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泉城特色的几点思考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21:51 更新时间:2023-10-25 11:48:32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急剧增加,传统城市特色逐渐衰退,甚至消失,被城市中来去匆匆的人们所淡忘,我们的城市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与历史感。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丢失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以及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城市经济的损失。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传统城市特色,重现原有历史风貌,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济南,泉城,传统特色
1、衰退的特色,暴露的问题
1.1、古城生命河的淡忘
小清河在大多数现代的济南人的眼里,是一条排洪沟,甚至很多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条河。城区污水直接排入河里,河岸更是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毫无生机,成为无人问津的“荒郊野外”。
1.2、泉城“魂”的衰落
历史上的济南泉群一年四季喷流不息,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用水量急剧增加,而新增用水量中绝大部分来自抽采地下水,统计资料显示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了济南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20世纪70年代,趵突泉开始间歇性喷涌,1999年3月2日趵突泉停喷,济南各大泉群先后干涸,济南泉城到了没有泉水的尴尬地步,城市丢失了其最鲜明的景观特色,失去了城市的灵魂。
1.3、齐烟“几”点
在没有高楼大厦的时代里,济南的山是济南人视野里的常客,尤其是在千佛山上,半山北望,可见“齐烟九点”。但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城区高楼林立,布局散乱,“齐烟九点”已不复当年的原貌。
1.4、市区水体景观的污染
泉水干涸的几年中,城市失去了原有的活力,现有的水也成了死水。由于多年水体流动不畅及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连接四大泉群和大明湖的护城河渐渐的成了臭水沟,严重影响了泉城的城市形象和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护城河串联着济南的各大著名景区,是济南标准的特色风貌带,但留给人们的却是一种臭烘烘的感觉。
1.5、古建筑及街道的拆迁
不可否认,城市是在不停的前进,但也要保护优秀的传统建筑和街区,古建筑和街巷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有了他们城市才有了生命,有了历史,才有特色。一旦旧城被荼毒之后,文明传统和历史文脉被割裂,城市规划对未来又表现的无所适从,缺乏信心,结果只是拆了建,建了拆,劳民伤财。另一方面任何城市都发展的,旧城必须改造治理。城市的特色记忆是一种精神上的东西,不能从物质上去诉求。1992年老火车站拆了,再也看不到那标志性的塔楼了。古老神韵的剪子巷在1996年的改造中已经不复存在了。芙蓉街,曲水亭,阁子西,秋柳园-----人们的无奈是:在济南城中,真正能触摸到历史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在调查各特色地区时还发现了很多问题,景点与景点之间没有相应的联系;风景区内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全;一些古树与古建筑缺乏必要的维护与修缮;景区外有些新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崛起损害了风景区原始自然的风貌,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很不协调等。
总之,城市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传统城市特色在衰退,城市建设暴露出很多问题,滋生了很多“城市病”,给城市建设者提出了很大考验!
