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公路文化建设-论文网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21:45 更新时间:2011-02-26 13:21:45
如何加强公路文化建设
张德成
山东省滨州公路工程总公司山东256612
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公路行业三个文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已普遍为人们所认识,然而对如何开展却总不尽如人意,发展也不平衡。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公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对公路文化含义的理解不全面。通常所谓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那么公路文化应该就是:公路部门(公路人)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既包括以前所取得的成绩,也包括了现今正在及将要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既有作为实物存在的各种有形物质材料;更有作为公路部门灵魂存在的公路精神。是我们公路劳动者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公路的技术发展状况、管理状况及道路条件的体现,也是公路职工行为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的反映。对公路文化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就能指导我们如何进一步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进行公路文化建设的基础不扎实。公路文化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它必然也是以经济作为基础的。当前的公路形势,体制改革还未曾全部转化,仍属事业性质。部门领导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在经费紧张情况下,难以把财力和精力放在文化建设上。陷于管理的种种繁杂事务之中,作为长期行为的文化建设工作自然就难以到位。
公路文化建设形式单一。我国的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公路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个别地方公路文化建设仍沿用以前旧的模式,严重脱离实际,以至产生“排异”反应;许多地方不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解决员工眼前的实际问题熟视无睹,因此公路文化建设工作还是难以摆上议事日程,对公路文化的建设只能流于形式,或者形式单一,甚至有名无实。
在这种形势下,要做好公路文化建设与发展工作,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重在实践,要抓好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打好自身基础。公路作为商品流通的渠道,社会交往的纽带对外开放的窗口,其等级标准、视觉效果、管理水平,都鲜明地反映了公路文化的发展程度。我们的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运输车辆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旅途生话和环境。因此,要建设发展好公路文化,就要高度重视养护管理中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要按照“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同时,根据我们公路实际情况,有重点、有计划地在国省道干线公路上大力推行“亮化工程”,进行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各收费站推行“窗口”建设,文明服务常抓不懈,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以实现公路的畅、洁、绿、美、安,达到路、景、物融会和谐,努力创造流畅、安全、高效、舒适、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增强公路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从而打好创建公路文化的坚实基础。
确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关心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公路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人的劳动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当前许多单位普遍缺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仅仅把“人”看作手段,而不是看作目的,尚未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最终发展的前提。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生产力和物质财富的基础上,通过生活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生活质量除了物质条件外,还包括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兴趣,对自己岗位的热爱,对公平竞争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追求,更包括对受教育权益的维护。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主副业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公路职工生活质量,并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职工教育,本着“既服务当前又着眼于长远”的原则,把职工的岗位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采取脱产与半脱产、长期与短期轮训、函授与面授、鼓励自学成才等多种形式,广开办学门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公路职工中进行文化、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各种教育培训,构建一个保证职工教育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的适用型人才,促进公路文化的发展。
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路道德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才有助于公路文化的发展。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它决定着人们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左右着社会经济生话秩序,造就出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在当前公路改革转型条件下,旧的文化支持诸如单纯倡导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而不从根本上解决职工困难,提高生活质量问题,真正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基本上对公路职工的经济生活失去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抓紧构筑新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导全新的公路文化理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路道德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以支持新的经济生活秩序、改变人的观念,从而推动公路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培育良好路风,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公路文明,促进公路文化建设与发展。
路风是我们公路职工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等思想素质和行为取向的综合体现,集中反映了公路职工的精神风貌和行业形象。由于我们公路行业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它联结着千家万户。培育良好的路风,不仅关系到塑造公路职工的社会形象,而且对于推动社会良好精神风貌的健康发展也是有重要作用的。为培育良好的路风,就要采取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以创文明单位、文明收费站的“双创”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实行三个文明建设同步规划,实行目标管理,用经济挂钩,奖惩兑现的办法,逐年进行考核。在开展活动中,大力倡导讲理想、讲道德、比贡献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注意把各自的工作融人到学先进、赶先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结合起来,同深化改革、加强行业管理结合起来,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四有”职工队伍结合起来,以推动我们公路系统的三个文明建设。
综上所述,公路文化建设要摆脱困境和求得发展,关键在于构建公路自身发展的基础,使之成为有创建能力的主体;关键在于能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关键在于让绝大多数人在道德价值上认同。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