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表论文范文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03-03 16:09:01 更新时间:2016-03-03 15:04:58
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建议,希望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工作有所借鉴。本文是一篇经济期刊发表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在日趋完善。然而由于事业单位属于全额拨款或者是差额拨款单位,资金通过财政拨款来实现,所以大多数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责任感不强,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经常会出现资金的实际使用超支,从而使重要的工作因为资金的短缺不能顺利进行的情况,影响了事业的单位的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控制 对策与建议
一、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基本理论
(一)财务控制的概念及基本内容
财务控制是由单位领导层以及员工共同通过一套监督机制,相互控制,相互监督,从而实现度财务进行有效控制的目标,使单位的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经费报销制度、 财务档案管理等。
(二)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意义
第一,可以使财务的职能和目标得以实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主要职能是要科学合理的把握好单位的每项资金,使其适应事业单位的性质,并努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处理的水平,从而保证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可以使审计工作更加顺利,如果严格遵守财务控制制度,那么错误与违法行为就不会轻易的发生,审计过程也会变得顺利。第三,可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财务控制中的经济责任制要求财务人员要尽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责,各尽其责,努力勤奋的工作,岗位授权制要求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并能够及时的发现工作的漏洞,及时改错纠正,更能有效杜绝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的出现
二、事业单位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财务预算意识薄弱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一部分,单位的财务部门,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部门的意见,每年都要由专业人员预算出符合单位需求的财务收支计划方案,其方案必须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随意进行估计。
财政预算对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例如,单位今年办公费用需要投入多少,对单位职工的福利发放预定多少等等,单位的财政预算对单位领导进行科学决策起重要作用。然而,在事业单位中,由于领导层对财务认识不足和对相关财务知识掌握不够,往往缺乏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二 )财务控制制度不全
单位的财务控制制度应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财务规定,立足于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修改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制度,这决定着单位财务控制制度体系是否健全,决定着学校财务控制水平的高低。
当前,单位在制定财务工作制度时,内容相对简单。单位在制定财务制度时,应以《财务控制办法》明确对财务预算进行规定,同时约定了财务预算的相关的编制框架,然而对编制的相关责任、办法等没有进行具体的细化,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保障、对预算的调整处理等相关内容没有涉及;其他的财务制度管理措施也不完善。
(三)缺乏必要财务监控
目前,事业单位在财务监管上还不很到位,没有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和监督管理,只对基本经费的报销、项目支出审批程序等进行报销时的监督。有部分财务分析也没有抓住本质,只是根据预算的收入来分析预算的支出,没有考虑全面,影响收支的主要因素等很少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因为单位的内部财务机构设置还不够科学合理,不能对财务管理职能进行明确,财务核算也不够,对实用的经济信息不能有效和系统的进行提供。
(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人员应具备职业素养与专业知识双方面,除此之外,道德也尤为重要,工作能力强的同时,还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财务管理中,如果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就有可能给单位带来很大的财务危机。在现实工作中,有的财务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甚至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将单位资金用于炒股和购买其他理财产品,本想得到丰厚的汇报,但市场是诡谲云涌、千变化万的,有时候投资并没有相应的回报,当单位资产被这些投资所套牢时,往往给单位带来很大的危机,甚至使单位由于缺乏资金而陷入发展困境。
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控制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强化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在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财务管理具体化。单位财务精细化、具体化管理不只是单位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同时要求各部门通力协作,全员参与。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定出一定的规章制度,强化财务预算,使单位的财务目标更加清晰,指标趋于科学实用等。 二是对财务预算进行合理和科学的编制。单位领导层要认识到,单位财务预算不单单包括单位预测,同时还是对单位的各种支出费用的有效约束。对单位的财务预算进行编制时,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预算项目的不同,采用不一样的编制方式,而不单单是实行一种方式。三是严格执行财务预算。预算执行即预算的具体实施。在执行环节中主要是记录好预算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进行有效的信息预算和信息收集反馈。
(二 )建立完善财务控制制度
在我国,新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经开始生效实施了。因此,为了与国家财务法规接轨,事业单位也要对原来的制度作出调整,修订涉及变更项目的内容。但是,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也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实际性,要符合发展需要,完善和修订单位制度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在不断地建设实践中去建立健全、实践完善,总的来讲,逐步改进提高并日臻完善是最终目的。同时,妥善管理、监督、分配结余资金。财务年度结束后,单位的年度收支核算有时会有一定的结余,单位的年度结余大多表现为现金货币、其它货币资金或者银行存款等形式。如何妥善管理或进行合理分配,也要制定有效的现金、存款等资金、资产分配管理制度,加强资金收付业务的岗位责任,规范操作程序,依法进行财务处理。 (三)加强财务监督控制
对财务加强监督管理、开源节流,才能充分保障单位的经费来源。一是要坚决落实票据管理制度;二是统一核算、管理各项收入预算;三是实行社会监督、举报投诉制度;四是坚决杜绝资金截留挪用、取缔小金库;五是严格责任追究,及时查处发现的各种问题,充分保障各项收入足额安全入账。
(四)加强内部自我管控
加强内部自我管控能力,首先要在思想上提高内部会计自我管控意识,特别是决策层的自我管控意识。建立起“一把手负责制”制度下的内部经济管理责任制。其次,有效运用内部审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内部审计人员应按照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对财务收支、决策预算执行、基建项目、经济效益等重大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
经济是一个单位命脉,财务更是一个单位的核心,所以它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所以财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所以,必须加强内部财务人员的培养,这不但可以也让财务人员提高职业觉悟和职业水平,还可以有效减少学院的财务风险。首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财务人员在思想上有提高,正确引导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还要让财务人员进行轮岗锻炼。通过轮岗,不仅有效克服了财务从业人员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的疲倦心里,产生岗位新鲜感和新的工作热情,还能让他们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有效提高业务技能和整体业务水平。
四、结束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迅猛发展,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在日趋完善。然而由于事业单位属于全额拨款或者是差额拨款单位,资金通过财政拨款来实现,所以大多数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责任感不强,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经常会出现资金的实际使用超支,从而使重要的工作因为资金的短缺不能顺利进行的情况,影响了事业的单位的健康良性发展。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建议,希望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工作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荆新.财务控制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徐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产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与经济,2(2).
[4] 翁仙春.中小学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小学电教,2007(12).
[5] 何晓梅.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与财务控制的应对[J].教育财会研究,2008 (2).
[6] 王爱云.浅析中小学财务控制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2).
优秀经济期刊推荐《国际商务研究》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原名为《外贸教学与研究》,1986年更名为《国际商务研究》。该刊物为对外贸易专业刊物。报道 国际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绍国际商务知识。读者对象为对外经贸企事业单位职工、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经济院校师生等。有英文目次。继承 《外贸教学与研究》(1980)。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