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建设有何现状
所属栏目:电子商务论文
发布时间:2017-01-20 15:12:32 更新时间:2017-01-20 15:57:27
新农村建设一直是我国政策的主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的新农村经济建设论文。
摘要介绍了陇川县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陇川县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现状;问题;对策;云南陇川
1陇川县新农村建设现状
截至2014年年底,陇川县共有9个乡镇(4个镇、5个乡),68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706个自然村,763个村民小组,乡村户数38562户,纯农户36473户,乡村人口160404人,农业人口152471人。劳动力数101832人,从事家庭经营的92722人(第一产业82446人,第二产业3760人,第三产业6516人),外出务工劳动力9110人。陇川县实有耕地面积31380.67hm2,其中水田面积16280.93hm2,旱地15099.73,林地98042.13。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23379万元,农民所得总额97612万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402元。2007年5月开始,陇川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正式启动,经过逾8年的努力,陇川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果。
1.1采取多种运作模式
陇川县根据“政府主导、部门跟进、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选择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潜力大、农民积极性高、领导班子强的村寨作为试点,坚持与库区移民搬迁、扶贫整村推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兴边富民工程、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六个结合”,采取组织农民自建、农民与施工队共建、施工队独建“三种模式”。
1.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陇川县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试点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明确了责任和帮扶计划。建设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制度、支持保障体系和直接补贴政策、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民主议事制度等基本建立。
1.3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道路硬化、砌挡墙、清土方、村内排水沟、支砌石方、晒场、文化活动室、人畜饮水管道、沼气池等项目建设按计划推进,试点村人居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1.4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民增收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陇川县重点引导和扶持农民种植甘蔗、麻竹、红土晒烟、冬季马铃薯、姬松茸、澳洲坚果、枇杷、茶叶、核桃等作物,同时开展科技培训,推广科技种植大棚蔬菜、养猪养牛、制作工艺品等,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2存在的问题
2.1资金筹集困难,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农业产品周期较长,再加上投资者对风险和回报的顾虑,使得农业发展筹集资金比较困难。从县财政来看,陇川县的财政收入本来就不宽裕,尽管开展了新农村试点建设,但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毕竟有限,有时甚至会占用其他项目的资金。从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来看,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国家粮食体制的改革,使得农发行支农的力度被弱化,政策性粮棉油收购等流通领域贷款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支农;农信社历史包袱沉重、不良贷款比率较高,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力不从心;商业性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直接面向农业、农村贷款的金融机构逐渐减少,金融资金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从村级投入来看,由于几乎没有村办企业,因而村组的正常运转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加之许多村组负债较多,村组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同样无能为力。
2.2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力不足
一是从陇川县农民的收入结构看,陇川县农民工资性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0%,而经营性收入占比达50%以上,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比过高(70%以上依靠农业),但由于陇川县农业生产机制落后,农民通过农业生产很难实现收入的大幅增长。同时,农村二、三产业增收带动效应有限,导致农民增收后劲严重不足。二是从陇川县农民的综合素质看,作为典型的边疆多民族农业县,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低,长期封闭在较小的环境中,思想保守,对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这些因素制约了陇川县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偏低,是导致增收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从农民工的收入看,由于缺乏职业技能,文化水平不高,因而外出务工的农民不能满足日益专业化、技术化的市场需要。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少、就业面狭窄,这也导致了农民工的收入不高。
2.3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充分,农产品品牌不响
近几年来,陇川县的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小农经济状态有所改变,农业产业化也迈出了新的步伐,然而并没有完全改变陇川县农业经济整体落后的状况,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够充分,大型农业骨干龙头企业少,仅有1家省级龙头农业企业(云南省和泰绿源农业科技公司),创新和辐射带动农户能力弱。陇川县农业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较少,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因而产业链难以延伸。此外,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小农模式,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农业的发展进程受到限制。陇川县农产品品牌数量少,种类也仅限于枇杷、麻竹、猕猴桃等几种,产品项目松散,产品知名度不高。同时,农民的品牌意识薄弱,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充分,农产品种植后往往面临找不到销售市场的问题,滞销的农产品储存后导致农民资金不能及时回笼,而且增加了管理成本。
3对策
3.1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发挥财政支撑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筹集投劳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筹资体系。
3.1.1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陇川县要加大对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坚持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高于上年的原则,切实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性、公益性和服务性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3.1.2运用财政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本支持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融资平台,强化与各金融机构的合作,陇川县可以逐步尝试建立有关农业和农村的中小企业资金担保公司,建立农村合作银行,试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村融资搭建平台,促使支农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增强。
3.1.3创新机制,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通过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款、捐物,支持新农村建设。继续实行新农村建设资金奖励补助,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农民投资投劳。
3.2多措并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3.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陇川县应结合市场需求,立足陇川县的特色,推进健康种养、生态种养,发展精品果、特色菜、名优茶、绿色畜禽产品,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扶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农业获得更大的回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1-4]。
3.2.2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一方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支持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另一方面,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的财政投入,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的经费问题;建设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和传播基地,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3.2.3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以庄园经济、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种方式为载体,实现工业、农业的联动发展,发挥大棚蔬菜、脱水蔬菜、猕猴桃种植等示范效应,引进、培育和发展粮食、蔬菜、食品、畜牧、纺织、民族医药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工促农,用第二产业促进和提升第一产业,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双赢”产业格局。
3.2.4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充分促进农民就业。陇川县各级政府和劳动培训机构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陇川县要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村级集体企业,并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远程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形式,提高农民非农产业职业技能,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5-7]。
3.3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打造农产品品牌
陇川县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占国内外大市场,坚持并做大“万元田”工程(“烟叶—水稻+鱼”“烟叶—鲜食玉米+蔬菜”“冬马铃薯—水稻+鱼”、常年设施蔬菜核心区)、甘蔗提质增效工程、林竹产业开发工程、优质稻米生产工程、茶叶产业开发工程、水牛产业化开发工程、冬季农业开发工程、万亩枇杷基地建设工程、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和品牌创建工程等主导产业,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重视产业基地建设,以点带面、由小到大,最终形成规模产业。陇川县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还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努力推进“一村一品”,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促进入市农产品生产园区标准化、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商标注册,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开拓农产品市场,提升陇川县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4参考文献
[1]陈虹均.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178.
[2]张玉荣.论农村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品牌:下半月,2015(2):20.
[3]杨丽彦.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农业,2013(1):65-66.
阅读期刊:《中国农村经济》
《中国农村经济》(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中央级农村经济权威性学术刊物。突出指导性、理论性、政策性、超前性,转载率一直遥居同类刊物之首,具有广泛的影响。本刊是了解农村的窗口,探讨农村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