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职称论文耿马县咖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所属栏目: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9-23 12:18:00 更新时间:2015-09-23 11:10:58
各个地区由于环境和温度的影响,对农作物生产的品种和产业也不相同。咖啡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食材,本文是一篇农机职称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耿马县咖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一些论述。
[摘 要] 文章介绍了耿马咖啡产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耿马咖啡产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扶持咖啡加工企业等对策。
[关键词] 耿马,咖啡,现状,对策
1 耿马县发展咖啡产业独具特色的优势和条件
耿马县地处临沧市西南部,跨东经98°48′~99°54′,北纬23°20′~24°02′之间。最高海拔3323m;最低海拔450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2℃,年积温在6923.5℃。无霜期长达337天,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种植及发展咖啡产业的资源得天独厚。
2 咖啡产业发展现状
2.1 咖啡种植历史。耿马县咖啡种植起源于1958年,由孟定国营农场五分场引进种植,后几经发展全县种植最多时达万亩,但由于没有企业收购咖啡鲜果,最终导致失败。直到2007年临沧后谷咖啡公司进入孟定镇和勐简乡开发咖啡产业,2012年临沧凌丰咖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进入勐永镇和勐撒镇开发咖啡产业,耿马县从而开始了咖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2.2 咖啡基地生产现状。耿马县的咖啡主要种植卡蒂莫7963、T8867、矮卡等优良品种。种植模式有咖啡+玉米、咖啡+豆类、咖啡+坚果、咖啡+橡胶等套种模式,坚持长短结合,实现咖啡生产与粮食生产两不误,解决咖啡投产前群众的收入问题及产业单一问题。截止2014年,全县共建咖啡基地10.8万亩,涉及57个村(生产队)、232个村民小组,2014年咖啡投产面积达3.5万亩,产鲜果2.36万吨 ,实现产值4720万元。
2.3 咖啡产业发展模式。耿马县采取政府主导,企业支撑,农户参与的模式带动了咖啡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入了农业龙头企业临沧凌丰咖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临沧后谷咖啡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咖啡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咖啡产业的发展,目前两家咖啡龙头企业均采取“土地租赁反包、保底价回购”的发展模式。
3 咖啡产业发展机遇
3.1 咖啡消费需求逐年扩大,市场前景看好。随着咖啡文化的普及,国际咖啡需求依然在增长,而国内市场更是需求旺盛。云南小粒咖啡在世界享有盛名,每年有一半的咖啡都要出口西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家雄说:“目前国内咖啡豆需求每年增长25%,咖啡豆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3.2 省、市、县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咖啡产业的发展。自2012年起无偿向咖啡种植户提供种苗,对咖啡初精加工厂建设给予补助,抓好咖啡基地水源、渠网和管网等配套设施及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咖啡产业基地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咖啡园公路建设,解决出行问题。
3.3 临沧后谷公司、临沧凌丰公司的引入为耿马县咖啡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临沧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投资1670万元已在孟定镇建成占地105亩、年处理咖啡鲜果2万吨的初加工厂一座。临沧凌丰咖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在勐撒镇建立了咖啡初加工厂一座,并计划2015年在勐简乡、勐永镇在建两座初加工厂,加工厂的建立解决了鲜果的销售问题。有了“后谷咖啡”品牌及营销终端网络的支撑,耿马的咖啡产业一定能得到长足发展。
4 咖啡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不到位。 耿马县咖啡良种繁育体系和病虫害防控体系刚起步,栽培技术措施标准难以落实,影响了咖啡初加工生产水平和商品豆质量的提高。
4.2 咖啡基地基础设施不足,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水利设施投入不足,缺少基本的灌溉条件,而近年来冬春干旱不断加重,给咖啡幼苗保活和基地管护增加了困难。
4.3 产业链短,缺乏精深加工企业。耿马县目前只有咖啡鲜果粗加工厂,主要是生产咖啡豆,还没有速溶咖啡加工厂和烘焙厂。经营模式处于原料供应型,深加工开发滞后,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制约了产业发展。
5 耿马县咖啡产业的发展对策
5.1 加强基础研究,强化科技服务支撑。要提高咖啡科研、科技服务水平,提升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工作在规划主产区构建咖啡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咖啡病虫害防控体系。
5.2 发展深加工业,扶持咖啡精加工企业 。政府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其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提高行业集中度。并坚持国际化推进咖啡品牌创建。坚持走“特色+规模+档次+科技+品牌=效益”的路子,注重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5.3 加大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种植是咖啡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政府要通过各部门要进行项目、资金整合,加强咖啡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水、路等硬件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水窖、水池等水利设施。
5.4 建立产业风险分担机制。政府要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和监管,要按照农业保险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产业风险的分担机制。
5.5 树立精品意识,着眼长远发展。要让精品意识成为上下共识,不贪图眼前绩效,而谋长远发展,在每一个环节中去规范、去践行这种意识。科学的的规划、精良的产品、不可取代的品牌知名度、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中国咖啡产品市场分析报告》陈茗
[2]《中国咖啡市场2020年预计达到3000亿元》王絮颖中国联合商报
[3]《 2014年中国咖啡行业需求分析 》 中国产业洞察网
农机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资源环境与工程》杂志是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行业的综合类科技期刊。杂志由湖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湖北省地质学会、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冶金地质勘查总局中南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主办,行业学会和知名企事业单位协办,是科技人员了解行业政策、发展动态、前沿理论及科学技术方法的窗口和学术交流平台;是钻探机械设备、仪器市场促销的广告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