电气施工人员没有透切理解验收部门关于接地的有关规定。
3、预防措施
(l)、箱体安装时请土建专业测量人员用水准仪帮助校水平。
(2)、现场管理人员监督检查电气施工人员认真将箱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3)、箱体的"敲落孔"开孔与进线管不匹配时,必须用机械开孔或送回生产厂家要求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严格标定尺寸,按尺寸生产。
(4)、加强检查督促,增强电气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5)、现场电气施工人员必须透切理解验收部门关于接地的有关规定。根据供电部门和市质检总站的要求,动力箱的箱体接地占和导线必须明确显露出来,不能在箱底下焊接或接线。接地的导线按规范当装置的相线截面S≤16mm2时,接地线最小截面为S;当16〈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16mm2;当S〉35mm2时,接地线的最小截面为S/2。
(6)、现场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不能裸露,布线要整齐美观,绑扎固定,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一般在箱体内要有10-5CM的余量。
作者简介:咸海滨男(1973-2)汉族辽宁大连人本科电气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气施工工作
赵嫦娥女(1982-8)汉族辽宁大连人本科电气工程师主要从事电气施工工作
程少鲲男(1981-12)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现场项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