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期刊范文欠发达乡村农民的城镇化意向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8-16 22:18:02 更新时间:2015-08-16 22:24:00
乡村城镇化是我国乡村发展的一个趋势,国家也对各个省市的乡镇做了一些详细的规划,那么这些乡村农民的意向又如何呢?很多专家也对此作出了一些研究,本文是一篇国家期刊投稿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欠发达乡村农民的城镇化意向。
论文摘要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山东省欠发达乡村的农民,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城镇化,表现出的意向对后续的城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分析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遇到的主要关于土地与房屋补偿、就业、城市适应、养老问题四大突出问题,从政府和农民自身两方面切入,思考未来城镇化建设的走向。
论文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民,城镇化
一、引言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农民的城镇化意向是指农民对于即将到来的城镇化的认识,主要从态度、补偿情况、就业机制、养老保障四个方面来界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地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急速上升,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城镇建设逐渐扩张,城市功能不断复杂,城镇化逐渐提上日程。在少数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农村土地的征收转用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而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从土地上剥离出来的农民面临着就业、生活、社会交往、子女教育抚养、养老等一系列难题。因此,明确农民对城镇化的建设的态度,分析问题的原因,探索问题的解决路径。
二、欠发达乡村农民城镇化意向调查基本情况
本文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资料,进行分析。调查问卷的题目主要涉及农民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状况、经济状况、房屋与土地补偿、就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的题目。本次调查共调查60人,收回问卷60 份,有效问卷60 份。
(一)调查地
龟山子村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辛寨镇,该镇是山东省城镇化建设的示范镇。龟山子村作为发达地区山东省潍坊市的欠发达乡村,以其作为研究点不仅可以展现东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适应情况,为促进城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而且也是对山东省农民在城镇生活中的适应情况的补充。
(二)调查对象
关于调研对象,是从龟山子村中选取十户家庭来进行入户访谈调查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样本的选取具有代表性,我们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选取不同的又具有代表性的调研对象。包括核心家庭、失独家庭、单亲家庭、村干部家庭等。
(三)调查的主要问题
调查的主要问题包括:(1)村民对即将到来的城镇化持什么样的态度?(2)在城镇化之后,村民将以什么方式谋生?(3)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村民被占的房子或者土地以什么样的补偿价格会让村民感到公平、合理?(4)在土地或者房子补偿的过程中,村民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5)如果在村子要城镇之后,需要集体迁往社区居民楼,而迁楼房需要自己补贴,村民认为补贴多少钱合理?(6)在城镇化后村民将怎么来养老?(7)在城镇化的生活中,村民觉得哪些方面会适应?哪些方面会不适应?
(四)调研数据分析
通过整理访谈资料并分析得知,目前村民在对即将到来的城镇化,自己担心的是怕在城镇化后之后自己会陷入“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保障无力”的难堪境地,同时更担心在房屋、土地的补偿过程中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对待。至于城镇化之后的适应问题觉得言之过早,毕竟进入城镇化的第一步是先把房屋、土地的补偿款等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做好。
在对待城镇化的问题上,有45人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过上城镇生活,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农村完善,道路干净整洁,交通比较方便,孩子上学、生病就医都比较方便。其他家庭反对进行城镇化建设,在他们看来,进入城镇生活,家庭消费来源从何处获得?
