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多长时间多长时间见刊
所属栏目:技巧指导
发布时间:2015-12-10 17:47:05 更新时间:2015-12-10 17:12:04
论文投稿多长时间呢?很多作者投稿一篇论文大多石沉大海,渺无音讯,基本上可以判定没有结果,能收到投中电话的少之又少,还需要等很久才能见刊。如果是核心期刊,因来稿太多,等上一年见刊的都是幸运了。可见自己投稿有多麻烦。现在好多作者都选择论文机构,投收费期刊,投中几率高见刊快。如果对期刊不是很了解的话选择替投机构是比较方便的。下面,小编总结一些投稿经验,帮助着急评职称的作者们缩短一点投稿时间。
1、一般,期刊的审稿和见刊时间从省级、国家级、核心级期刊逐渐递增的,期刊等级越高,收到的稿件越多,审稿时间拉长会导致见刊慢,核心期刊2015年投搞排到2016年2017年见刊的并不少见。鉴于投稿时间和见刊时间有时间差,论文尽量避免时代性太强的。
2、期刊周期也是投稿时间的一个参考标准,一般周刊、旬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半年刊投稿时间是逐渐递增的,周期越长,论文需要的投稿时间越长。如果着急评职称的话,优先选择期刊周期短的期刊吧。
3、一些期刊会公布审稿时间,一般是1-3个月,如果是自己投稿的话请做好等待3个月的准备,如果是该期刊的论文机构的话,最多一周会给消息,因为论文机构都有自己的审稿人员,会先过一遍稿子,辅导作者修改不合适的地方,稿件符合编辑部要求了才投稿,编辑部是比较欢迎这样的稿件的,能够优先录用。所以,选择一个靠谱的机构是能省不少时间的,这里推荐月期刊咨询网,隶属于北京泓泽文化集团,拥有十几年论文经验,能签订合同,没投中都会全额返款。
4、选择正规刊物,去新闻出版署网站查一下就知道了,一般有国内刊号国际刊号并能在新闻出版署查到的都是正规期刊。无论自己投稿还是找机构,所发的期刊都要自己查查是不是正规期刊,防止上当,中途浪费时间。
5、保证论文质量。这个没的说,质量太次论文机构也没办法给你放水的。投稿前最好自己查一下论文重复率,保证质量的论文都是比较好投的。如果自己不会写可以找机构。
6、着急出刊可以给杂志社付加急费。这个基本所有杂志都有这项服务,具体价格可以咨询杂志编辑部。
7.你的研究比较新颖高深的话或者存在一些争议的话,可能审稿时间也会比较长,因为国内或许只有有限的几个人了解你的研究方向。
8、最好提前一年准备论文,搜集对口期刊,找靠谱的论文机构,不要等马上要评职称的时候再去准备,到时候真的来不及的,错过机会只能看着别人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
以上就是小编奉上的论文发表经验。我想提醒本文的读者,时间对于职称论文发表来说是相当珍贵的,多一次发表成功的机会就多了一份优势,不要等到天黑了才想起来作业没做完,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优秀期刊推荐:《质量与认证》以传播先进的认证技术理论和方法、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宗旨,秉承专业领先、传播有效、读者至上、质量第一的办刊方针,以认证研究和管理视窗两大板块为报道结构,紧跟行业难点、热点、焦点,宣传国家认证认可制度、法规、政策,在先进、前沿的认证技术与广大认证企业、认证机构、培训机构、咨询机构、检测机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认证人员以及关心认证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
机械工程师中级论文范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骨料合理级配
摘要: 简要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粗骨料级配和砂率的合理选取方法,阐述了合理级配、砂率选取的重要性。
Abstract: This paper simply introduces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method of aggregate gradation and sand coarse aggregate ratio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asonable gradu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sand coarse aggregate ratio.
关键词: 级配,砂率,统计学,富勒曲线
Key words: graduation;sand coarse aggregate ratio;statistics;fuller's curve
中图分类号:TU52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2-0107-02
0 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国新增骨料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成,而新增加工厂存在技术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便投入生产,导致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单级配骨料粒径不符合规范要求,甚至像含泥量、针片状含量这些可以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参数,出厂时也达不到规范要求。现行配合比设计规范中对骨料级配选取要求并不能很完善地解决以上提出的新问题,这就促使在对骨料的级配选取要更加合理才能避免对结构混凝土产生本质上的质量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