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论文中国绘画艺术与一代新人的良好素养
所属栏目:艺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5-01-07 17:18:40 更新时间:2015-01-07 17:29:39
艺术教育论文快速投稿期刊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由 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全国中文期刊。它主要发表教育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季刊;它囊括了反映国内 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重要政策和实践问题的学术论文,调查实验报告,政策报告,对特定时期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以 及有学术品位的教育经典和新教育图书评论等;它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和政策性,服务于国内外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者及关注教育 理论和教育政策问题的各界人士。
摘要: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一代新人应该具有全新的精神世界。在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本文就此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中国文化,绘画艺术,素养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凝聚了数千年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的成分,作为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一种最独特、最合适的表征,对整个东方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意义,全部在于它是东方的、中华民族的。继承传统文化,就美术而言,并非仅指某一方面或者某种技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传统中国画的艺术本质和精髓,学习传统应该以现代精神为价值取向,以画家的个性创造为主体,以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传统不但具有延续性,更具有开放性和变革性。
艺术观念需要更新,真正的艺术必然是时代、社会、人类精神的投射,它可以跨越时空界限。不论哪种艺术门类,不论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东方艺术还是西方艺术,它的历史继承性既可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的汲取和接受,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收。它不可避免地体现出继承性,从审美观念到创作方法,从艺术技巧到表现内容,以及艺术门类,都有继承的余地。中国画在发展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体系和表达准则,这些理念成为一种财富,也或许成为思想创作上的枷锁。例如中国画讲究“传移模写”,但其初衷并不在于要画家陈陈相因,而是要他们通过对范本的临摹,去体会中国画的艺术精华和魅力。艺术的珍贵性来源于艺术的独创性,即是吸收后的再表现,继承只是为了创新。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自己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艺术发展也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的过程。
多年来,因为西方美术进入中国,传统中国绘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革,作为旧的农业社会经济状态和封建文化范围的产物,传统中国画赖以生存发展的时空均已消失,传统中国画的观念、语言、风格、样式等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文化环境和生活节奏。因此,中国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与创新则在所难免。西方美术种类、样式的引进,是中国美术史上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重要、最带根本性、最具本质意义的变化。它改变了传统中国美术数千年来的格局和大一统的形式,使中国美术迈出了东方封建主义的大门,真正参加了世界美术的比较和发展行列。变化之后的中国美术的整体构成,使得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都有可能在多样式的美术种类中得到充分表现与满足。传统中国画的样式不再是唯一的、统一的中国美术样式,而只能是中国美术多样式中的一种。现代中国美术的整体构架,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必然变革的背景条件。
优秀的文化必然会碰撞、融合,例如自从西方绘画传入中国和中国画家留学西方之后,素描这种纯粹西方式的造型方法就被中国人学习和移植了。西方素描法的引进,使传统中国画的造型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人物画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西方素描法的引进,画家没有西方素描法(或改革后的西方素描法)做基础,几乎不可能进行现代人物画的创作。中国画要想反映生活、贴近社会和具有时代气息,几乎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就以美术教育来说,我们也要注重引导青少年一代,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新的中国画艺术语言必然是传统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延续和革新,而新一代人才的成长,也不可脱离世界经济乃至文化交融的格局。现实的创作实践已经证明,许多画家正在不断地从传统的成分中探求发掘现代意识的因素。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已经成为现代画家最具现代意识的新观念之一。大陆画坛在80年代初期掀起了现代主义思潮之后,中期就又流行起了所谓“新文人画”之风。这种表面看起来很传统的文人品味,很讲究传统笔墨的画风,正说明中国画画家已经从追求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困扰中醒悟过来,又重新考虑中华民族艺术的基点,重新向民族艺术的传统中探索谋求现展的因素。
当前,中国美术界形成了包括中国画在内的多元化、多样式的格局。面对这种艺术争鸣的时代,每种艺术观念都是平行发展的艺术空间,同样,也不是通过简单复制、粘贴就能够达到相互交融的。我们要保持中国画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在其创作中具有各民族能够普遍接受的美学价值。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要保持艺术家的真挚的艺术理念。在这样一个文化纷繁的时代中,只有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理性的分析上,才能对现实与艺术做出正确的判断。传统中国画可以说是民族性神采的一个重要浓缩,这才是时代最好的生命之源。艺术创作的形态和方式可以丰富多彩,形式的获取、语言的挪移现象确实存在,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借用西方文化的这些形式和语言去面对传统的中国的文化,去透视中华文化的生存本质。代表中国甚至整个东方绘画母文化的中国画如果偏离了这个根本,就无法在中国画创新与现代化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也同样应该遵循这样一种认识。
毋庸讳言,多年来,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思潮已经严重地侵蚀了大众的思想,甚至青少年一代也无法独善其身。因此,在“中国梦”的进程中,道德重建势在必行,文化传统不可丢弃。尤其是纯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其中,中国绘画艺术就是极其丰富的中国文化源泉。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