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时代新闻报道模式的转变
所属栏目:新闻论文
发布时间:2018-09-12 11:44:15 更新时间:2019-06-12 15:31:42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使得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微传播成为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格局的变化对新闻业的影响日渐深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演进改变了新闻生产、传播流程,改变了新闻的语言、叙事和理念,也改变着用户的新闻消费习惯和方式。在新闻移动化、社交化和可视化的微传播语境下,新闻生产方式、新闻表达方式和新闻消费方式的创新探索成为基于移动新媒体平台新闻传播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微传播;移动化;报道模式
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了PC,此后移动网民数量持续增长,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5.1%,移动化发展热潮不减。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门户的覆盖人群总体呈下降趋势,“两微一端”的引领地位进一步加强。“两微一端”不仅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也是传统媒体和PC互联网企业抢占流量入口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技术迭代频繁,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H5等新技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渗透,深刻的影响着新闻报道方式。
一、微传播:移动化新闻传播新范式
微传播,即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传播以“两微一端”为主平台,也包括近两年发展火爆的微视频、微直播。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底视察解放军报时强调,要“增强阵地意识”,人在网上,阵地就应该拓展到网上。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两微一端”作为信息接触的主要阵地时,微传播也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的主流传播范式。在微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更加碎片化,内容生产更加短小精悍,用户定位更加精准,信息推送更加智能。总之,新闻报道更强调细微化。各种微内容通过鲜活贴近、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实现跨平台的快速流动。
今天,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PC端向移动端的转移,作为内容生产者的媒体也已经为这样一种转移做好了准备,有些媒体甚至已经将全部业务迁移到了移动终端。2017年1月1日起,《京华时报》正式告别纸质版,全面转型发展新媒体业务,《东方早报》也全员转入澎湃新闻。新闻业务生产开始了更全面的适应移动之路的发展探索。
二、微传播时代新闻报道模式的新转变
(一)“新闻+机器”创新新闻生产方式
大众传播兴起后,传媒业即成为从事公共信息生产的专业机构,任何外来力量都很难进入到这个专业生产领地内。但是今天,传统媒体新闻生产的垄断地位被打破,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算法的流行使机器开始全面介入新闻生产系统。
1.机器人写作新闻扩张生产主体。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普及为个人和组织建立“自媒体”提供了阵地,使得新闻生产主体从专业向非专业扩张,这是新媒体从Web1.0向Web2.0迈进的重要转变。目前,Web3.0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种扩张,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信息采集、加工、传输都可以脱离“人”这个主体,新闻生产开始从“人”扩张到“机器”。2015年腾讯财经和新华社先后推出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和“快笔小新”,成为国内机器人写稿的先例。时至今日,机器人参与新闻生产已经不是新闻了,人民日报也于今年年初推出了机器人“小融”。
机器人新闻以算法和专业数据库为支撑,通过自动抓取相关数据生成新闻报道,目前局限于时讯类报道,在调查性报道和深度报道方面尚无用武之地。未来,人机互补、人机互助、人机互动新闻应成为趋势。
2.无人机采集新闻丰富呈现视角。无人机被称为“空中机器人”,是目前新闻机构最先进的报道方式之一,带领新闻采集进入“飞行模式”。2015年6月,新华网在全国率先成立新闻无人机编队,试水“无人机+新闻”,实现“全天候、多地形、全媒体的新闻航拍”。此后,央视新闻频道、人民网、澎湃新闻等纷纷启动无人机报道战略,在各类报道中大显身手。
