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戏曲如何创作
所属栏目:表演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5 16:19:15 更新时间:2016-11-16 08:46:45
当今,小剧场戏曲创作在文化发达、演出市场较繁荣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较为盛行。小剧场戏曲的创作队伍基本由中青年艺术家组成,近年来,他们成功创作出一批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新意,深受观众好评的舞台作品。下面小编介绍一篇关于小剧场戏曲的论文。
摘要:小剧场戏曲创作成本低,演出时间短,表现手段灵活,既能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又能丰富戏曲舞台创作的多样性,而且具备艺术探索手段与创新精神,这些都是小剧场戏曲的重要价值,尤为值得当今戏曲舞台创作学习和借鉴。当然,小剧场戏曲创作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有些作品背离或损害了中国戏曲本体,部分作品显得曲高和寡,这些都还需要人们的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小剧场戏曲;戏曲创作;《朱丽小姐》;《还魂三叠》
小剧场戏曲创作不仅丰富了戏曲舞台的演出形式和表现手法,也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传统戏曲舞台的固化观念和欣赏习惯,对当今戏曲艺术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和积极作用。具体来说,小剧场戏曲创作的价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相对大型戏曲舞台创作而言,小剧场戏曲创作所需演员少,成本低,内容精炼,演出时间短,表现手段灵活,易于呈现,这非常符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与当下许多人的观赏习惯,同时也能满足当代艺术家对戏曲舞台进行革新和探索的愿望,因此具有很好的舞台存在价值及剧场效应。对小剧场的定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目前尚无权威定论。但无论怎样,“小”而“精”都是小剧场戏曲最主要和鲜明的特征。场面小,内容精致,演出时间短,是多数小剧场戏曲作品的舞台特点。在内容方面,许多小剧场戏曲作品都是对传统经典剧目及其中人物进行的全新演绎,打上了创作者以时代视野进行革新、实验和艺术探索的深深印记,往往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一些剧目在思想主题上对原作有所挖掘,显得内涵丰富,也值得肯定。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这些小剧场戏曲将中外文学名著、经典戏曲及其艺术形象以新颖且富于舞台冲击力的形式向社会大众进行宣传和推广,并引导观众以不同的欣赏思维和审美角度去感悟并思考,这也是非常有益的。其次,小剧场戏曲促进了城市文化发展,丰富了戏曲舞台创作的多样性。小剧场戏曲的生存土壤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且有艺术市场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人们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而且观念前卫,思想开放,热衷时尚,注重精神追求与艺术修养的提高,因此,小剧场戏曲这种既带有深厚传统文化积淀,又具有强烈现代革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舞台艺术形式就得到了不少观众的青睐。在北京繁星戏剧村、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等小剧场演出戏曲作品,往往座无虚席。分析这部分小剧场观众可以发现,小剧场戏曲的忠实“粉丝”一般由大学生、知识分子精英和戏曲圈内人士三部分组成,且以中青年居多。他们既有文化知识和艺术品味,也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活跃的艺术革新思维以及对新兴艺术的参与意识,同时还有闲空雅兴。近年来,他们逐渐形成了引人注目的艺术创作队伍,包括编剧、导演、演员、作曲、舞美等,其在艺术创作上相互切磋,共同探讨,进而创作出一部部短小精悍、富于新意,且带有时代印记的小剧场戏曲作品。
比如,近年来在舞台上呈现的《马前泼水》《昭王渡》《偶人记》《李渔与三姬》《第一次亲密接触》《伤逝》等作品,就得到了戏曲界人士和新闻媒体的强烈关注,也受到了小剧场戏曲观众的热捧。小剧场戏曲的发展必然对城市文化的建设、艺术市场的繁荣和民众传统观念的突破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对城市文化层次的整体提高都有推动作用。比如,小剧场戏曲佳作越多,舞台创作越活跃,就越能提高剧场上座率和主办方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提升创作者的知名度,加大媒体关注力度与政府重视程度,并逐渐形成城市文化名片和新兴舞台的艺术标志。反过来,城市对待小剧场戏曲的态度,也能反映这个城市的文化开放程度和观众的艺术追求。因为无论是把握政策方向的文化主管部门,还是强调经济效益的艺术市场,乃至追求高水准舞台艺术品质的剧场观众,能够包容并接受这些带有革新和探索性质,尚存诸多不足的小剧场戏曲作品,本身就体现出这个城市的文化包容性与多样性,以及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的追求精神和观众的艺术修养,这也是评判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现代性与创新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最后,小剧场戏曲创作的艺术探索手段与创新精神值得当今戏曲舞台创作学习和借鉴,这也是小剧场戏曲最为人称道之处。任何文化艺术,不管在什么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继承,就无从发展,没有改革和创新,也很难盛兴。因此,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革新,发展传统戏曲舞台艺术,是当今戏曲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小剧场戏曲作品具有强烈的舞台革新风气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手法,这是其难能可贵的地方,值得学习与借鉴。小剧场戏曲艺术的探索、实验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主创人员的创作理念、剧场演出形式、演员舞台表演以及观演关系的改变等方面。