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论文范文关于X公司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5-08-07 14:32:34 更新时间:2015-08-07 14:31:29
会计工作是每个企业单位中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会计管理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经济。本文主要从关于X公司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讨,文章是一篇会计职称论文投稿范文。
摘 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本文就从会计基础工作的“基础”入手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探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信息质量。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探讨
对于公司财务工作来说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制度的建立到执行,从前沿管理到过程监督,从逐级审核到稽核,从加强学习到严格考核,每一步都在完善会计基础工作流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意识不强
由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不能立竿见影地体现出来。在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意识不强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自我规范时时紧时松。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随着内控制度的建立,财务核算的内控意识也在逐渐加强,但是在内控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存在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执行不严的情况。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齐
会计工作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但是由于个人原因,业务水平、责任心水平参差不齐,造成自定工作标准低,使会计基础工作不能规范、有序进行。
会计论文发表期刊推荐《金融会计》(月刊)是1993年1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 牵头,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和当时的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为主体的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创办的全国性中央级金融会计专业刊物。《金融会计》发行范围广泛, 从各大金融机构总部到其基层网点,发行量居全国专业类刊物前列。重点栏目主要有金融分析、专家论坛、会计研究、支付结算园地、财务管理、他山之石、国库业 务、法规制度等。
二、从“基础”做起抓好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打铁还需自身硬,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基础,X公司为财务人员的成长都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搭建了素质提升的平台。
1.加强政策学习,准确把握政策执行的依据
该公司积极收集财务核算相关政策,着手编制了《X公司财务管理实务手册》,将国家、上级公司和本公司制定的有关财务方面的政策、制度全部纳入其中,并不定期进行更新替换。财务人员通过收集、查阅政策文件及时了解、学习和掌握新政策,并严格按照会计政策、会计制度及有关部门文件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与分析,做到每笔会计核算都有“政”可依,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推行岗位模拟轮换,提高综合业务水平
会计岗位轮换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该公司在根据实际工作安排岗位轮换的基础上,为了让财务人员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财务业务知识,推行了“岗位模拟轮换”,根据每名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经历,安排每名财务人员学习掌握其他一个岗位的业务知识和工作内容,学习周期为一年,要求定期写学习体会,并开展讨论。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学习兴趣,明确了学习目标,同时也为顺利进行岗位轮换打好基础。
3.加强业务培训,促进基础工作的规范
为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该公司从规范基层工作开始做起,多次组织基层业务员和机关部门的人员对财务报销流程、财务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何规范取得报销票据、安全费用采购计划流程等事项进行培训,提高了业务水平。
(二)强化机制建设,打牢会计工作根基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会计工作也是如此。为使我公司会计工作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该公司进一步强化了机制建设,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工作目标和规划,为做好会计基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建立了定期总结机制
该公司要求每名财务人员每月写一份有针对性的月份工作小结,围绕本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及因政策变化而发生的新增和特殊事项等需要讨论方能决定的问题进行总结,利用部门学习时间,对提到的问题集中讨论、解决,拓宽全体财务人员的视野和思路。
2.建立了沟通交流机制
“师傅带徒弟”是财务人员的一贯做法,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业务内容的增多,为提高业务水平,该公司打破传统单一方式,采取走出去的方法,到兄弟单位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开拓了财务人员的思路,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
3.建立了量化考核机制
该公司把实行量化考核作为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此,在报销的凭证审核采取“三审一看”的基础上,即:报销前、记账前和装订前相关业务人员三遍审核,装订后财务副部长逐一翻看,将翻看结果作为考核评分的依据,根据制定的《X公司财务部日常工作考核办法》,对财务人员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分配工资考核打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坚持求真务实,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
深入基层、参与管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管理职能,能够使财务人员站在公司经营管理的角度对经营决策和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弥补财务分析滞后性的弊端,规避财务风险,更好地发挥财务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
1.积极参与公司业务管理工作,促进基础工作的提升
当好家、理好财,更好地服务公司是财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为此,该公司将财务工作积极融入到公司的经营管理当中,从参与公司预算指标的测算和分解到控制、考核及分析,从参与班组经营核算的测算、管理和考核到基层单位经营达标的验收,从参与工程项目的合同签订到完工验收。通过参与,财务人员对经营管理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了综合分析水平。
2.加强专项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有针对性的分析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该公司每年都按年初专项分析计划对部分费用进行专项分析,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向公司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降低了运营风险,合理降低支出成本。
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业务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工作,更是一项持久的工作,在核算单位加强规范的同时,也希望上级公司能够对加大检查力度,因为检查是最好的监督指导方法,也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动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
[2]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作者简介:孟令娟(1976-),女,河北秦皇岛人,研究生,副部长,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