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论文发表国外先进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对慈溪的启示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7 16:45:10 更新时间:2015-04-27 16:46:09
城市管理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城市管理与科技》办刊宗旨:服务决策,指导工作,传播知识,便利市民;读者对象: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城市交通、城市水务、公用事业、邮政 电信、文物保护、城市安全等城市运行管理部门的管理、科研、教学等人员,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广大企事业单位,以及关注城市管理的市民。
城市管理直接关系着慈溪投资、人居和工作等环境的营造。国外先进城市(地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通过对国外典型城市管理、组织模式以及具体做法的分析研究,可以为慈溪城市管理提供有益借鉴与启发。
一、国外若干代表性城市管理模式
发达国家(地区)城市管理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众多的城市管理模式。不少模式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新加坡的市镇理事会模式
新加坡城市管理的主体是市镇理事会。它由政府任命官员、选区国会议员和专业人士所组成,是城市公共社区和物业管理机构,负责城市管理中绝大多数的日常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主要特点是:城市管理法制化;宣传教育广泛化;城市管理单位与居民沟通有效化。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其居民进行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各项法律规章、维护城市环境的重要性,使得居民、城市管理中的承包商、基层领袖和政府部门彼此之间始终保持着有效的沟通。
(二)美国凤凰城的市议会-市政经理制模式
市议会——市政经理制是美国的主流城市管理模式,全美195个大中型城市中,有106个已经采用该组织模式。凤凰城作为美国西南部最大的城市,城市管理采用的正是市议会——市政经理制。据统计,凤凰城居民对市政管理的满意度接近90%,被公认为美国城市化的典范。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城市规划管理精细具体;二是公共事务管理企业化和专业化;三是市政文化价值理念亲民;四是公众参与广泛。在城市管理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市议会负责处理政治对话和把握政策方向,市政经理集中精力解决专业和技术问题,消弭了政党及其他利益集团对市政决策过程的影响。
(三)日本东京的市长-市议会制城市管理模式
东京由都议会和都知事共同负责市政。其特点是:一是都区两级政府管理职能明确。经过体制改革,东京的城市管理呈现出机构设置扁平化、治理层级简约化、职能配置整合化的趋势。二是城市管理突出合作。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微观管理中社区组织的职能日益强大,出现逐渐向社会、企业、非政府组织多方主体协力治理的“合作性管理”转变。三是城市管理以人为本。东京选择了人性化的、便捷的、最节约公民社会成本的方式进行城市事务管理。
二、国外先进城市管理模式的共性
(一)合理的城市规划
发达国家城市政府把规划、建设和管理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管理前置,即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后续管理的科学性。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次分明,衔接性强;规划方案稳定,不轻易更改;规划过程公开透明,多方参与;规划制度约束性强,保证规划的科学化。
(二)科学的管理体制
发达国家城市政府自主权很大,但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职能和权限清晰。管理重心下移,社区自治力呈上升趋势,社区的日常管理事务完全由社区组织进行自主管理,如日本的町内会,美国的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团体等,政府基本不干涉。
(三)健全的法制环境
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法规制度,通过严格、细密、刚性的法律法规,实现城市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以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四)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在城市管理中,运用新公共管理理念,引入市场机制,把城市管理的部分事业推向市场,通过委托、授权、承包、合同等形式,把政府的一部分职能转移给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政府主要保留监督和宏观调控的职能。
(五)广泛的公众参与
从法律上,保障公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权利;从制度和程序上,保障公民参与管理权利的实现;同时不断发展壮大非营利性组织。
三、提升慈溪城市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城市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执法者素质
一要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规章。出台与法规框架相配套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管理标准、技术规范等。二要加大违反城市法规者的违法成本,建立长效机制,摒弃运动式管理和突击整治做法,实现城市管理的常态化、稳定化和法治化。三是提高城市执法者素质。要在用人机制上下工夫,从源头上限制低素质者进入管理执法队伍。
(二)实现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合理分权,协调好政府、社区、市民之间的关系
一是理顺市政府内部层级之间、机构之间的关系。重新界定其职能,合理划分上下级之间的权限。二是进一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做到社区管理自主化。从内部着眼,根据社区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整合各种资源,达到社区内部资源优化配置;从外部着眼,根据社区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培育和发展社区组织,并赋予其独立法人地位。
(三)推动公众“实质性参与”,实现城市管理社会化
一是着力于建立政府主导,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市民听证制度,让市民真正从决策、执法、监督全过程参与城市管理。二是构建多种多样的公众参与形式。充分利用公众主观感受调查、公众意见和建议跟踪、社区意愿访谈、构建公众抱怨管理体系等方式,改变公众接受管理的被动心态,使居民能够真正地以“城市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三是建立公众参与的制度保障。逐步完善公众建议制度、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咨询制度等各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