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如何规划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08 16:41:32 更新时间:2016-08-09 08:28:58
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建设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市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由于人本主义观念盛行加剧了环境恶化、工具理性逻辑蔓延加速了资源消耗,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
摘 要:近年来,人本主义观念盛行、工具理性逻辑蔓延严重影响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加强城市建设的第一步,通过树立规划幸福生活的价值理性,加强、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规划政策主体的责任伦理,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规划机制,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从而在决策源头上保证城市规划沿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两型社会;城市规划;伦理
本文基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就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城市规划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伦理建设的角度探讨解决的途径。
一、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规划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原因
(一)人本主义观念盛行加剧了环境恶化
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自然界没有价值;只要对人讲道德,不用对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市规划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而急需发展的现实情况下,人本主义观念的盛行深深影响到城市规划的理念,于是一些只见人不见物的规划接连出台,突出表现在过于重视城市的形象工程,忽视城市生态;过于重视视觉上的城市美化,忽视基础设施建设,这些不合理的规划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只见人不见物的城市规划加剧了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水资源污染问题。由于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不合理规划,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由于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城镇用地空间不断向郊区密布的湖泊群等生态地区蔓延,山边、湖边等生态敏感区不断遭受侵蚀,水质下降。如湘江干支流两岸有大中型工矿企业1600多家,包括“一五”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布点的中央、省属骨干企业,例如株洲冶炼集团(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集团(株洲化工厂)、衡阳水口山集团等,在发展重于环保的年代,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废水恣意排放,使得湘江流域水质急转直下。污染造成一系列的直接后果,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1]。二是噪声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建筑工业、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由于道路与居住区的不合理规划,不分昼夜的建筑施工,已严重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活休息,另外,城市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娱乐场所大大超出规划范围,导致距离居民区太近,噪声影响市民的现象日益突出。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城市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垃圾,但是城市规划和管理跟不上,导致大量固体废弃物垃圾不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影响到了空气质量,给市民生活带来健康隐患。
(二)工具理性逻辑蔓延加速了资源消耗
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理性原则进行了深入剖析,韦伯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只求以何种手段达到效益最大化的计算行为——工具理性,压倒了追求道德、目的、价值等目标的行为——价值理性[2]。20世纪90年代后,关注公平正义、公共利益等价值观的呼声在学术界以及规划实践中日益高涨,但是,发展经济仍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城市规划更多的时候还是服务于狭义的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狂热愿望中,城市很可能被当成可被规划工具处理的对象,城市规划被视为达成发展目标所必需的一种手段,城市规划的工具价值被无限放大,变成了追求经济利益或权利寻租的工具,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资源的消耗,损害了社会的长远利益。
只见经济发展不见社会资源的城市规划加速了资源消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讲究排场,追求高大,大搞形象工程,大造人工景观,盲目占用耕地,任意砍伐树木,随意填埋自然形成的湖泊溪涧,不断浪费城市珍贵的土地、水流、树木等自然资源。二是城市规划短视催生大量“短命”建筑。从“楼脆脆”到“楼歪歪”再到“楼倒到”,不断出现的短命建筑质量问题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物。另外,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建筑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被拆除,而是由于很多地方“一届政府一套城市规划”的不理性导致拆除旧建筑,浪费了大量的钢铁和水泥,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湖南省政府印发了《湖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明确规定要实行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寿命期内建筑原则上不得拆毁。三是房地产开发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打着“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的幌子破坏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遗产破坏,使城市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加强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城市规划伦理建设的路径选择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加强城市建设的第一步,通过加强城市规划伦理的理论研究,树立规划幸福生活的价值理性,有利于加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规划政策主体的责任伦理,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规划机制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从决策源头上保证城市规划沿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方向发展。
(一)树立规划幸福生活的价值理性
在古希腊,公共利益(public interests)被看作是整体的利益或者共同的幸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目标[3]。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解决公共资源、公共利益的分配问题,因此,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维护公共利益不仅是应然要求,也是最基本的价值理性。人类的价值理性和城市规划的自身特点内在地要求城市规划要把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正义,追求幸福生活作为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定位器和导航仪,加强城市建设,首先要重视规划。一是城市总体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城市总体规划要根据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协调好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关系。二是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以生态环境良好为基本要求。城市绿化能够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形成良性的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根据城市发展现状,结合城市现有的景观、绿地,编制城市绿地规划。如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绿心”规划,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绿心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地带,绿心范围涉及暮云镇、昭山乡、九华示范区等在内的16个乡镇、1个示范区和4个街道办,总面积522.87平方公里[4]。生态绿心地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城市功能,日益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型城市建设的示范窗口。三是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要以资源节约为主要原则。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在土地资源稀缺紧张的背景下,要着力开展地下空间专项规划,促进地上、地下土地资源的复合利用。鼓励在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结合抗震、人防等防灾规划要求,综合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如加强地下停车设施、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上述规划措施,才能更好地化解社会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绝大多数市民的公共利益,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
(二)加强规划政策主体的责任伦理
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由政府机构为合理配置和利用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保障和实现公共利益,对城市进行的开发与建设。责任所具有的伦理意义体现于城市规划道德实践精神的内在要求之中,如果城市规划主体责任伦理缺失,城市规划主体会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来对他人与环境进行道德评价,其后果就是不顾社会责任的肆意妄为,把城市建设搞成城市管理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破坏环境,过度开发资源,扰乱市民的生活[6]。如果城市规划主体责任伦理缺失,就会不顾弱势群体利益,滥用行政权力强制拆迁、违法征地,引发激烈的冲突。
首先,坚持公平优先的伦理导向。地方政府往往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注重经济价值的产出,崇拜财富增长,特别在征用土地、变更用地性质、形象工程与民生项目、商业开发与公益项目的选择中,很容易以经济总量目标取代公平价值,忽视所消耗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以局部利益取代共同的普遍利益,以特殊群体利益取代弱势群体利益。因此,建立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是坚持公平优先的伦理导向的关键。长沙市政府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方面提前规划,200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住房保障工作局,逐步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制度建设、房屋改造和环境改善,从开始只有经适房、廉租房保障,逐步发展到公租房、限价房、安置房、棚改房和农村危改房保障,不仅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棚户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夹心层”群体和农村住房困难家庭也同样享受了住房保障政策,2007年到2010四年间,长沙市共完成城镇住房保障17万余户,提供保障性住房20万余套,超过2007年以前住房保障总量的80%,年均保障户数是推进制度改革前的2倍以上,长沙市民的住房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7]。这样有利于促进两型城市建设沿着有利于城市美好和人民幸福的轨道发展。
阅读期刊:《当代建设》
《当代建设》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城乡建设的方针政策、全方位地反映和探讨当代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动态及建设改革趋势为己任,力求以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讴歌现实、针砭时弊,从而成为一份集求实性、学术性、可读性、社会性于一身的综合性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