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职称论文发表金融稳定性概念及评估研究综述
所属栏目:金融论文
发布时间:2016-04-26 15:01:08 更新时间:2016-05-21 10:08:43
在当前金融危机频发的背景下,金融稳定性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的学者专家也针对金融稳定进行了一些研究和论述,文章是一篇金融职称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金融稳定性概念及评估研究。
【摘要】金融稳定是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危机频发,使得金融稳定性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虽然国内外诸多学者正在对其进行由入深的研究,但对金融稳定性的概念及内涵一直以来都没有取得统一的看法,对金融稳定性也缺少一套公认的体系来评估和测度。作者将对金融稳定性的概念及其评估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对这些研究进行评析和展望。
【关键词】金融稳定性,评估,文献综述
一、金融稳定性概念研究综述
对于“金融稳定”一词的定义,各国学者众说纷纭,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金融稳定进行了概括和描述。
(一)用否定式,从金融不稳定的角度进行描述
由于描述金融稳定较为系统和抽象,而判定金融不稳定却显而易见,学者们更多的是描述“金融不稳定”、“金融脆弱”等金融稳定的反方面,用金融稳定状态下不应具有的特征来间接描述金融稳定的内涵。
这类观点的代表人物有Crockett、Mishkin和Chant等。国际清算银行总裁Crockett(1996)的定义是“金融稳定是指没有不稳定的隐患”,造成金融不稳定的原因是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以及金融机构无法履约。哥伦比亚教授Mishkin(1999)则认为,金融不稳定的原因是一些经济因素干扰了信息的传递,从而使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加拿大银行特别顾问Chant(2003)认为,金融不稳定是指一种状态,它可以损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转,致使它们不能为其他经济实体进行融资,甚至对家庭、公司以及政府部门造成影响。
(二)描述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
这类研究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汇率、资产价格等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入手,对金融稳定具备的特征进行描述。Crockett(1996)认为金融稳定包括关键性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公众对金融机构有充分信心,认为其能够履行合同义务而毋须干预或外部支持,经济主体能以反映市场基本因素的价格进行交易,且价格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幅波动。Michael Foot(2003)认为,金融稳定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货币稳定;二是就业水平接近自然就业率;三是公众对关键的金融机构和市场整体运转存在信心;四是金融资产的相对价格变化,不会影响货币稳定和就业水平。
(三)描述金融体系的功能
这类研究如Crockett(1997)、Wim Durisenberg(2001)、Toramaso Padoa-Schioppa(2003)和Michael Foot(2003)等,他们认为一个稳定的金融系统应该能够同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抵御外部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在2005年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处于能够有效发挥其关键功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宏观经济健康运行,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健有效,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能够发挥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功能,并且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冲击时,金融体系整体上仍然能够平稳运行。”
(四)描述金融风险
这类观点认为维护金融稳定要着力关注系统性风险,避免爆发金融危机。如Schinasi(2004)认为金融稳定是金融风险的定价、配置和管理机制运行良好并改进经济绩效的一种状态。
二、金融稳定性评估研究综述
对金融稳定性进行评估和测度标志着对金融稳定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正如前文所述金融稳定性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理解和概括,直接导致了对金融稳定性的评估和测度亦无明确、规范的标准和尺度。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我们发现IMF编制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影响最为深远,ECB构建的宏观审慎指数涉及指标最为丰富,美国的骆驼评级体系在各国应用最为广泛,而我国学者针对我国金融体系也开展了富有成果的研究。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
200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针对金融稳定性的评估提出了一整套指标体系,称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Financial Soundness Indicators,FSI),并于2003年底初步完成了该体系的编制工作。该体系有核心指标集(core sets)和鼓励指标集(encouraged sets)两个组成部分。核心指标集由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流动性和市场风险敏感度五个方面的14个指标构成。鼓励集指标则由银行部门、证券市场流动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家庭、房地产市场及保险机构(人寿)七个方面的31个指标构成。
(二)欧洲中央银行(ECB)的宏观审慎指数
欧洲中央银行在2006年对IMF金融稳健指标进行了扩充,构建了宏观审慎指数(Macro-prudentialIndicators)来评价其成员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这一指数涉及内在因素、外界因素和关联因素三个方面,分为八个层次,囊括了200多个指标。
(三)美国的骆驼评级体系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由于其多头监管的金融监管制度,有着全球最为复杂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体系。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以及货币监理署等各个监管机构建立了众多的评估体系,其中以“骆驼评级体系”(CAMELS)影响最为深远,其评价内容有六大类指标: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经营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水平(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和市场风险敏感度(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这种方法因其有效性,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四)我国学者对金融稳定的评估与测度
在我国,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金融稳定性的评估和测度的研究也逐渐展开。万晓莉(2008)构建的金融稳定性评估的指标集包括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信贷、存款占货币总量的比例、贷款与存款的比率、对私人部门的真实债权增长率和银行机构真实外债的增长率五个指标,以此来考察我国1987~2006年20年间金融稳定性的时序变化。惠康(2010)参照IMF(2006)和ECB(2006)对金融稳定性的定义,认为金融稳定性包含金融体系基本要素平稳运行和具有抵抗巨大冲击的能力两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含18个指标的金融稳定性指数,并以我国2004~2008年间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当前金融稳定性的状态进行测度。覃筱(2012)基于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理论,在IMF的框架下选取了20项指标,构建中国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2003~2009年的中国金融体系,得到一个综合反映金融体系稳健水平的中国金融稳定性指数。胡忠强(2014)分资本流动性子系统、金融市场运作子系统和宏观经济系统等三个系统构建我国宏观金融稳定性的指标体系,并运用2000到2010年的132个月度数据的作为依据,应用熵权法和多元GARCH模型对各指标体系进行了权重赋值和相关性的实证研究,并且重点阐述了引入动态组合证券理论以进一步研究我国宏观金融稳定性状况,从而构建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金融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
三、文献述评
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金融稳定性定义、内涵和评估的研究进行了整理,为今后学者实证分析金融稳定性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然而如前所述,金融稳定性的内涵十分丰富,对其进行评估需要构建复杂的指标体系,虽然IMF的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和美国的骆驼评价体系能够全面直观地反映一国金融稳定性,且应用较为广泛,但这些指标的应用因不同国家经济、政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还需要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对我国的金融稳定性进行评估还需要我国学者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正辉,曾得利.金融稳定性评估体系的发展与方法论的演进.统计与决策.2009,4
[2]吴竞择.金融稳定性评估理论基础、方法与应用.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7
[3]段小茜.金融稳定界说:定义、内涵及制度演进.财经科学.2007,1
金融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浙江金融》杂志社中国人民银行主管,是浙江省金融界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指导性刊物,是金融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和重要载体。2005年起,杂志全新改版为全彩大16开68页,内容丰富版面精彩,为企业家、银行家、投资人关注,已成为国内金融界的时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