2、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城市特色丢失了太多,我们没有继承和利用好我们优秀的传统城市特色,城市特色在建设和开发中存在很大问题。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及展现泉城济南的传统城市特色,让泉城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城市规划者的重要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创建优美的生态环境
确定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地的内容,确立绿化布局结构。对城区内各特色景观区进行彻底有效的整治,特别是护城河一带水环境的改善,严禁排入生活污水。复泉措施以及对水污染的治理,我们的护城河乎可以清澈见底,并且护城河通航工程圆满竣工,在河上还配置了游船、画舫,漂游在护城河上,可以欣赏河畔美景,体味繁华都市与文化底蕴的结合。
2.2、城区内各山体景观的利用
济南是山水城市,城区内十几座山,这是大自然给予济南的特色礼物,恢复“齐烟九点”的盛名,改善城市景观空间层次,合理开发利用各座山的历史文化景点,让其再现当年的历史风貌。结合其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打造新的泉城景观特色。如华山的华阳宫、吕祖庙及黄河楼等。
2.3、保泉护泉,突出泉城特色
在城市建设中,应以突出泉城特色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运用科学的思想理念,做好泉水的保护工作,对因各种原因遭受破坏的名泉要及时组织抢修与维修。不仅要保护好各个公园内的名泉,对散落在公园外、街巷中的名泉也要倍加爱护。进一步突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泉城特色。可将济南的各个名泉用道路连接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名泉游”,穿梭在古城的街巷之间,使人深深感受到泉的神韵和内涵。
2.4、合理控制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是一个从生态中发展起来的概念,可称为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忍耐力。一些特色景点人满为患,而有些同样优美和具有历史感的景点却门可罗雀。趵突泉和五龙潭,两地相距不到50米,前者人满为患,可后者却无人问津,可见管理和建设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建议两公园合二为一或开放五龙潭,还水于市民,即可以改变五龙潭公园资源长期闲置浪费的问题,又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趵突泉公园的压力。
2.5、各景点有机结合,以点带面
济南几处景点各自独立,缺乏内在联系。要想改善环境,加强城市特色建设,必须将各个景点有机的结合起来,以点带面、使之形成大的风景区、游览区。像红叶谷,灵岩寺,五峰山,四门塔风景区,结合三大名胜合理规划建设好点与点之间的旅游线路尤其重要,从而形成鲜明的、自成体系的特色风貌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2.6、避免“错位开发”
在特色区的核心部位或周围大搞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影响了特色区的景观,或使某一特色消失,这就是错位开发。其最终结果是经济效益和精神文明两败俱伤。在千佛山和大明湖之间的高层建筑不仅遮挡了老城区的景观视线,使“佛山倒影”不复存在。还有南部山区的过度建设开发,严重破坏了山体及景观。所以应该严格控制特色区周围的工程建设,避免不合理建设及过度开发。在景区外合理开发建设,使错位开发转向定位建设,只有这样,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力保护,使传统城市特色得以继承发展。
2.7、让古街巷、建筑和人文风俗诉说济南的历史
城市的优秀传统建筑和街区以及其文化风俗是一个城市长期的文化生活的积淀,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只有古建筑、老街巷和风俗习惯才能使人追溯一个城市的记忆。这些经过修缮、改造和延续再现,并在城市空间中充分展示出来,由封闭走向开放,即能大大丰富城市空间、展示城市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面貌;又建造出又一亮丽的城市特色风景线。单是老城区就分布着多个历史优秀建筑,像城隍庙、题壁堂、将军庙、天主教堂等,在开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其自身价值及空间环境的关系,尽快划定保护范围,以确保其建筑的完整性、使用性和观瞻性。全面综合考虑,使之同老城区的名泉、名树、民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在开发建设中,应科学合理的考虑道路的宽度、独立建筑的周围环境,以维持历史的连续性,使济南的历史古建也纳入旅游者的视线之中。
3、兴奋后的反思
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如果泉城再也没了泉水,该怎么建设我们的特色城市。只要我们保护好我们城市的生态环境,利用现有水体,一定能达到原有景观效果,泉没了,但还有泉文化,我们可以打造文化特色,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龙山文化、大舜文化、名士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神韵的济南古城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水没了,泉池还在,泉干涸了,但其背后的文化还在,干涸的泉池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而不是把他们填埋掉!即使没有水,也能打造特色鲜明的泉城,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太深厚,有太多的东西要建设者去开发利用。
也许今天的济南背负“泉水”两字实在是太累了,我们只有冀望于南水北调、引黄水库以及我们大家的努力了。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环境和生活的需求有了更高的目标。人们开始追求更好、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更高层次的生活情趣。随着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走出户外,去拥抱大自然,去领略历史文化的精髓”,必将是大势所趋。让我们共同营造有活力、又魅力、能真正延续历史文化与独特景观的城市传统特色空间,使我们的济南不仅成为市民的“栖身之地”,也是人们旅游、度假的“目的地”,是中外游客心目中美好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张润武、薛立.图说济南老建筑.济南出版社.2001年9月
2、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2月
3、严薇青.济南掌故.济南出版社.2001年
4、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