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
所属栏目:通信论文
发布时间:2017-02-22 16:57:13 更新时间:2017-02-22 16:13:05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逐步深化与升级,很多地方高校趋向于同质化发展,不利于办出各自的特色和提高人才质量,因此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呈现多样化。国内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教育方向在何方?
摘要:该文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要求出发,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分析了通信工程专业在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如何发展,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通信工程专业发展理念、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及校企政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性本科院校数量众多,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行业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业务骨干和基层工作者,在地方经济现代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类地方性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好坏,关系到城市、省甚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都非常重要。
安徽三联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致力发展以产、学、研于一体的应用型高等院校。学院的办学定位主要是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为我省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努力将学院建成国内外有影响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2]。当今信息产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而通信技术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其发展需要大批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开设较晚,经验稍显不足,通过对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内涵进行探讨,努力准确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中如何得到充分发展,以更好地培养服务地方和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指导作用,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1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
近年来,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数量增多,地方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困难重重,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由于高等教育的分类不明确,理论研究比现实需要落后,政府的分类指导不够细致,导致很多地方高校找不准自己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位置。
同时,由于社会大众的心理影响,总认为职业教育与研究型或学术型高校相比,显得水平较低,总是觉得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束缚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很多高校一般更倾向于建设研究型或学术型教育,而轻视应用型教育,一心以“综合性、研究型”为目标,以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龙头,导致各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单一,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僵化,不能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在专业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着盲目攀高的现象,使得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3]。由于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与市场的脱节以及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显得比较突出,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每年又有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对各行各业不同人才的需求相差甚远,可能某类人才数量众多,供大于求,而另一类人才又非常缺乏,求大于供。这种情况使得教育偏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无疑对社会、对高校、对个人均产生不利影响,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产生阻碍。
因此,地方性高校该如何发展,怎样准确定位办学,如何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为社会培养能够适应企业需要,并且就业前景良好又拥有较强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国家教育部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如今已明确改革方向,将国家1200多所高等院校中的一批地方高校实施转型,转型比例达到了50%,主要是将1999年以来由高职专科院校升为本科的600多所院校,重新转向职业教育,但不同于之前的高职专科教育,而成为高级别的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运而生,因此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为地方各行业经济发展服务,并主要侧重于科技方面的知识、技术和素质教育,不能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混淆,而要明确它融合了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从本质上看,其定位在服务地方实际需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更全面的社会需求,要求从实际生活出发,充分明确社会需要的人才,然后按照新的教学模式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目标有动力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技能型人才[4]。
针对这种形势,社会对地方本科院校也提出了更实际的新要求。近年来,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开始根据应用本科教育的发展要求,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出发,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现阶段转型的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时刻谨记,转型并不能只是简单的概念转换,而应该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全面转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这就需要在重新定位的过程中树立创新性的办学理念,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模式,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在保持原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2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很多高校都在努力朝向综合性院校迈进,全国很多院校都会开设通信工程这类工程性强且与现实生活关系重大的专业,但全国真正将通信工程专业发展较好的高校并不多,其中地方高校与公办院校相比,办学中更是困难重重,存在着办学经费紧张、实验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结合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实际,从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现状出发,分析有利于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应用型高校发展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2.1适应地方经济需要的专业发展理念
通信无所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信息和电子通信的地方,就有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通信在现实社会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如今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不管是手机的更新换代、互联网的性能提升这样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还是通信设备或通信产品销售这样低技术含量的工作,都急需通信工程专业人才。我校通信工程专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无已就业的毕业生,但根据我校近几年的招生及学生就业结果显示,加上家长也更倾向于孩子就业于离他们不太遥远的城市,我校所招学生大多数来自于安徽省及周边省市,毕业生也主要集中在本省及学校所在的区域就业,而本省及周边各地产业多样化,如今对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度也在不断提高。
作为省会的一所地方三本高校,考虑到毕业之后继续深造做科研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少,我们应该在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与地方企业和政府合作,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合理的发展定位,并长远考虑学生四年之后的就业问题。同时当今企业在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也越来越多地看重学生的从业素质,应用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就其基本素质而言,已不仅仅是传统概念下的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而是知识、技能、素质三者并重,从而实现知识、技术与工作岗位的良性发展,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也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培养学生会做人。因此,对于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我们可以确立“与地方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做人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发展理念,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2适应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设置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能沿袭传统的基础学科的课程体系,而必须以现代应用型教学思想为指导,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在课程开设之前要充分考虑到社会需求及人才发展,以更合理地构建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应用学科课程体系。对于我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针对学期的不同阶段,可循序渐进地开展通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
阅读期刊:通信管理与技术
《通信管理与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黑龙江省通信学会主办的刊物。本刊以“宣传通信政策法规,关注通信发展趋势,传播通信管理理念,跟踪通信前沿技术,搭建业界交流平台,普及现代通信知识”为宗旨,努力成为政府与企业、企定与企业相互沟通与合作的纽带,成为交流通信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和通信技术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