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论文发表范文岫玉的收藏鉴赏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8-06 11:58:44 更新时间:2015-08-06 11:05:37
岫玉是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岫岩玉是岫岩出产的各种玉石的统称,它包括矿物学上所称的“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蛇纹石玉”三大类。那么岫玉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又有哪些功效和收藏价值呢?本文主要围绕岫玉的收藏鉴赏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贵州论文发表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岫玉形成、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欣赏它的工艺价值和收藏时真假的辨别。岫玉是不常见的一个玉石稀有品种。广义上的岫玉是指来自辽宁、广东南方、四川、新疆昆仑等地的玉石品种。狭义上的岫玉是指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的玉石品种。岫岩县共有五大产玉基地,分别盛产河磨玉、老玉、新山玉、花玉和甲翠,不同的地质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玉质,而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们又根据不同的玉质精雕成独具特色的艺术精品,成为鉴赏收藏的宝物。
关键词:岫玉,功效,鉴赏,收藏
“家有片玉抵万金”,玉器的使用与收藏在我国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玉器一直是收藏领域中的一个热点。投资现代玉器,特别是精品、珍品、上品玉件,已是广大爱玉者的共识。现从岫玉的功效、形成、分类、保养等方面来谈谈如何鉴赏收藏岫玉珍品:
一、岫玉的攻效
岫玉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根据玉的质地来划分,岫玉属于软玉,这是中国矿物学家对英文Nephrite的译名,这一英文名称源于希腊语,有“肾脏”之意,这是因为古代欧洲人认为将这种玉石佩挂在腰部可以治愈肾病。天然的岫玉都是在一定温度,一定湿度的深山中吸取着天地之间的精华,含有锌、镁、铜、硒、铬、锰、钴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接触和佩戴岫玉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从而达到延年益寿。
二、岫玉形成
岫岩这片土地古老而久远,大约在20多亿年前的远古中生代,由于地层褶皱突起,海水退却,地壳激烈运动,在巨厚的富镁碳酸盐岩质的白云石岩层中,含硅的热岩浆,沿着构造裂缝和层理上升,在中低温条件下,热岩浆液交溶冷却变质,从而产生蛇纹质玉石矿体,独特的地质构造为千年璞玉的衍生形成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三、岫玉的种类及收藏鉴赏方法
1.河磨玉
河磨玉大部分产于岫岩偏岭镇细玉沟的河床里,它外包石皮,内藏美玉,是玉中珍品,价格十分昂贵。
所谓“河磨玉”,就是玉石在河床里经过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河水和沙石的冲击、磨涮,外部表层氧化形成石皮,而内部的美玉被完好无损包裹起来。明代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河磨玉”为“千年璞”。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配,河磨玉的皮子虽然看表面不出众,但恰恰这些厚皮子彰显出男人般的仁厚,而内部的细腻则表达出女人般的妩媚,外部的沧桑与内部的高贵形成最好的搭配,经加工出的工艺品精妙绝伦,件件都是稀世之宝。
根据河磨玉的形成特征,一般在雕刻设计时都要保留原石的外皮,使整个作品更能展现宇宙万物的古老记忆和大自然的神功妙笔。
河磨玉的鉴赏以玉质干净、皮色红的为极品。近年来,常有人把俄料充当河磨,其实从两个方面即可辨出真伪,第一是玉肉,俄料一般都是白色,而河磨玉是黄、绿;第二是看皮子,俄料山流水的皮子像河磨玉的薄皮子料,但不是玉石衍化的石头皮,所以表皮厚度均匀并且很薄,而河磨玉的皮子则是凹凸不平,形状上虽然小棱角被磨平了,大棱角却还在。
河磨玉的形成都是要经过千百万年的时间,另外,千万年前因河水冲刷玉矿而能被流入河床中的玉石也毕竟是十分有限的,经过近几年的人工挖掘开采,已经殆尽,储量几乎没有了。求得上好的河磨玉实在困难,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子孙看不到河磨玉的可能已经基本成为现实。
2.老玉(如图)
