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城市规划论文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02-26 13:21:51 更新时间:2023-10-25 11:09:37
摘要: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是各级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思考,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一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批准的城市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不得擅自改变。经过批准的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
城市规划管理权必须集中在市里,不能下放。城市规划是从全局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出发的。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行使城市规划管理权,必然是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舍小家顾全局,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配套,不能欠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的先行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按照城市规划配套建设,道路先行,水电气跟上。城市现代化,首先要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
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必须保护,不能破坏。这些都是城市的骄傲和无价之宝,是用金钱换不来的。必须倍加珍惜,精心呵护,不允许随意侵占、吞食、破坏。也不允许毁了古的建新的,扒了真的盖假的。
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必须重视,不能掉以轻心。现代化城市的竞争不光是经济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竞争,环境的竞争。合理规划每条路,路面绿化率达60。园林绿化是城市的“肺”,通过它进行吐故纳新。保护生态环境是以人为本、亲和自然、恩泽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
城市社会公益设施必须保障,不能削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部分开发商的投资行为受利益驱动,市场机制难以提供完善的社会公益设施,包括城市公园、停车场地、文化体育场所等。尤其公交公司的“港湾式”的站台,特别成效。这就需要看过有效手段,保证城市社会公益设施按照规划的要求来建设。建好了还要管理好,使用好,避免被破坏和挪作他用。
城市建设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不能有丝毫马虎。百年大讲,质量第一。这是城市建设的生命线。对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必须引起注意,不能顾此失彼。城市管理搞好了,对维护规划和建设的效果将起到事半功倍、锦上添花的作用,不能重建轻管。首先要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其次要制定城管法规,严格依法管理好城市。再次,要强化宣传教育,致力于提高全民的城管卫生意识,这是搞好城市管理的关键。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必须实行开放,不应封闭。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开放,在规划编制、筹措资金、工程投标、城管模式等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利用不同形式,大胆引进技术和资金,包括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经验,主动与国际接轨,提升规划水平、加快建设速度,提高管理效能。二是实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增加规划、建设、管理的透明度。一些重大决策,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最在限度的减少决策失误。
二规划思考建议
1.改革城市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使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真正起到引导和控制作用。城市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一是城市规划应与土地政策相衔接,以繁荣土地市场和土地交易,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出让制度为目标;二是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上,要综合考虑土地供给和土地需求,尤其是要重视市场经济下来自土地需求方面的拉力,否则,城市规划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的扭曲和破坏;三是要将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土地利用的一种调节控制手段,作为调节土地市场的一种政策杠杆,强化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导向性。
2.抓好高标准规划的制定,并严格按照规划分步建设,注重质量。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权威性、长远性决定了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必须有对建设大业、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要从长计议,做到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必须克服那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落实城市规划必须根据财力、物力、人力的实际可能,分步实施,逐步到位。为确保城市规划落到实处,应坚持按规划行事,当建设计划与城市规划发生矛盾时,以规划大局为重,决不贪多求滥,不降低工程建设质量,不降低规划标准
3.在城市规划中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公众应广泛参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内容和结果应体现公众的利益。因为:首先,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规划是为人服务的;城市规划应力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体现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其次,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某些稀缺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如果没有城市居民的参与,作为政府代表的规划部门有可能出现长官意志行事,很容易导致片面和短期行为,这种分配不公也可能会引起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第三,在城市发展未来的选择上,公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在城市生活的时间都很长,有的甚至世代居住在那里,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征,熟悉那里的发展历史,知道该地区适于发展什么与不适于发展什么,可以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建议。最后,规划的实施与管理有赖于公众的监督。总之,无论是从规划目标的确定、规划方案的选择以及到规划的执行管理上,公众都应起着重要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公告、公众会议等形式,让公众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规划的各种信息,并保证提供公众参与规划决策过程平等的机会;同时,应建立起采纳公众意见、保护公众利益的机制,从法律上保护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三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具有龙头地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划的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我国已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城市规划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
建筑师在创作时往往只关注建筑设计方案本身,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我国许多城市整体城市形象不明确不突出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单个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上的不和谐。因此必须有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观念。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同时应该提高城市规划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全社会的审美水平,不能把独一无二、标新立异作为取舍的唯一标准,应该确信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故而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彼此相关而不突出个体的政策过程取向。
但具体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如建筑设计或是小范围的外部空间设计,一个委托人、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达到目的。在属性上,这种设计主要反映业主及其能对建筑建造过程产生影响的那些人的思想与价值观念,而忽略了整体效应与彼此间的联系,是一种有突出个性的工程产品取向。如果人们直接以城市规划去指导微观的项目建设和建筑设计,极易造成彼此间的脱节,并直接导致环境品质的下降,中间层面的现代城市设计,作为两者间联系的纽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
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如果没有条例的约束,其间各种作用力必然会发生偏移甚至抵消,但是这种约束又不是对具体建筑物的描述,城市设计的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城市设计导则正是城市设计一种法令型成果形式,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得到重视,除须根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设计要点执行外,同时对于建设项目在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需要完成的成果做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
四结语
城市规划部门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龙头,对城市规划负责,在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同时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
参考文献:
1袁渊《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工作关系的探讨》2007年
2张时玲《关于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经济师〉2006年02期
3陈明辉高益忠叶伟翔欧阳南江《东莞市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电子政务〉2006年09期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