三、对于城镇化,农民最关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屋与土地补偿
在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征收土地或者房屋,接受访谈的家庭对此都表示自己最担心的是在房屋、土地的补偿过程中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房屋拆迁后如何补偿?补偿的标准是多少?有的家庭还表示出另外的忧虑:政府部门在处理此问题中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
(二)就业
1.就业类型。从调查来看,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甚至存在着文盲半文盲的情况,这使得农民很难拥有和掌握新技能,有些行业和工种存在限制农民工进入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大部分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打零工、或者依靠出卖劳动力,像进工厂或是去建筑工地。很少有农民敢于去创业,因为长期受“种地才是农民的根”思想束缚,缺乏闯市场的信心,更多的是他们没有资本,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让他们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就算是进入城镇化之后,这种境遇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打零工这一项可以看作农民的隐性失业、不充分就业。不充分就业(隐性失业)是指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失地农民由于制度性或个人原因,不能充分得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满足其劳动能力的就业。不充分就业(隐性失业)既不是失业,也不是完全失去工作岗位,更不是待业,是劳动力资源配置上存在着数量或质量上不饱满的具体体现。
2.求职面临问题。通过调查得知,如果进入城镇化之后,农民还担心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缺乏技能、文化水平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报酬低、年龄大、找工作成本高等问题,所以他们所获得工作往往是一些“杂、乱、脏、累”活。这类工作又往往没有很高的劳动报酬,这就使得农民的职业状态一直处于“经济接纳而社会排斥”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农民在城镇化中经济适应的顺利实现,这让他们对于以后的城镇你、生活费用的提高感到力不从心。从深层次来挖掘,农民之所以会担心遇到这些问题。这是因为农民往往存在着择业观念落后,思想上有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观念;同时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使他们往往具有对土地依赖的血浓于水般的深厚感情;这些因素使农民不愿意改变原有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不愿意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而且更重要的是长期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农民缺乏职业技能,职业培训匮乏等限制,这些限制也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3.工作待遇。通过调查发现,农民从业工资中大部分是在1000—2000元,只有那些多少会一些技术的农民,像是会电焊、瓦工等的农民,或者是干一些对身体危害比较大的一些职业如化工等,他们的工资相比较来说高一点,能达到3000元左右。但是这仍与他们的期望工资有所差距。就算将来进入城镇化,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他们是无力支付逐渐上涨的物价,生活质量还不如在农村生活的滋润。
(三)城市适应
在访谈中,设想一下,进入城镇的生活后,会觉得哪些方面能适应,哪些方面会不适应呢?经过分析访谈资料来看,这要从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未成年人四个方面来说。
首先,老年人是不赞成进入城镇生活的呼声最高的群体。在他们看来,住上社区楼房,并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整天上下楼,既麻烦又不安全。过惯了农村生活的他们,觉得没有地可种,吃不到自家种的粮食、蔬菜,一切都需要花钱去买,缺乏安全性。
其次,对于中年人而言,进入城镇生活,不外乎从在地里忙活转到工厂、车间而已,而且还可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可以接受的。
再次,青年人对于能进入城镇生活,是举双手赞成的,他们受教育、传媒的影响,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与城里人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很快适应。
最后,进入城镇生活,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们没有主动权,一切都是随着父母而定,再加上小孩子本身就活泼好动,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极强的。
(四)养老问题
通过访谈得知,农民还担心在进入城镇化后,他们将怎样来养老?老人光靠自己的孩子来养老,也不现实,一方面从农村转到城市的生活压力加大;另一方面自身的积蓄在进入城镇生活之后,开销增大,得不到长期保障。中年人更是发愁,进入城镇生活,有的已是退休的年龄,再加上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找工作困难重重,生活都得不到基本保障,养老更是无从谈起。
(五)调查结论
大部分的农民是支持城镇化的,只有少数老年人、家庭妇女觉得在城镇生活不安心。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城镇化,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忧心的问题:如担心工作难找;担心养老问题等等。这其中最让他们担心的就是在房屋、土地的补偿过程中,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对待。政府部门在处理此问题上如何承担起责任?因此,做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很重要,预先了解不同代表性的农民样本对城镇化的态度更是甚为重要。
四、欠发达乡村农民城镇化意向调查研究的思考
根据龟山子村农民的城镇化意向调查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变村民忧虑的现状,使其坦然迎接即将到来的城镇化。
(一)维护社会稳定的政府部门
1.在解决农民在房屋、土地的补偿过程中,担心自己的利益得不到公平、合理的保障问题上,村委会可以采取透明办公的方式,把每家每户所占的土地、房屋面积以及国家的补偿政策同时的在村里张贴公布,做到让老百姓心中有数。
2.负责该村城镇化房屋、土地补偿款发放的政府部门,可以为每家每户建立一个账户,直接把补偿款打到农民所持有的账户上,省去镇政府、村委会等各级中间部门,做到让老百姓放心、舒心。
3.政府部门更要在养老、医保、教育、就业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举办由社区牵头,各部门配合的农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帮助他们顺利地从农村过渡到城镇,完善劳动力市场;招纳社区工作者,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对农民从生活与心理方面进行介入,让农民不再惧怕进入城镇生活,并能顺利的适应。
(二)农民自身
1.要在社区各个部门的帮助与引导下尽量从心理上调节自己,努力接受即将到来的城镇化生活,从心理上认同自己的新身份。同时,更要学会提高自身素质,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适应并融入城镇生活。
2.农民要想更好的适应城镇化生活,应从提高认知水平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两个方面入手。一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量,重视实践经验的获得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要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提升自己就业、创业的能力。
国家期刊投稿推荐杂志《当代广西》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