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论文发表让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
所属栏目:中学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6-01-11 16:23:28 更新时间:2016-01-11 16:00:25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也会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引人思考的话题是怎样让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本文是一篇语文教育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让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
摘 要: 初中生学习语文,需要能够自主发现,自主发问,自主思考。学生围绕什么发现,发现些什么,或者又能够发现些什么,都应当是语文教学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话题。
关键词: 文学作品,初中语文教学,阅读
一般的课堂教学,教师似乎很少关注使学生神游于作品之字里行间的问题,充其量只是解决了一些比较肤浅的问题。这很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需要做出三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让学生神游需给予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
初中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学生的阅读感悟不能忽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感悟是否得到重视呢?一般的课堂还不完全竟然。大都还是比较机械地灌输,学生则更是比较机械地接受。学生根本就没有探索作品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奥秘,事实上这种没有学生主动探索的语言魅力的感悟,不管对学生的现在,还是对学生的将来抑或是一生都是没有益处的。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摒弃如此之不良的教学理念和具体方法,重视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让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教师首先要解决的第一要务当是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机会。学生没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哪还谈得上神游?因此,无论怎样的文学作品,都必须坚持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机会。如教学《羚羊木雕》时,文章说“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应当说事情就这么简单,“我”的反悔有其道理,父母亲逼“我”去要回这羚羊木雕也有其道理。大家都有道理,会不会就有人没有道理呢?会不会就是某些方面的做法就没有其道理呢?让学生思考,以“假如”形式出现,并进行联想,围绕羚羊木雕及父母亲可能或者必然的做法进行联想。虽然,仅是初一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悟出许多为人和为事的道理。
二、让学生神游需给予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在阅读教学中是经常出现的事儿,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虽然在阅读教学之中学生感悟仅仅是偶尔,但也是完全可以出现的。无论从“顶个”还是“赛过”都足以说明这样的道理,初中生的阅读感悟,学生能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完全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探讨。教师为了使学生神游于作品的字里行间,必须给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平台。应当说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业已开始引起广大同仁的关注,同仁们也在构建符合自己所教之班情和学情的合作互动的学习模式,但那些都是些比较浮面的,不是学生骨子里的互动,其效果不能令人刮目相看。应当说,一些小组互动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但达不到理想的轰动效应。对此,应当做出这样的思考,对于一个教学班,其学额的确定总有道理,大家坐在一起进行探究,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表达和倾听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则既能够节约互动合作的时间,又能够获取较高效益。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建立起这样的平台,以班级建立起语文学习QQ群,让语文课代表担任群主,将在课堂学习中仍然存在的困惑发到群里,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激烈地争辩。如学习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在近乎完成对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探微的目标后,有的学生利用一定的闲暇向群里发出“于勒不就是败家子,应当值得大家同情”的感悟信息,引起了群成员们的争论。一些群成员虽然不能说出什么大道理,但隐约可见的是,同情于勒之心油然而生。在大家的逐步争论中,不少学生也产生如此倾向感悟,于勒的某些行为,可以让大家感到他就是一个败家子,但从于勒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看,透过如此现象进行思考,不难看出于勒又是一个相当值得世人尤其是菲利普夫妇乃至全家的同情。学生竟然还产生这样的顿悟:作品的主人翁完全可以说就是作品中的“我”,他极力叙写于勒的行为,则愈加看得出“我”对于勒的同情。
三、让学生神游需交给学生成功探究的锁匙
陶行知先生“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鼓舞人心,其所推崇的教育方法给人们以深刻意义上的启迪。陶行知先生曾如是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让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需要交给学生成功探究的锁匙乎?回答是完全肯定的。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曹津源先生曾著《通向语言世界》一书,拜读此书,获益匪浅,为我们指明让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方向。给学生以成功探究的锁匙,就必须为学生通向语言世界奠基。奠定学生通向语言世界的基础,则必须让学生能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所有或者就是某一字里行间。不要以为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就仅仅是那些优美的词句,也不要以为就是那些修辞在起着轰动效应。学生神游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切不可忽略那些实词中的名词、数词,更不要忽略实词以外的虚词。在平时学生的神游中,教师必须做有心人,为学生挖掘一些文本中看似不够重要的字词语句,让学生揣摩,学生完全可以咀嚼出个中滋味。对这些字词,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咀嚼,如即使是一个单音节字词,在修辞上可以发挥出更理想的表现效果,只要学生一咀嚼,完全意义上的清香、浓香和醇香学生就能立即咀嚼出来。再如即使是一个极为普通的陈述语句,没有美丽辞藻的修饰,和学生一起品赏品赏,也肯定有学生能够品尝出不同的味道。再如即使是作者对作品人物事迹的极为简单的概述,只要让学生进行上下文的联系,那么学生也会完全意义上感到人物形象的丰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3]曹津源.曹津源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语文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语文教学之友》服务于中等以上学校的语文教学,始终严格遵循贴近教学,为师生提供教学参考的办学宗旨,努力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积极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在办刊宗旨的规定下,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提高语文素质的教育规律,研究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摸索创新型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的途 径;实践上着重介绍语文教学改革的举措、方法,传播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信息。因而,刊物促进了广大青年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推动了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