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数学教师论文对中学函数相关问题的研究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04 16:24:16 更新时间:2015-07-04 16:19:10
中学数学中会涉及到一些逻辑性比较强的题型,一些函数,还有几何中的图形题都需要学生去认真思考之后才能解答出来。本文是一篇江苏省数学教师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对中学函数相关问题的研究
。 摘 要: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较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将信息技术引入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函数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中学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创新化的教学组合将初中数学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关键词:中学数学,初中数学
函数内容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虽然初中数学教材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但是对抽象思维及综合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还是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的。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函数内容:抽象性强,形式化程度高;二是学生个体:从常量到变量思维跨度大,数形结合能力要求高,文本阅读畏难情绪重。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是代数的“纽带”,代数式、方程、不等式、数列、微积分等都与函数知识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函数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也往往采用函数作为建模的基本工具.另外,函数知识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变,是从函数概念的系统学习开始的.因此,函数的教学非常重要。
一、函数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以及我们平时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同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知识创新。而在教学中的函数教学也发生了连带性的变化。
1.帮助学生领悟函数思想
在信息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想要领悟函数思想,就要求我们不仅把函数看成是一种简单的数学知识,仅仅只看重函数定义的狭隘层面,更应该从广义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函数当成所有量性事物的变化关系,领悟到函数是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产生量变的关系。我们要适当的对学生掌握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的方式进行合理引导,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正常事物发展的大体趋势做出合理有效的估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以及合作关系。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形成函数思想,遵循事物的逻辑性是我们学习函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目标。
如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其图像的对称轴为X=-b/2a,虽然公式简单,但是如果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则需要老师运用图像的方法讲解,并举出例题,加以强化。
2.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建模的过程
数学模型的含义是,用数字符号以及数学图形等在数学运算中常见的具体形式对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化。、数据化、形象化的分析,并根据分析数据解释一些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在树立数学模型后。不仅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而且需要及时应变,学会运用各种已知的数学知识。数学建模就是从实际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字模型的数字化过程。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学生在进行函数的学习时,要合理的引导学生积极的发现隐藏在数学模型信息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在研究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函数建模思想,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于研究,来进行社会事物之间各种变量变化的客观分析,通过直观的数据、图形了解事物本质
二、 提高中学数学函数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在家长、老师被动地要求下去学习。在学习中,可以使学生自由结组,对于学习中的问题,教师先不做任何分析与说明,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2. 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中有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中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创造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去探索,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学会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家长、老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如例题,在三角形ABC中,最大角A是最小角C的两倍,且三边a、b、c为三个连续整数,求a、b、c的值。在这个题目中可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进行讲解,明确详细的解题步骤,使学生在今后做题中知道所运用的方法。
3.情感培养,师生共同学习
在初中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怕”,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要增加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从接受人到接受学习,喜欢学习。在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可以互动学习,师生共同体验学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师生共同学习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由于函数知识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对函数的学习兴趣,并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手段进行知识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路志军.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32):25-26.
[2]吴亚敏.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存在的困难及其教学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
中学数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创刊于1972年。在全国“中学数学”杂志中,连续出刊的时间最长。目前,其内文容量最大(大16开本,72页),年出刊最多(36期),发行量在同类刊物中名列前茅。长期以来,它始终坚持 “真诚地为中学数学教学服务,为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服务” 的办刊宗旨,杂志内容“求新(意)、求实(用)、求特(色)、求识(见)”,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已成为我国中学数学教育领域的专业主流媒体。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