无人机航拍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多角度地展示事件现场,充分满足受众对新闻场景真实性、直观性的需求。在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的报道中,新京报记者陈杰凭借爆炸现场航拍作品《天津爆炸》在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上获奖。无人机“天眼看世界”的视觉,打开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新窗口,也提升了记者讲故事的能力。
(二)“新闻+可视化”创新新闻表达方式
“可视化”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一个技术问题,它指的是对于新闻传播的内容,从视觉上可观看、可再现、可复制的过程。[2]在信息呈现方式上,虚拟现实技术、场景与数据元素加入到微传播中,可视化新闻成为媒体新宠。图表、3D新闻、动新闻、VR新闻、H5页面等可视化手段使新闻表达从繁杂走向简单、枯燥走向生动,符合移动微传播规律,适应用户需求。
1.数据新闻:建立新闻叙事新模式。数据新闻以数据为驱动力,通过图表、图像和任何其他形式的视觉方式呈现数据,核心是把数据放入一定的情景中进行展示。其目的是针对那些跟今天社会运行有关的复杂问题给出社会大众易于吸收的分析结果。[2]搜狐的“数字之道”、网易的“数读”、新浪的“图解”等都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新闻栏目。从表达形式看,数据新闻的叙事方式以图形和数据为主要符号,数据可视化是数据叙事的核心优势所在。它使得以往的新闻叙事模式发生了两个转向:
一是从“微观叙事”转向“宏观叙事”。“总体样本”取代“抽样样本”是大数据颠覆以往的重要特征之一,数据新闻通过对总体样本的把握,实现的是对事物和现象的宏观报道,与传统新闻报道关注具体事件与新闻细节的“微观叙事”形成互补。
二是从“文字叙事”转向“数据叙事”。传统新闻报道以文字为中心和主体,图片大都作为新闻的辅助材料存在。而数据新闻是看图说话的叙事方式,数据是新闻的主体,数据可视化是叙事的核心,即使是以图文为主要形式的数据新闻,也是图片、数据为中心,文字为辅助。
2.动新闻:还原淹没新闻现场。“动新闻”是在3D虚拟技术驱动下,以三维图片、动画等方式呈现新闻的全新操作理念和信息产品。[3]动新闻作为融合报道的一种形式,增加了新闻报道的趣味性、服务性和可视性。2016年2月新华社发布的说唱动漫MV《四个全面》,2017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的Rap动漫《word两会我做主》都是典型的动新闻产品,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表达严肃的政治话题,突破了政治传播的常规方式,拉近了与网民的距离,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报道的新尝试。动新闻的可视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3D技术模拟新闻发生场景,可以对淹没新闻进行再现和还原。2015年6月1日,一艘从南京驶往重庆的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新华社制作3D动新闻《为你还原长江客轮倾覆瞬间》,还原了事故发生现场,让人们看到了原本已经消失的新闻瞬间。
3.VR新闻:360度全景呈现新闻现场。VR新闻开辟了新闻报道的新手段,2013年美国甘内特集团推出的解释性新闻《丰收的变化》开启了新闻界对虚拟现实的新尝试,国内的VR新闻则起始于2015年人民日报制作的“9·3”阅兵VR全景视频,此后VR新闻迅速扩散,201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VR新闻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和价值的报道方式。
从报道视角看,VR新闻是对新闻现场的360度全景呈现,它打破了以往镜头景别框架和图像视觉的局限性,VR新闻的沉浸式体验需要观看者带有特定的设备,但是如果不带设备,用户也可以通过滑动鼠标或者转动手机实现360度的观看视觉选择。如2016年两会新浪新闻推出的VR全景式报道《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网友可以通过“总理,省长,群众,记者,外宾,黑衣人”六种人物身份的换位,360度全景体验不同角色、不同位置上对于会场内部的视角感受。网友可以通过不同身份的视角,观看人民大会堂内外的建筑结构和每个会场,甚至是楼梯、走道和任何一个的角落。4.H5新闻和微视频:打造新闻微场景。H5即Html5,它是随着移动端社交媒体的普及而迅速流行起来的新闻表达方式,它通常以场景模拟的形式出现,增强了用户的角色代入感。如人民网中央厨房2017年两会期间推出的H5新闻《两会喊你加入群聊》,就是将新闻话题融入了网友日常熟悉的“微信群聊”“朋友圈”和“发红包”的生活场景,群成员是中央各部长和局长,他们分别提出了不同方面的社会问题,随后李克强总理给用户发红包,点击红包后进入朋友圈,其中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些社会时事,最后可以点击拉朋友一起群聊。该产品完全还原了微信群聊的界面,用户的交互方式就是微信操作方式,代入感非常强。另一个更为新颖的微传播新表达形式就是微视频。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从网络视频用户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看,94.9%的用户选择使用手机收看视频节目,比去年增加了18.2个百分点,[4]可见,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微视频快速发展成为趋势。此外,微直播也是近年来一个新的发展热点,2016年以来,手机成为突发性事件当中直播报道最有利的工具。
