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论文发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所属栏目:社会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8-14 15:23:46 更新时间:2015-08-14 15:36:09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了一些讨论,文章是一篇河北论文发表范文。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笔者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涵义、重要性及如何构建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述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指客观存在对人的主观需求的满足程度。价值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在不同的条件和环境下,价值的内容和内涵都是不尽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我国各项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集中体现,反映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广泛地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不但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世界观、是非观等形成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和发展方向也具有决定性影响。
人们作为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评价和认识就是人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总体理论被称为价值观体系或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只有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当前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于国内的体制问题,又来自于外部的国际政治压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思想的文化渗透,对青少年思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承载着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思想教学活动可以极大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最大程度上及时有效地帮助其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抵制外国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
2.增强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的是全社会所追求的主流价值,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可以促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3.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必不可少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多元而又统一的民族。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着民族精神,并建立了一个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把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相融合,将为全民族团结一致、和睦相处提供更为牢固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策
1.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全国人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经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深入研究我们的改革开放实践,把我们的经验理论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我们继续前进的旗帜。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带领群众坚决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现象作斗争,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指导地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把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中央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引导人们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加强教育,重视学校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要重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学校教育抓起。加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加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历史课、语文课教材的管理,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个环节,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落实大中小学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教育去影响学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增强成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并且引导社会成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形成人人关心、共同参与、携手推进的生动局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到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各项重大活动、重要仪式、节日庆典中,建立和规范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成人仪式等礼仪制度,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功能,使之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利用各种载体、时机和场合,搭建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阔平台,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四、结语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全国人民,从青少年抓起,重视学校教育,增强成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念,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2]薛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途径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1(4).
[3]张超.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4).
作者简介:李瑾(1983-),女,满族,河北秦皇岛人,本科,科员,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河北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理论观察》是黑龙江省齐 齐哈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主要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前沿问题,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关注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为广大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创设发表最新成果平台,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 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服务。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