老玉大部分产于岫岩偏岭细玉沟,属于“透闪石”质玉,因为开发使用比较早,所以称为“老玉”。
老玉是原石表面由于千万年的水浸土蚀和风化而形成石皮,石皮与黄白玉质之间相互浸润而多成为糖色。由于其形成历史年代久远,以至于当前科学还无法记算,“老玉”也因此而得名。它的突出特点是质地异常细腻、温润,外表微透明,呈蜡状、油脂状光泽。
俗话说:“玉中带红,价值连城”,老玉在雕刻设计时,一般尽量利用糖色点缀,使每一作品都独具一格,难以模仿,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目前,一些河南一带的不法商贩,采用人工熏蒸的方法,用黄白色阿富汗玉加色熏蒸,人工加入所谓糖色,这种料的糖色是后来填入的,只停留在表面,给人感觉不踏实,轻浮。此外,阿富汗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禁不起时间历练,比如一串阿富汗玉的项链佩戴一个月左右,原有的表面光泽消失殆尽,也就是说,从抛光变成了磨砂感觉,俗话说好像被碱拿了一样。真正的岫玉,不管是哪个品种,都只会越戴越亮,成色越来越好。
3.新山玉
新山玉大部分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瓦沟村,国际上称其为“新山玉”,在当地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岫玉”。它的突出特点是质地细腻、温润,外表呈玻璃状光泽,颜色绚丽多彩,透明度较高,非常漂亮,适合雕刻成中小型工艺品。
从市场上买回的新山玉雕件,有的雕件经过几天的时间,其颜色明显变浅了,透明度变差了,这种“跑色”现象降低了新山玉的质量。 但跑色现象在新山玉中是不均一的,有的基本不跑,有的跑的不多,有的则跑的厉害,其原因尚未搞清,如能研究出制止跑色的方法,则可大大地提高新山玉的质量和威望。
在市场上能成为新山玉仿制品的主要有玻璃、玉髓、大理石等。黄绿色的玻璃从表面上看易与岫玉相混,但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玻璃制品的光泽较强,硬度较大,破口为贝壳状,内部经常会观察到气泡,而真正的岫岩玉没有。另外,再好的天然玉料,也会含有棉状物。如果有两块完全相同的岫玉,可以肯定是人工仿造的。人工合成的石料,无论再努力改变它的各项指标,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4.花玉
花玉大部分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瓦沟村,是蛇纹石玉在地表氧化带处被染上黄色、褐色或红色的斑块和条纹。
花玉色泽极为艳丽丰富、成色更为恒久、体积更为庞大,其玉质表面呈油脂玻璃光泽,质地结构致密,水头足、不易跑色,抛光度好,可雕性强。
在花玉的雕刻设计中,玉雕大师们可发挥更大的创作空间,他们巧用俏色,化瑕为瑜,使美玉与高超技艺的完美结合达到一种至高境界。
5.甲翠
甲翠主要出产在岫岩的三家子镇、大房身镇等地,是岫玉的一个特殊品种,因其和翡翠有几分类似,所以开始叫“假翠”,后来觉得假字不太好,慢慢演变成“甲翠”,也有人叫岫翠。甲翠基本不透明或微透明,以绿白色相间为主,尽管甲翠颜色只有两种,但是给人的感觉是简朴而又不单调。因此,用甲翠雕刻的一些仿古的瓶、鼎、炉、熏等摆件别有一番汉风古韵,形成了岫玉雕刻大家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四、岫玉的保养
选择了一件好的玉器珍品,如何保养是一门学问,只有学会正确保养玉器,才能避免因为失误而导致玉石失去了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古人讲“养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要点:避免与硬物碰撞;尽可能避免灰尘;避免阳光长期直射;玉器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作者简介:王吉禹(1979年-),男,满族,辽宁岫岩人,辽宁省玉雕鉴赏师,辽宁省宝玉石协会会员,鞍山市宝玉石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玉雕加工、鉴赏、收藏等。
社科类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河北学刊》是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家大型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1981年12月创刊。杂志社现有编辑和编务人员8人,社长、总编王维国,社长助理崔清明。本刊以传承学术文化,繁荣社科研究,推出探索性、前沿性、原创性科研精品为办刊宗旨。刊物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关注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及热点理论课题,积极扶持学术新人,在学术界赢得较高声誉。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