比如,王绍军导演的《朱丽小姐》(又名《欲海波澜》)是根据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戏剧作品而改编的小剧场戏曲作品,剧中,导演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与戏曲元素巧妙地运用在带有异域风格的故事中,通过演员的精彩表演,让观众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与全新的文化感悟。剧中的靴子舞和狮子舞尤为出彩,演员表演动作优美,造型漂亮,场上喜庆的锣鼓点音乐与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舞台布景相得益彰,鲜红的一桌二椅摆设和场上人物的穿戴佩饰更是对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充分诠释。观众也对《朱丽小姐》的舞台画面及表演方式普遍感到亲切、愉悦,没有丝毫的距离感与不适感。又如颜全毅创作的《还魂三叠》是一部具有创新及探索精神的小剧场戏曲实验作品。该剧将人们熟知的杜丽娘、李慧娘和阎惜娇三个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及其故事经过精心改编与创造,使其成为一部小型舞台剧,其间故事既相互关联,又独立成章。这部作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令观众耳目一新。剧中,杜丽娘、李慧娘和阎惜娇三人虽然人生境遇不同,但却都是为情所困,因情而亡,最终成为三个心中既有欢悦,又有哀怨和憾恨的美丽女鬼。创作者站在历史高度,将现代人对爱情的思考巧妙融入三部经典传统戏的故事情节中,从而使这部小剧场戏曲作品具有了新的时代特点和思想内涵。尤其是剧中三位美丽女子幽怨而又饱含情感的内心独白,以及若即若离的彼此问答,都非常细腻地揭示出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情感世界,从而让观众对传统戏曲人物有了崭新的认识。颜全毅创作的庭院音乐戏曲作品《圆圆曲》也是一部形式新颖,且带有小剧场戏曲性质的舞台音乐剧。
该剧演出时采用极为简约的艺术手法,通过说书人的吟唱、道白等,将历史背景与故事娓娓道来,并通过虚拟的戏曲写意手法以及声音、光影处理等,把有限的空间变换为不同的情境。作品还运用了古筝、琵琶、笙、箫等古典乐器对音乐进行编配组合,进而以古典乐曲为音乐基调,对整体声腔音乐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此诠释如歌如泣的人物命运与内心情怀,表现深厚的历史意蕴,以求呈现出一种如诗如画、虚实相生的优美意境。这部作品曾在云南昆明的莲花池公园内演出,开满睡莲的池塘、曲径通幽的长廊、绿意满园的美景,再嵌入美轮美奂的古典戏曲舞台,表现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了鲜明古典情境与现代戏剧时空纷繁交错、庭院园林与戏剧演出深度契合的艺术特征。此外,《青春谢幕》《319》《浮生六记》《来自地球的你》《杀子》《琼林宴》《一夜一生》《一旦三梦》《三个人儿两盏灯》等作品也都是创作观念前卫、主题内涵丰富、舞台表现手法独到新颖的小剧场戏曲代表作品。在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占据当今戏曲舞台之际,这些小剧场戏曲作品的出现无疑丰富了观众的艺术视野,拓宽了传统戏曲舞台的创造界限,满足了当今戏曲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求新、求变、求时尚的观剧要求,同时也对戏曲这一传统舞台艺术与现代社会人文科技以及大众审美趋势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索。当然,小剧场戏曲创作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缺憾和不足,这使其遭到了一些戏曲观众特别是年长观众的怀疑和反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小剧场戏曲的长期发展。最为突出的观点是,小剧场戏曲的艺术创造不能背离或损害中国戏曲本体。那么,中国戏曲本体或者说戏曲舞台创造的本色是什么?笔者认为,其应该是空灵简约、诗化写意、突出表演、凸显传统文化蕴藉的舞台创造本色。
这些本色在传统戏曲舞台上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从某个角度来看,传统折子戏与当今小剧场戏曲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如篇幅短、演员少等。但在今后更长的时间里,社会大众对许多经典传统折子戏仍然记忆犹新并深深喜爱,而最近十年上演的许多小剧场戏曲作品,恐怕未必能让人记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戏曲舞台所具有的空灵写意、虚实相间和以表演为中心的创作准则,以及质朴自然、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精神的故事教化,在当今一些小剧场戏曲作品中很少出现。部分小剧场戏曲作品的舞台创造过于突出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灯光等创作者个人的艺术主张,过多采用不太成熟的艺术手段,还有部分小剧场戏曲作品的舞台艺术玩得太多,一些生活实物如车辆、动物、生活实景等随意放在舞台上……这些共同造成了小剧场戏曲舞台出现过度时尚化、西方化、高科技化的特点,甚至是无底线搞笑、卖弄、瞎先锋、乱荒诞的现象。因此,在这些小剧场戏曲作品中,观众比较容易看到创作者的影子,而非戏曲艺术美学或让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损伤与破坏,长期下去,小剧场戏曲必将失去多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部分观众认为,对艺术的革新与探索是好事,但同时也要保护和保持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及美学特征,不能过于迎合时代的浮躁风气,过度嵌入创作者的自我艺术主张,否则,艺术就会成为被创作者随意摆弄的实验品,这样革新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昙花一现,艺术生命力不可能长久,最终落得消亡的命运。另一方面,小剧场戏曲创作显得有些曲高和寡,其创作队伍较少与戏曲界进行紧密合作,以此共同推动小剧场戏曲的繁荣和发展。前文提到,目前小剧场戏曲的创作者主要由戏曲院校师生、少数职业表导演、音乐作曲者及其他艺术种类的人员构成。
下面小编简单介绍一篇戏曲期刊《当代戏剧》
《当代戏剧》(原《陕西戏剧》)创刊于1958年10月,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西北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戏剧·电视双月刊,迄今已 40多年年历史。杂志汇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熔研究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