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城乡统筹路径探讨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5-02-26 16:41:27 更新时间:2015-02-26 16:18:25
城市规划论文投稿期刊推荐《测绘科学》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高层次测绘类一级学术和技术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并被国际6大检索机构之一的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摘要】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表现,也是当面为实现小康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城乡发展的意义及城乡统筹路径上成功地区所走道路的分析,提出几点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应该从政策引导,财力支撑上加以推进,利用有效的农村资源平台搭建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论文投稿,城乡统筹,路径探析,对策
引言: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步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种全会曾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五个统筹”之首来看待,十七届上开始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人员开始增多,城市工业化水平突飞猛进,同时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经济化发展格局放大,但也随之而来的各方面物价较高或其他政策方面影响,使进城的务工人员没有能力在城市安家户口,而农村由于劳动力减少、各方面观念体系的制约再加上养老、教育等政策还不完善,使本来就脆弱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理想创收,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整体差距还较大。城市和农村之间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进步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要在其两者间找到制衡点,探讨如何有效汇聚潜在资源,促进城乡统筹快速发展。
1.城乡统筹发展模式
1.1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标志着社会的进步,贫富差距的缩小,主要以城市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我国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变革后发现,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较大,因此,有义务业有能力带动乡村的发展。城乡统筹是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等途径,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并以城市和农村为一体的发展思维,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使更多的农村人员进入城市就业生活,更多的城市资金、技术、人才来到农村,相互流通进取,形成良好的发展格局。城乡统筹,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转变。
1.2探讨城乡统筹的意义
城乡统筹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城乡统筹路径的探讨,寻找出一条规范的界定概念和理论。因为,任何客观规律的发展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研究,揭示出城乡统筹一般规律在其特定条件下的变化和表现形势,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合理利用计量经济学,使发展定量化,更好的剖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为实际做出策略和制定政策方针提供依据。
2.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制约其发展因素
2.1统筹城乡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
由于个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也有所区别,目前统筹城乡发展有三种可推进模式。1)以城带乡的“拉农模式”:四川成都推进此种模式发展成效较好,主要发展体现在“三个集中”,一是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二是农民向城镇集中、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这三大块,探索出一条适合地区发展的城乡共繁荣、协调发展之路。2)城乡融合的“合农模式”:推进此种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是浙江嘉兴,城乡统筹模式主要依靠“六个一体化”,即全力抓好城乡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一体化,通过合理规划,有效资源整合,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打造内外对接,实现资源优化互助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城乡和谐发展。3)全面整容的“改农模式”:此种模式改良明显地域是江西漳州,通过对农业、农村领导力量和工作机制的整合,成立农村总协调单位“农工部”,实现以农民为主的新农村价值,在“五大原则”的规范要求下,实行“自主申报、动态管理”,从“三清三改”入手,逐步达到“五新一好”的目标,实现创收的同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并最终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
2.2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
2.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根据我国特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及根据这项条例所指导的配套生产生活供给、就业、福利等的制度,划分开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者的生存条件,成为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农村务工进城为了过好的生活,在为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工业发展等各方面做出贡献,但却不能享受城市同等待遇,也得不到较好的利益回报。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农民人均总收入实际增长7.4%,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4%,增速为前十年最高点,但是农民收入稍有增长的同时,城市在快速发展,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城乡分割十分明显。
2.22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产业结构单元一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配套生活设施标准不等,使得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空间经济发展不均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农村首要行业,同时为我国第一产业,由于近几年天气多变,大部门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农民收入较低,工业发展在城市有所出色,农村的特色产业也可以对外发展引商,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充分,还有待改进。
3.城乡统筹发展路径选择与对策
1)以政策为引导,并加大财力支撑,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状况,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针对需求制定政策措施,可通过制定城乡统一户籍制,消除就业歧视和生活限制,建立城乡统一资源教育配置,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建设文明农村融入城市节奏;同时发挥财政作用,政府财政作为二次分配对挖掘农村潜在增长力具有抛砖引玉作用,争取上级对落后农村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外商资本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通过各种惠民、惠企措施来提高收益,财政支出可重点在农产业薄弱、公共服务、教育培训等重点环节,促进农业和农村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农村和城市在共同需求方面求同步发展,才能更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依据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蓝图,汇集农村农民万亩良田可利用资源平台,产生最大化的聚合效应,通过农村人口城镇转移,进行有序的非农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先缓解部分农村人流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通过有效改善土地的利用率,合理分配生产力资源,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城镇化进度,实现成果共享,经济共繁荣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黄闯 安徽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路径探讨 规划广角 1006-0022-(2011)07-0093-05
[2] 张宜松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探讨 2013-08
[3]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