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城乡规划发展始末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19:51 更新时间:2023-10-25 11:00:21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特别是城市多功能作用日益加强,城乡规划日后将何去何从?本文通过对近代城市规划起源的探索,浅议我国城市化时期的特殊现象,并对城市和乡村进行了分析,了解城乡发展的现状,为城乡规划奠定基础。
[关键词]城市化,规划,发展,一体化
一、近代城市规划的起源
城市化现象是伴随着工业化的出现与发展而产生的,首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并以其所在城市地区中优于农村的择业机会、报酬、文化生活以及社会地位等形成极具诱惑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工业化带来以农业技术的发达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率,从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有时甚至是农户的破产),因而形成农村人口向外转移的压力。由于工业及其相关职能向城市的集中,导致城市规模、数量乃至城市地区范围的扩大,从而吸引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这样就带来了许多的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居住环境、交通、环境污染、城市灾害、城市舒适性、社会等问题。在相关法规条文里,1848年英国的《公共卫生法》的制定被认为是近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二、我国城市化的特殊现象
西方社会在近代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集中出现了一个贫民窟阶层问题,中国却没有出现这种现象。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或者发生这种现象呢?其实,中国并不是没有出现贫民窟,只不过不是集中出现,也不是扎堆出现,而是分散出现。
(一)农村存在一部分积弱的贫困者。中国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解放农民,农民从土地上被解放,有了充分的经济上的自由。但后来进入城市改革之后,农民收入缓慢,一部分农民因病致贫或者其它原因造成贫困,他们的生活十分艰难。
(二)长期依附在城市的一部分贫民。他们在城市的结合部结群而居,依靠捞取城市垃圾生活,他们在社会的最底层并且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发展中最不能见到光明的一个群落。
(三)在城市中心与边缘游走闲散的打工者。他们是一批生活上没有着落并且生活十分不安定的人群,由于中国独特的户口管理制度和对流动人口的收容审查制度,这一部分人始终没有形成对社会结构的冲击以及对社会安全的威胁。
(四)城市下岗职工和一部分退休或者无业居民。不能说他们没有政府的关爱,但这一部分人在城市消费支出和水平不断提高的强大压力下,他们出于面子或者说生存能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相当拮据与困难。
没有形成这样一个贫民窟,也许是对的,重要的原因在于对于农民来说,他们始终有一块可以回得去的土地,那才是他们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条件。因此,农民的土地50年不变的政策是对的。另外,城市贫民的出现将在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中不可能得到根本的改变,有可能会加剧这一现象的持续发生,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啃老族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会催化新一代城市贫民的出现。
三、城市与乡村
理想城市结构的理念隐含两个特定的前提。一是将地方邻里作为它的初级组织单元,而这些邻里拥有自己的社区生活和自治权,像城市里的村庄。这一思想所关注的焦点是小尺度的组成部分及地方性。最好的社区生活是由合理低密度的小型社区来提供的。理想城市的“树”型结构其第二个意义在于秩序,即它的整洁、有序以及各自之间的清晰分离。
乡村不能成为城市的牺牲品,因为乡村从美学角度看比城镇拥有更高的环境质量。城市地区的紧凑形态有许多经历了长期实践且实践效果良好的优势,这些优势不能因为分散化的好处就轻易舍弃。在紧凑型地区,出行的距离,包括就业、上学等所有重要的出行内容,都控制在最小的距离范围内。人口的集中使设施、利益、联系的多样化提供成为可能。它为住房、就业、学校、商业和文化娱乐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对于一个紧凑型社会来说,餐馆、专卖店、服务业等次生活动更容易维持,而这些活动一旦周边没有大量的客户群就非常容易衰败。
四、今日规划
这里的规划当然是指空间规划,从人类对空间认识和改造的过程看,空间规划是从小的建筑聚落空间逐步走向跨国界的洲际空间规划,未来有可能走向整个生物圈的空间规划。空间规划发展到今天,作为包含区域、国土、国家联盟的综合性的空间规划,已经成为国家、超国家和全球层次上的规划问题。
今天,空间规划具有明显的特征。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用长远和广阔的视野看发展;强调综合性的观念,综合考虑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强调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国土和区域规划不同,空间规划更强调地域或地理的观念,用空间发展远景协调行业规划,承认地域差别和发展的不平衡,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共同发展,求同存异。
空间规划的目的是保证合理规划社会的利益,着眼未来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保护国家的自然和环境,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得以保证。很明显,规划过程是高度政治的,在公共辩论和平衡不同利益的基础上,空间规划努力塑造未来的人类环境。空间规划要考虑建立在共同价值、文化和利益上的跨地域的区域概念地存在,同时要考虑不同地方、国家行政体制的异同。空间规划要分析和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环境方面长期的发展趋势。空间规划确保各部门、各行业规划和政策的协调,并将其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与传统规划不同,空间规划不仅是一个共同的目标、纲领,更是一个行动计划,彰显出一种制度能力。
