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论文范文高等院校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15-09-15 10:56:27 更新时间:2015-09-15 10:05:26
财务管理是每个学校和企业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谨慎的管理和记录,当然也包括一些重大的经济决策。本文是一篇中级职称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预算管理方面和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与发展速度并不匹配,这些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的财务管理,制约了高校的经济发展。本文研究了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预算管理、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以及加强高校财务风险评估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方法,使高校财务管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引言
高校财务管理是对会计主体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进行管理的经济活动,并包括参与重大的经济问题的决策。它包括学校的一级核算、学校基建财务领拨款与负债核算管理、对二级财务收支核算和其他部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对学校经济实体财务收支的指导与监督、对校内重要经济合同的会审、参与校内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对其他经济活动的领导与管理等。 高校财务管理虽然在管理体制、制度建设、预算管理、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高校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深入分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高校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高校改扩建引起的负债对学校财务管理的困扰、融资能力、经济效益分析、办学成本测算等都缺乏规范;预算编制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存在一定问题;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等方面对财务管理都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部建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高校的内部控制不健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院校从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换为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模式。近年来,高校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并逐步深化,在新校园建设方面、对外投资、基础建设的招投标、物质采购及招生收费等方面涉及巨额经济利益,容易滋生腐败温床。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完善,内部控制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虽然部分高校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严格执行,制度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每当上级单位下达文件规定时,高等院校紧急制定制度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制定,轻执行’’的情况,使制度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二是高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弱化。高校内的审计部门一般隶属学校领导管理,自身从设置上就不合理。大部分学校的审计机构存在着人员配备少、业务水平差等情况。比如新校园建设期间,面对众多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只能从一个项目现场匆忙地赶往下一个项目现场,那么审计过程的监管就可想而知了。
(二)融资困难
学校资金来源有几种途径,一是财政拨款,其次是学费收入,来自学生缴纳的学费住宿费,这两部分构成了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部分。三是学校的各种非学历教育收入、培训收入和经营收入。各个学校情况不一样,根据学生的招生人数、学校资产使用情况而定。四是科研经费的拨款。这部分经费必须要保证专款专用,基本没有周转的空间。
(三)预算管理不科学
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网络和科学的管理程序,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执行预算过程中随意增加、调整现象严重,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经常出现项目经费的挪用,造成一些重点项目资金紧张,或是预算出现赤字;也有部分部门出现年初争预算,年中追预算,年终超预算的情况。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
增强预算刚性管理,严格审批权限。对于各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文件执行,对于无预算、超预算情况,坚决杜绝。建立预算监督机制。对于专项经费、在预算编制时期,就必须指定专门领导管理,对经费的后续使用、执行情况追踪,便于追责。严格按照预算项目进行管理,防止出现同一项目不同类别经费擅自变更使用用途,出现乱用、套用资金的情况。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发二级部门预算定额,监控预算执行过程,发现偏差,财务核算系统将发出警告,使系统不能继续工作。
(二)加强财务人员素质
为了适应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财务人员要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坚持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财务人员应该多“请进来,走出去”。通过邀请业务骨干或是某一方面专家授课的方式给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也经常带着具体问题去财务工作做的好的学校进行调研学习,通过学习,加深财务人员对工作的理解和对业务熟悉的程度。作为财务管理的中层干部,也要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熟悉经济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财务人员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掌握好生财、聚财、用财之道,才能在学校的经济管理中起到核心作用,才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三)加强高校财务风险评估
高校的风险评估是对影响高校各种不确定因素,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危机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得出综合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高校改扩建压力、资金来源复杂化的困扰、以及生源数量下降、高校竞争等压力,都给高校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风险。控制筹资风险。针对大量举债度日的高校,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负债规模和负债结构,保证债务的投入能给高校带来相对等的收益,充分考虑学校资产负债比例和偿债能力。加大投资风险的可行性分析,提高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率。对于存在风险的项目,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预测风险,对项目过程进行控制,规避风险或是把风险减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刘翠巨.浅谈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结合[J].财会通讯.综合2011,6(中).
[2]韩英霞,朱火堂.我国普通高校融资方式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李国俊,廖宏伟.我国高校现行财务制度特点及弊端分析[J].会计之友,2009,(10).
[4]余萍.浅析我国高校融资方式[J].高等教育.2011,3.
中级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财务与金融》由原有色金属会计学会于1986年创办,后改为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现刊号为CN43—1485/F。为整合资源,增加办刊力量,进 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刊物影响力,2003年中南大学商学院承办该刊。依托商学院教师资源及品牌优势,刊物编辑水平、论文水平显著提高,并于2004年 入选北京大学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方阵。创刊二十多年来,已累计出版刊物114期。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