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用
所属栏目:成人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16 15:01:17 更新时间:2015-05-16 15:08:16
教育论文投稿快速发表的期刊推荐《宁夏教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教育月刊。刊物分“教育篇”、“教学篇”、“博览篇”三大部分,下设数十个栏目刊物关 注教育教学改革,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学,突出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刊物文风“短、实、深、活”,版式设 计美观新颖。
摘 要: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健康成长,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与个体心理辅导相并列的心理辅导形式,更具有自身独特的效率优势和成效优势。因此。有针对性的在高校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 关于团体和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Group)又称小组,与日常用语中的团体概念不同。勒温指出:无论团体结构、大小及活动如何,它们都需要建立在其成员彼此互动上。哈默斯认为:团体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使每个人不需要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沟通。
团体心理辅导在美国被称为指导,我国的台湾称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教师或辅导人员,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运用适当的辅助技术,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以及自我实现的过程。
2、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2.1、效率优势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效率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互动沟通过程中,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有机会同时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洞察自己,了解自己,有效促进个体成长。另一方面是需要心理辅导的成员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共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就可以解决问题,不需要一对一地进行个体辅导,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开展可分两种途径进行:一是面向全校学生,通过心理调查筛选出存在特定心理问题的学生,然后由校级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教师将学生分组,组建不同主题的团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二是以院(系)为单位,根据各院(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共性心理问题,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特点,效果较好。
2.2、成效优势
(1)建立积极自我,激发自我潜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是自我问题在团体情境中,组合在一起的人格特点各异,为每个参与者提供观察和分析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机会,使参与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从而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此外,团体中的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
(2)满足心理需要,改善情感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需要的满足程度有关。如果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表现为焦虑、孤独、烦闷抑郁、无所适从等,有些会影响人的正常行为,严重的还会引发违纪、犯罪、自杀等破坏行为。可以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创造一种温暖、安全、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有利于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在团体中的分享也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体辅导的特点、氛围使参与者容易体验到共性,有被人接纳的感觉,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无助、孤独和另类,从而减少心理防卫,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在互动中成长,消除一些心理压抑,合理宣泄情感。
(3)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交往困惑。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供社会交往的模拟环境,辅导教师借助分享、回馈、角色扮演、行为改变等方法,协助每个成员学会表达自我、改变认知、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方式,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解决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通过成员在团体内部的反应,增加他们对团体外互动关系的审视,促进成员的自我觉察,鼓励其尝试新的行为和想法。
3、意义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就目前总体情况而言,我国内地高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是起步晚、发展不均衡。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例如由于场地、时间、人数规定等条件的限制,难以拓展与深入这些活动,难以强化这些认知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训练。尤其是团体心理辅导涉及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方面的训练较多,但是较为不足的是潜能的激发。并且在训练结束后缺乏追踪调查,就难以衡量团体心理辅导的长期效果。但是在高校中实施必要的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将会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 团体心理咨询[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赵芳.团体社会工作[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 路海东.社会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田淑梅,秦泗岩.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长城计划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