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东莞高新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21:51 更新时间:2023-10-25 11:44:34
【摘要】文章就当前高新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结合东莞的实际,对东莞产业多年发展情况作简单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笔者参与的高新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实践,阐明应如何发挥规划控制与引导的作用,推动东莞新时期高新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更好的为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作贡献。
【摘要】高新产业园区;松山湖北部工业城;项目特色和重点
1. 区域发展背景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科技产业园在当今世界的发展非常迅速,如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等已成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象征。科技工业园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依靠区域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城市发展建设。
2. 城市发展背景
2.1工业发展概况
东莞市地处广州与港深之间,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珠三角过去发展最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莞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现状基本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 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外资占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充分发挥地处粤港经济走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
2) 电子信息产业占主导,产业加工深度不够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已成长为东莞的主导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性支柱产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虽然属于东莞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是目前仍然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3) 产业集聚有特色,产业配套能力强
东莞制造业的主要特色在于国际市场、本地配套,尤以电脑资讯产业为甚。在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东莞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没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等为支柱的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
2.2与先进制造业的差距
东莞的工业化进程虽然得到了快速推进,但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仍属于“传统制造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主要以机器等实物资本为特征,而后者主要以信息和知识等虚拟资本为特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实现东莞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先进制造业最终要实现东莞产业升级的目的,而产业升级必须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才能实现。
2.3松山湖新城的提出
东莞市委、市政府于2001年提出规划建设松山湖科技产业新城。统筹规划建设松山湖,为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拓展更大的空间,是保持和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总体优势的一项重大决策,从而实现东莞市制造业基地向国际制造业名城转变;同时松山生态新城的建设将构造东莞重要的科技产业中心,适应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需求,成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实现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 北部工业城概况
北部工业城作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启动建设区明确提出,对北部工业城的规划建设已是刻不容缓,松山湖管委会提出了对北部工业城进行控制行详细规划的编制,项目组迅速的成立展开编制工作。
北部工业城位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最北端,莞深高速公路以北,石大路以东,莞樟公路以南的松山湖用地,用地约10平方公里。
4. 项目特色和重点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建设在整个东莞市产发展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将进一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又将影响未来东莞的城镇空间形态及经济格局的变化,而松山湖北部工业城即是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重要的功能组成,是松山湖科技研发、生产、科技服务中主要的制造工业生产用地。为了规划更好的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规划作了一些尝试:
1)通过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将以先进的高新产业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为借鉴,确立东莞新型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标准结合东莞松山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形成具代表性的东莞现代科技产业园示范区。
随着东莞市的工业园区经济的发展和东莞产业向高科技转型,过去的园区建设模式或标准已经跟不上现代化新型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或者实际操作意义不强。
