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核心期刊优秀论文范文赏析
所属栏目:农业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5-03-07 11:04:36 更新时间:2015-03-07 11:34:35
摘要 研究30 g/L世玛油悬乳剂+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对杂草防效、减轻小麦药害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可提高30 g/L世玛油悬乳剂对杂草的防效,且可对小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对小麦的药害。此外,还可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建议在郎溪县麦田杂草防治中推广使用30 g/L世玛油悬乳剂0.45 L/hm2+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关键词 农业类核心期刊,小麦,30 g/L世玛油悬乳剂,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药害,防效,产量
世玛是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的小麦田除草剂,有效成分为甲基二磺隆+安全剂;剂型先进,杀草谱宽,在郎溪县使用面积较大。该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阔)世玛+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内酯的使用对减轻小麦药害、除草效果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以为该产品在郎溪县小麦生产中的安全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郎溪县建平镇精忠村进行,试验田肥力中等,无盐碱化现象,排水设施齐全,田间不积水。施药时小麦处于三叶期,生长正常,田间杂草生长旺盛。示范区土地平整,栽培与水肥管理条件均匀一致,且与当地农业生产一致。小麦田间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30 g/L世玛油悬乳剂(30 g/L甲基二磺隆油悬乳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天丰素(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广东省江门市大光明农化有限公司生产);供试冬小麦品种:扬麦13,栽培方式为撒播。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即处理A:30 g/L世玛油悬乳剂0.45 L/hm2,处理B:30 g/L世玛油悬浮剂0.60 L/hm2,处理C:30 g/L世玛油悬乳剂0.45 L/hm2+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0.12 L/hm2,处理D:30 g/L世玛油悬乳剂0.60 L/hm2+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0.12 L/hm2,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50 m2。各小区之间设0.2 m保护行。
1.4 施药方法
12月15日下午施药,施药当天气温7~12 ℃,晴天,无风,适合施药。施药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对水300 L/hm2均匀喷雾,恒速行走。
1.5 调查方法
1.5.1 施药当天各处理杂草数量调查。试验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小区随机取5点调查,每点抽取1 m2,调查其中杂草株数。
1.5.2 药后7 d各处理杂草和小麦生长情况调查。根据杂草和小麦生长情况,对每个处理杂草中毒情况和小麦药害进行调查。
1.5.3 药后15、30 d各处理情况调查。根据杂草和小麦生长情况,对每个处理杂草中毒情况和小麦药害进行调查。药后15、30 d分别调查小麦药害株率,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处理随机取5点,每点取20株小麦,记录小麦药害株数,对照田调查小麦发黄株数[1-2]。计算公式如下:
药害株率(%)=■×100
1.5.4 药后60 d防治效果调查。待杂草彻底死亡时进行1次除草效果调查,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取1 m2,记录杂草株数,称量杂草重量,计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鲜重防效(%)=■×100
株防效(%)=■×100
1.5.5 药后30、60 d对小麦地上部分影响的调查。分别于药后30、60 d称取小麦地上部分鲜重。取样时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取20株小麦,并除去小麦地下部分进行调查。计算公式如下:
鲜质量抑制率(%)=■×100
1.5.6 产量测定。收获前7 d测定产量。测产时每个小区取20株小麦,每个处理共计取60株小麦,剔除5粒以下的小穗,数粒数,计算穗粒数,并测量千粒重。试验田随机取5点,每点取1 m2,调查小麦穗数,剔除5粒以下的穗数,计算公顷有效穗数[3-4]。
理论产量(kg/hm2)=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10-6 ×8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杂草的防治效果
药后7 d,杂草中毒症状逐渐显现,但是各个处理杂草中毒症状不明显。药后15 d,各个处理杂草均出现轻度中毒症状,但各个处理间差异较小。药后30 d,杂草中毒症状明显,阔叶型杂草中度中毒,禾本科杂草轻度中毒,处理B杂草中毒症状最明显。
由表1可以看出,药后60 d,不同处理对杂草均有明显防效,株防效均高于50%。其中,以处理D株防效最高,达72.68%,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药后60 d,各处理对杂草的鲜重防效均高于75%,其中以处理C鲜重防效最高,达96.2%,处理D鲜重防效最低,为75.6%,与其他各处理存在显著差异。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药害的影响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产生药害。药后7 d,小麦受药害情况比较明显,其中处理B小麦中度中毒,处理A小麦轻度中毒,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对小麦的保护作用不明显。
可以看出,药后15 d,处理B药害最轻,与CK相似,药害不明显,处理A药害最明显,与CK差异显著;药后30 d,以处理D药害最明显,其他处理药害不明显。
可以看出,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对小麦具有保护作用,处理C、D的小麦鲜重抑制率明显低于处理A、B,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处理C小麦鲜重抑制率最低,为 -12.8%,处理A小麦鲜重抑制率最高,为28.3%;药后60 d,30 g/L世玛油悬乳剂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依然存在,其中处理D的小麦鲜重抑制率最高,为27.3%,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差异,处理C最小,为2.1%。
2.3 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施药处理对于提高小麦的有效穗数、每穗有效粒数以及小麦的品质均有明显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小麦产量的效果。各施药处理与CK相比,有效穗数、每穗有效粒数、千粒重均有提高。其中,处理C小麦理论产量最高,达7 607.203 kg/hm2,较CK高3 149.604 kg/hm2,增幅70.66%。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喷施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可提高30 g/L世玛油悬乳剂对杂草的防效,且可对小麦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轻对小麦的药害。此外,还可起到提高小麦产量与品质的作用[5-6],建议在郎溪县麦田杂草防治中推广使用30 g/L世玛油悬乳剂0.45 L/hm2+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4 参考文献
[1] 俞冬生.3%世玛防除麦田杂草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109,111.
[2] 张宏军,朱文达,何燕红.阔世玛的麦田杂草防效及对小麦田间透光率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0(3):32-35.
[3] 朱福官,周君,穆兰芳,等.世玛控制小麦田杂草的效果[J].杂草科学,2009(3):50-51.
[4] 吴明荣,张仕福.芸苔素内酯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J].湖北植保,2008(2):45-46.
[5] 王江柱,裴敬祖,崔彦宏.丙酰芸苔素内酯对小麦增产效果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245-247.
[6] 朱文达.0.01%芸苔素内酯对小麦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植保,2001(6):33-34.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