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如何利用
所属栏目: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8-01-06 10:11:40 更新时间:2018-01-06 10:40:37
“山地”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地貌学的范畴中主要是指在陆地的地表之上有突出的地貌构成和地理方面的因素。对于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来讲,林业的发展是非常基础的要求,同时,林业又具有生态属性、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三个重要属性,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林业经济论文。
摘要:山地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地理地貌,在具有山地特征的地区中,生态脆弱、经济落后、居民生活较为不便都是山地中的负面特点,同时,山地又是我国资源富集的地区。研究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的方式,探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山地林业资源应用模式,不仅有助于对山地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因此,文章对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作出分析,应用建立模型的方式研究出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的合理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山地林业资源;建立模型;综合效益
不同的学科中所展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生态学所展示的内容中,重点是对山地自然生态条件的多样性以及其中生存的生物多样性的介绍;而在经济学所展示的内容中,山地的经济较为落后,同时又具有非常大的开发空间;而在社会学的展示内容中,山地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最佳场所,但目前生态环境却不容乐观;在旅游行业的展示中,山地又是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结合体,是有着较好旅游经济开发的地区;在公共管理的内容中,山地除了上述的资源外,还是具备很多更加复杂问题的“偏远山区”。因此在国家发展的战略眼光中,山地不仅有着丰富的资源,同时又具备着山区、水源涵养地区、生物多样性区域、民族结构复杂、经济发展困难、自然环境脆弱等多种特点的结合体。
1我国山区林业资源的有关概述
多山是我国地理地貌的一个重要特点,山区面积占了我国国土陆地面积的近七成,而山区中人口占国家人口面积的三成,其中又有将近70%的人口要依赖于山区资源进行生存活动。因此对于山地中的开发山区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继续解决的难题。而我国在中南、华南、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山地区域,这些地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因此山地林业资源的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也是下一步对林业资源优化利用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对我国林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有利于改善山地林业区域中农民的经济问题。
2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的重要性
不仅能够为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所需的林业木材等林业的相关产品,在生态中也起到了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目前进行林业生产的工作主要还是依靠手工和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所以也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工作岗位,促进了当地人工生产力的投入。另外,由于林业资源的利用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生产体系,在一二三类产业中均有涉及,因此对于山地林业资源的利用过程,实际上是在应用山地林业资源的优化利用来完成生产活动对于此类资源的需求,达到对山地林业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而其中的优化工作,是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山地林业资源应用,加强山地林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3利用模型构建进行山地资源优化的工作
多目标线性规划时进行山地经济资源研究中发现的最为适宜的规划管理方式,在进行此方式的探讨中,重点是对于有限资源在生产生活之间的最优分配,而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方式明显较一般的分配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实现这些优先的资源在多个目标之间实现合理化的分配,方便相关部门进行规划,使资源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我们可以尝试着构建一个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的专有模型,根据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重点如下:关于模型目标方面的选择:在进行山地林业资源优化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其目标是将此时间中空间内的现有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分配,保证在生产的过程中不同阶段都能够得到满足,保证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争取利用少部分资源来完成更多的产品生产和经济创造。此外,把握一个地区林业资源中存在的特点,将优势发挥到最大,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林业资源优化中模型目标的选取以及效益追求应该以下述目标作为原则:
3.1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
经济效益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所能创造的效益,也就是说利用有限的资源投入,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产品与相应服务。在林业资源的利用中,可以明显看出山地林业资源效益的运作模式下,生产生活的不同模式也就能够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由不同的过程引起成果的不同变化。在森林为主导,木材产业为核心的山地林业资源中,对材木的使用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主体,副产品中还有枝叶、根系、果实等其他方面的产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模型建立的数据收集时也需要将这些内容作为模型数据的依据。
3.2社会中创造的效益为目标
以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为例,由于民族文化丰富,在山地林业资源的优化利用中,就不能不考虑少数民族对于相关工作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要合理协调少数民族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更要利用资源优化利用开发的优势带动少数民族进行共同的经济利益创造。除此之外,在社会的效益创造中,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就业、劳动保障、相关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进行山地林业资源合理优化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以及社会效益的不断创造,在优化资源利用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其他层面的考虑。
3.3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
由于山地众多,而且山地多是与森林地带相结合,大面积的森林地带是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山地林业资源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就格外重要。保持一个山地林业的原有状态能够有效的减少人为开发对于山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在山区本身就较为脆弱的生态体系中,强调出人为的干扰并不都是起到负面作用的,也有维护和巩固的作用,加大山区中林业对于整个生态系统屏障功能的发挥,将人工干预的影响降至最低,此外,通过一系列维护手段,在进行山地林业资源的开发和优化的过程中,加强原有林业资源的状态,对本身较为脆弱的山地森林生态环境进行强化,在生态方面创造出更多的效益也是对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的主要目标之一。
4山地林业资源优化机制的探究
林业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力可细化为内生动力、外生动力和辅助动力三个方面。内生动力主要指人们发展观的变化和对林业产品消费观的变化;外生动力主要包括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辅助动力主要指人口增长率的减缓。驱动力是一种推动着工农业生产、旅游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动力,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有利的驱动力称为正向驱动力,反之为负向驱动力,两者之间的博弈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林业资源压力的增减,从而影响林业资源的质量。林业资源利用质量的高低则可用山地林业资源优化利用模型中综合效益的大小来评价。如果林业资源的质量恶化,人类的生产环境受到影响,会迫使社会对上述因素的变化做出判断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手段。但我们不能在受到负面影响时才做出反应,而是对影响驱动力的各个因素及时做出判断和响应,通过调整发展观念和消费观念、发明新技术、寻找替代资源、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减轻林业资源压力。
参考文献
[1]韩会庆,罗绪强,蔡广鹏.山地城市园地时空变化及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2]孟翠英.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0).
阅读期刊:《林业科技通讯》
《林业科技通讯》(原名:林业实用技术;林业技术通讯;林业快报)创刊于1958年,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收录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