因此,高科技产业园区是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按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产业园的建设标准去规划我市新型的工业园区,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寻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体现工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化,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组织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联合进行东莞市产业园区用地发展轨迹的研究以及工业园区空间环境生态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其中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对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认识、不同用地开发模式的用地空间布局及比较、基本用地功能的构成与社会、行为需求的确定、地块开发强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用地环境评价、工业交通与生活交通、交通行为、出行距离与交通组织、规划的弹性与开发保障,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将以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的发展经验为借鉴,确立东莞新型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标准结合东莞松山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形成具代表性的东莞现代科技产业园示范区。
在调查研究中,项目组选取东莞长安安力科技园、黄江裕元科技园、东莞寮步三星工业区、东莞南城区宏图工业园等具有世界先进管理模式和建设经验的工业园区进行研究。调查采取与园区企业管理人员当面咨询和派发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获得其园区平面布置、从业人口、公建配套设施情况等基础资料和数据,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础。
2)介于开发建设的需要以及一定时期内建设发展的秩序,规划考虑北区通过大的用地空间划分,形成相对独立同时又有便捷的交通联系的工业组团或若干个产业族群带动的具产业文化特色的主题专业化工业社区形成“园中园”的空间结构。在产业分工上强调建立在东莞原有的产业肌理进行纵向的产业分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聚落从而提高地区竞争力。
3)规划在用地功能的安排上通过对东莞地区的产业空间发展轨迹研究,避免工业产区的简单复制、放大、而对基本的工业用地功能进行合理拆解、有机重组、结构优化布置。
4)东莞是外来人的密集区,规划结合发展的趋势采取员工宿舍生活区集中布置的用地模式,把工业区的员工生活宿舍用地集中布置有相对分散的安排在各个工业社区中,同时进行社会化的功能设施配套,从对外来人的管理转变到外来人服务上培养城市的贵宿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对缓解社会治安压力,沉淀城市技术人才提升城市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5)规划引入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对规划区的生态城市绿地、员工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主要道路市政设施用地予以明确规定并进行控制;对招商、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地块的用地规模、开发模式、场地利用保持灵活性,避免由于用地规模的变化对道路市政设施的影响,同时考虑发展初期的探索性进行分期建设安排,应对发展的需求变化保持可调整的弹性。
6)为松山湖北部产业区环境控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原则,有效的协调园区规划、建筑设计、园区建设、园区管理多方面关系,规划制定了城市设计图则与地块开发指引,主要包括:地块指标控制、场地设计指引、交通组织引导、空间设计准则、建筑设计准则、环境系统设计指引、市政专向设计指引。
5. 主要规划内容
1)空间布局
介于开发建设的需要以及一定时期内建设发展的秩序,规划考虑北区通过大的用地空间划分,形成相对对立同时又有便捷的交通联系的工业组团或由若干个产业族群带动的具产业文化特色的主题专业化工业社区形成“园中园”的空间结构。
北部工业城的整体空间结构基本可归纳为:“一心”、“两轴”、“五区”。
2)用地规划
石龙坑水库生态核心区主要以北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休闲景观用地为主,其中包括行政办公、文化娱乐、金融、体育设施、医疗卫生和公共绿地等用地。其他五个区为工业用地。
规划在用地功能的安排上通过对东莞地区的产业空间发展轨迹研究,避免的工业厂区的简单复制、放大,而对基本的工业用地功能进行合理拆解、有机重组、结构优化布置。
规划结合发展的趋势采取员工宿舍生活区集中布置的用地模式,把工业区的员工生活宿舍用地集中布置又相对分散的安排在各个工业社区中。
3)公共服务设施
产业性质以及技术经济特征带来的就业人口差异很大,对北区人口规模的推算是借鉴了一些比较发达的工业区及对东莞地区的产业空间调查,结合实际招商情况来推算。同时由于工业带来的外来迁移人口从年龄构成、生活需求等方面都与城市常驻人口有所不同,规划在居住方式、设施服务配套上、社会化管理上分别给予了不同的考虑。
本层次的设施规划主要是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阶段对北区产业用地中设施项目的安排,同时结合实际的从业人员的需求特征形成北区的公共设施服务结构,北区公共设施分北区级(城市型)、工业组团级(社区型)两级设置。
4)交通系统规划
北区主要交通为丁字形加环状的路网结构,各个工业组团内的次干道系统和支路系统则进一步强化整个道路系统的网状结构,理顺内部的交通组织。
规划针对北区的用地空间布局形成工业交通环把五个工业组团联系起来。并与对外交通干线形成联系,形成多方向的对外交通联系。
生活交通组织主要是建立起工业区生活用地与生产厂区用地之间的联系,同时与松山湖城市干道衔接方便员工生活出行。
5)规划的刚性控制与弹性引导
规划的刚性体现在对规划区的生态城市绿地、员工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主要道路市政设施用地予以明确规定并进行控制。
规划的弹性主要是应对招商、建设发展过程中对地块的用地规模、开发模式、场地利用保持灵活性,避免由于用地规模的变化对道路市政设施建设的影响,同时考虑发展初期的探索性进行分期建设安排,应对发展的需求变化保持可调整的弹性。
6. 结束语
松山湖北部工业城开发建设几年以来,在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效,为创新东莞发展模式、发展环境和发展能力,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希借本次在规划建设的有益尝试,能对东莞未来在高新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设起到启发和明确方向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共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
2、《东莞市统计年鉴(2002—2009)》
3、《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总体规划(2001-2020》(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