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思考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04 16:59:03 更新时间:2015-07-04 15:58:57
社会实践是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进行的一项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是一篇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社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思考。
摘 要: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探索能力的有效渠道,能够帮助大学生确立其职业目标。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需要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社会实践,存在问题,实施策略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确立职业目标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在接触社会时不仅能够增长才干,更能够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而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同时,社会实践大大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同时,有利于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使教育走出校园的局限,融入社会,形成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制,更好的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现今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素质,增长了社会才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群体及个体特征的变化,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需要调整。主要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大学生通过与社会接触,一方面可以提升社会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中提高人际交往和独立生活能力,以便做好从学习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转变,实现青年大学生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但目前家长和学生大都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将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观光“休闲活动”,主动投入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二)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相脱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搭建了平台。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的设计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点。社会实践内容仍停留在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和执教扫盲等初级阶段,且过分强调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未能将大学生真正放到实践主体的位置,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不能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相脱节,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社会实践与择业、就业相脱节
社会实践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应在规划设计安排上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状况作出尽可能的预见,为毕业生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发展自己的岗位提前预演。但由于社会环境、实践基地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和学生往往缺乏选择实践形式和内容的余地。
(四)欠缺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
当前,随着大学生了解社会的渠道的增多,一些学生是基于对社会的不健康认知参与社会实践的,看待事物出现片面化。因而,培养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至关重要。社会风气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但是,社会在发展、进步也是不争的现实,在社会实践中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看待社会,同时也要对反面现实保持客观的理性。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育人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进和完善,已日趋完善。尤其是近几年,社会实践越来越贴近社会变革和大学生成才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思想认识的偏差
当前,从大学生自身到社会,不正确的思想认识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一是大学生自身思想认识的偏差。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实践的效果如何直接体现在大学生们能否积极主动参与这项活动。当代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对社会实践热情不高,主体意识不强,认识不到社会实践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二是学校思想认识的偏差。受传统的“重理论学习轻动手能力”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少高校通常偏重于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功能,仅将社会实践当成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在具体操作中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经费投入往往不足,致使社会实践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社会思想认识的偏差。社会实践要依托社会大背景来进行,需要深入到社会各个组织的内部,然而,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缺乏信心,担心其经济效益和秩序。这些片面的认识,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
(二)实践内容和形式的脱节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要符合社会需求、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专业特点,方式要灵活多变,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无不制约着社会实践的有效性。一是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当前,社会实践仍然是老一套的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和执教扫盲等形式,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二是社会实践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拘泥于形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与专业脱节,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很少能发挥学生专业特长的时间形式。三是社会实践形式化,缺乏效用。虽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被广泛宣传,但真正做的少,往往是虚张声势,认真做的较少。组织管理的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实践指导,都使社会实践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缺乏效用的活动。
(三)组织管理的散乱
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制度化,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持续、全面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社会实践没有真正纳入教学计划。在形式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被各高效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但并没有课程化,缺乏必要的课程计划、大纲和考评体系。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经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也是一个限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大都没有专项资金,零时申请经费往往不能及时到位,经费投入不足,往往致使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三是社会实践缺乏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基本场所要求,是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完善自身的桥梁,但很多学校没有自己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更甚至学生要四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的场所,耗费大量精力。
(四)评价方式的形式化
社会实践的效果,需要科学标准的考量。当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体系是不健全的。一评价体系缺乏,大学生实践项目成果的考核,多是借助于成果申报表、接收单位的评语、单位加盖的公章和撰写论文的多少,没有切实可操作的考核体系,因此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抄袭拼凑等现象层出不穷,更难以推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是不能突出评价主体,以院系社会实践小分队为工作重点,没有科学量化的考评个人和班集体的办法。三是无视社会实践的效果。追求轰烈的场面和媒体报道,过多倾向实践的主题、规模和形式的评价,较少对实践的收获和效果评价,大大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实施建议
(一)建立健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知体系
各高校要转变教育理念,更新社会实践观念,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实行学分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专题会、研讨会,使参与教师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其次,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识。通过生涯规划课程及个人生涯规划,引导其主动积极地参与与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社会实践,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地要求社会实践,真正实现巩固知识、增长才干、提升能力的目的。
(二)加强社会实践与职业目标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就业调查显示,有与职业目标相关的社会实践经历的毕业生的签约率明显高于没有实践经历的毕业生。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高校应强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将社会实践与职业发展目标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规划实践主题及实施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职业必备素质,打造其核心竞争力。其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普及西方职业规划理念,使学生自觉参与同其职业目标相一致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自选实践项目,发挥社会实践融教学、育人于一体的多元功能。
(三)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科学管理和指导机制
一是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高校在社会实践投入上不足,参与程度不够,必须加强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对社会实践进行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教务、学生管理等部门及共青团组织协同作战的优势,确保社会实践形成完善的组织保障,营造大学生有效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氛围。二是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课程化。严格考核,整合多方资源,完善社会实践评价和奖励制度,将社会实践与奖学金、三好学生等评先评优工作相结合,做到“组织有落实,经费有保障,实施有效果”。三是强化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全程指导,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类指导,建立社会实践导师制,为学生指定社会实践导师,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师对社会实践导师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提升其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指导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程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的跟踪指导,通过授课、讲座、辅导、咨询等形式,抓住前期指导、过程关注、后期反馈等工作,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监控与指导,提高实践活动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丽静,李凡.实践教育: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J],江苏大学学报,2013(3)
[2]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屈善孝.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4)吴锋,严玲.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制探究[J],教育与社会,2012(9)
相关期刊介绍:《上海教育科研》坚持面向普教、面向基层、面向教师;注重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刊登上海和各地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和科研成果,成为教师了解教育改革与科研最新动态的窗口,是在国内教育界享有一定声誉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曾用刊名:教育科研情况交流。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