五、城市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城市经济增长迅速,物质空间扩张迅猛,但城市的“灵魂”跟上来了吗?如果忽略了环境、社会、文化等其它方面的齐头并进,和谐到哪里去寻找?在当今中国这股“城市美化运动”的大潮下,城市设计逐渐迷失了方向,转而追求毫无意义的风格、形式以及华丽的异国情调。难道这就是我们现代城市规划设计所带来的新的城市吗?
每年,中国13亿人口中的1%都会涌入城市,从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20年内,全国65%的人口都将生活在城市中。这种城市价值的传承不仅改变了城市本身,而且也影响到了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自由奔腾的河流被大理石包裹成笔直的沟渠;充满野趣的湿地变成了光鲜的池塘和喷泉;自由生长的灌木被连根拔起,转而被换成修剪整齐的装饰植物;乡土的野草则被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的常绿外来草坪所替代。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1%,但却只拥有世界上7%的耕地和水。全国662个城市中,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而且没有一条城市内或城市外的河流不是被污染的。中国的西北部沙漠化趋势已经迫在眉睫。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50%的湿地都已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
我们现在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别的城市却愈来愈熟悉。甚至,就连城市的天际线都可以如此相似。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产物。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规划使城市发展无所适从的话,那么城市究竟应该何从呢?
六、城乡如何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其中城市规划的作用必不可少。
但是,长期的城市偏向政策“重城市、轻农村,重城区、轻郊区,重工业、轻农业,先市民、后农民”。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土地,但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农村包围城市”,也就是农村集体土地包围城市国有土地,城市扩展必然要征收农民土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但被征地农村集体或农民只能对征地补偿的数额提出异议,但不能改变土地被国家征用这一行为的发生。
从深层次的制度层面来讲,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不是仅靠城市规划所能解决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城市和乡村在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上的根源。城乡之间因缺乏相互间的信任而不合作,因此,如要达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如下要求:(一)加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即向城乡融合型的经济发展,完善合作型的经济网络;(二)强调区域空间上的整体性,即在一定地域内的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保持密集分布的条件下,加强相互间的资源分配和规划布局上的协调,使土地得到合理的使用并保持最大的节约;(三)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即城市与村镇的有机结合,使建设地区和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地区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达成有机结合;(四)力求阶段发展上的整体性,也就是时空系统的整体性,强调分片发展及建立在开敞空间系统基础上的远近结合,而不是一哄而起,时序不清;(五)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又要实现宏观调控,以达到整体协调。
七、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特别是城市的流通职能进一步突出,城市多功能作用日益加强。这些给成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范围也更加广泛。加上住宅商品化和房地产业的兴起,特别是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对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城市规划的依据不能再完全靠国民经济计划,而必须改变静态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动态的市场经济观念;城市规划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物质空间布局,而要树立全面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综合观念;城市规划的实践,不能光靠集中在市区本身,更要树立从一定地区范围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
参考资料
[1]谭纵波.《城市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
[2]霍兵.《中国战略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博士论文
[3]魏立华.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应澄清的若干问题.城市规划学刊.2007.6
[4]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