(三)“新闻+互动”创新新闻消费方式
新媒体的“新”不只是其“数字化”的媒介形式,更在于它的互动形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与消费民主。互动是新媒体受众和新媒体接触的主要方式,也是目前新闻生产和新闻消费的主要趋势。
1.交互式。可视化新闻大都突出应用的互动性,不少可视化报道都处理成可以直接吸引用户参与的互动模式。如新闻网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制作的《一个家庭的65年变迁》,以时间轴和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通过音频、文字、数据图表等手段,将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国家统计局有关中国经济、人口、家庭变化的权威数据进行年代梳理,以家庭生活的变化反映国家的成长和变迁,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滑动实现时间交互,实现动态可视化体验。
除了参与式的交互外,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与机器人聊新闻”式的人机对话成为新的趋势。2016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客户端联合百度智能机器人“度秘”共同推出“度秘带你看两会”特别报道,通过人机对话,传递两会的权威新鲜解读。年末,百度新闻上线基于人工智能的“聊”新闻功能,用户点击进入交互界面,就能向机器直接提问,获得需要的和感兴趣的新闻。2017年年初,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上线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融,在两会期间担当报道小助手,直接与用户“对话”。
2.沉浸式。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时效性不断被刷新,从陆定一的“新近发生”到范长江的“最新发生”到今天的网络直播、移动直播,我们已经可以做到接收新闻同步于事件发生。只是在新闻体验方面,媒介的居间性使得受众的身临其境始终是个难题。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让沉浸式新闻体验成为现实。虚拟世界本身就是新媒体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走进新闻现场”是虚拟现实技术带给新闻消费方式最大的变革,它使得新闻消费者再也不是事件的旁观者,而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成为事件现场的参与者,新闻的所有细节都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的体验去认识和评价新闻事件。这种“在场感”和“沉浸感”是以往任何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都无法提供的。
3.游戏式。新闻+游戏成为一种新的尝试。电子游戏的本质特征是人机互动,所以通过游戏化的叙事方式来呈现新闻事件的手法就其本质是互动性新闻新的表达形式。2015年英国BBC推出新闻游戏《叙利亚之旅:选择你自己的流亡路线》,在报道中,读者必须一次次进行艰难的选择,在每次选择的过程中,报道同时配以图片说明,以及新闻当事人的视频采访和动画制作,如幸存者随身所携带的物品等。[5]在这个新闻作品中,用户实际上扮演的是游戏玩家的角色,一次次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游戏过程当中的人机互动,通过这种任务完成模式让人们参与到新闻中,体验一种情感传播。
三、对新闻微传播的反思
一方面,微内容易导致深度阅读的缺失。微传播的出现实际上是对移动互联网碎片化时间和场景适应的结果。微内容本身是碎片化的,由此导致了信息浅阅读和大众化视角的割裂,如何弥补微传播带来的深度阅读的缺失,如何破信息茧房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另一方面,微产品的仪式表达意义弱化了信息功能。从可视化新闻的各种表达方式来看,大都不同程度存在题材较单一、时效性因制作周期难以满足、制作成本较高、新闻变现能力较差、新闻消费附加成本较高、虚拟现实当中的新闻伦理等问题,使得VR新闻等报道方式更像是新闻竞争中媒体进行新闻创新的仪式化表达,新闻的信息传播功能被弱化。
未来,新传播技术还将不断涌现,也将继续深刻影响新闻信息产品的生产与呈现,进而影响整个媒体生态。但是,这些新闻的创新表达方式从概念走向初探,最终成为主流,仍面临着不可忽视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周庆安,韩洁.新闻发布的“可视化”路径如何建立[J].新闻与写作,2015(10):48-50.
[2]王斌.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J].编辑之友,2013(6):16-19.
[3]李彪.融媒时代“动新闻”的三种模式[J].新闻记者,2016(1):62-67.
[4]《2016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EB/OL].[2017-12-01].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4846.htm.
[5]潘亚楠.新闻游戏:概念、动因与特征[J].新闻记者,2016(9):22-28.
文章TAG标签: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