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教育衔接有何对策
所属栏目:教育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7-11-06 15:43:18 更新时间:2019-06-12 16:32:00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衔接的前提,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了对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定位,以及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中职教育论文。
摘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文章根据当前中高职教育的基本模式,分析了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导致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体系;分层递进;技能型
引言
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而如何进行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也成为各校和社会研究的主要问题。
1当前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模式
当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主要有一贯制和对口单招模式,前者主要有“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采用这种模式的学校实施三、二分段形式组织教学。第一阶段是前三年,即一般能力培养阶段,以公共课为主,主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进行一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后两年,即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以专业课为主,学习专技术理论和培养职业能力。对口单招,又称对口高考,对口升学,是相对于普通高中生参加的普通高考的另一概念,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一种招生形式。对口单招探索了一种新型的中、高职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也有力地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1-2]。
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中高职衔接课程重复率高
中职和高职在课程的衔接上缺乏统一的标准,中高职在制定各自课程体系的时候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因此中职的课程体系中有相当部分的课程会在学生进入到高职学习后重复出现。以公共课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学习过计算机基础并取得了计算机一级的等级证书,但是进入高职学校后,第一学期作为公共课仍然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按照考级的要求和标准教学并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这就造成了课程的重复教学。再如计算机专业课中的网页设计与制作、PS等课程,学生在中职阶段都已开设并学习过,但是到了高职阶段仍然会重复学习,这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公共基础课程衔接薄弱
中职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普通高中的课程学习,在文化基础课程方面相比较于高中生要薄弱一些,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的时候,仍然会以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和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尤其是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学起来会感觉吃力,再加上有诸如英语等级考试之类的要求和限制,必然分散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精力和注意力。
2.3专业技能操作重复
中职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模式,而高职是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模式,所以,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接受过多项的专业技能训练,动手能力是比较强的,甚至有些学生在中职阶段还获得过各种技能大赛的奖项,升入高职以后,如果在实验实训课程中重复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操作而没有新内容的突破,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失去提升和拓展的机会,已有的专业技能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下问题存在的原因
3.1中职和高职缺乏沟通
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是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的起点不同,培养学生的标准和模式也不一样,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中高职院校在各自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时候缺乏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对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标准、达到的要求等方面不甚了解,这就必然导致课程重复率高、公共基础课程衔接薄弱、专业技能操作重复等问题的出现[3]。
3.2生源差异性的忽视
中职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普通高中文化课程的系统学习,和高职学生相比,文化素质要薄弱一些,这也导致部分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要薄弱一些,加上中职阶段比较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训练,这就导致进入高职以后,部分学生很难跟上较高层次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往往忽略了生源文化素质不同,以高职学生的要求和标准来衡量中职的学生,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常常抱怨学生质量差,对于学生来讲也难以跟上老师的步伐。
4解决中高职衔接问题的对策
4.1加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由于生源的差异性,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也不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把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践,能够解决实践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清晰准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正确理解中高职不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才能加强沟通,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4]。
4.2制定分层递进的中高职课程标准
高职课程是中职课程的进一步提升和拓展,因此高职的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在中职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深入,既要强化基础理论的学习,又要继续提升专业技能的训练,对中职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这就要求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高职学校要以中职学校的课程标准作为制定的参考依据,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中职阶段已学的课程内容和难易程度,已经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证书等相关因素,从而制定出能够体现从中职课程到高职课程分层递进的课程标准[5]。例如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学生在中职阶段主要是以Dreamweaver等相关软件进行简单地应用,以菜单的学习为主,学习内容简单也不够具体深入,所以学生仅凭借这些简单的应用是不够的,所以到了高职学校之后还需要继续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但是又不能对中职内容简单地重复,所以可以让学生在对Dreamweaver有了一定学习和认识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通过HTML编写网页的技巧,学习HTML仍以Dreamweaver为制作平台,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知识保障,但是又对前期所学进行了延伸,保证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也体现了分层递进的教学理念。
5结语
中高职衔接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对于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工作,解决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是关键,如何使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更好地进行衔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阅读期刊: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文章TAG标签:高职教育论文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