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思考-论文网
所属栏目:经济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09 09:14:25 更新时间:2011-03-09 09:41:24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思考
王丽
西山煤电杜儿坪矿供应科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及2006年2月《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已发生背离,如果会计还固守历史成本,其提供的信息将对社会没有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因其能够使会计记录登记的信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可及时、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提高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作出正确的评价与判断。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比较分析,指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势及其运用带给企业的积极影响,并针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运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企业会计准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企业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以及2006年2月《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一些资产或负债项目虽然尚未交易或使用,但其市场价格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发生背离,如果会计还固守历史成本,不适当地予以表内确认与计量,其提供的信息不仅对社会没有价值,而且将被边缘化,同时会影响外部相关者的利益与决策。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必须根据报告日的实际情况,对各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可以动态、公允、及时地反映各项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并在报表中予以反映,使报表信息更相关,对决策更有用,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作出正确的评价与判断。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及其运用所带给企业的积极影响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应用广泛,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其优点:一是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二是历史成本的数据比较容易取得;三是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性,便于审计人员检查验证会计报表。然而,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迁以及人们对会计资料的不同需求,使得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首先,物价变动的现实,向历史成本提出挑战。通货膨胀时期货币币值的剧烈变动,使得各个时期以历史成本表现的货币购买力失去了可比性,如果仍按历史成本原则编制企业会计报表,势必影响会计报表的相关性、真实性、客观性。其次,衍生金融工具的冲击。衍生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使得历史成本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属性发生动摇,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不是在交易完成之日,而是在合约签订之时。这就带来了何时确认、确认什么、如何计量以及怎样披露等一系列问题。第三,知识经济对历史成本的冲击。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带给企业的积极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是“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
1.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正面临全球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影响,有些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价值己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的账面价值若仍按历史成本计量进行反映,会计信息缺乏必要的相关性和及时性,使得财务报告过度关注历史,重视成本、利润,却忽视未来,忽略现金流量和企业未来的价值。因此,企业相关财务信息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则能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能力,会计确认与计量不再是单纯记录企业过去的经济业务事项,而是更多地反映未来,反映企业较真实的市场价值和盈利水平;能较准确地披露企业所能获得的现金流量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从而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能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多年来经济运行机制及会计准则的限制,造成企业大量呆、坏账长期挂账,有些设备已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却仍作为企业的资产反映在会计报表上,造成企业资产虚增、利润不实等等。这些都明显地违反了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基本定义。同时,企业的收入是现行市价下的经济利益流入,而成本、费用则是在历史成本计量下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不符合配比原则,而且在这种状况下所计算的企业收益,既包含了企业实际经营利润,又包含了由于计量模式所形成的价格差异。由此,可能造成虚利实分、收益超分配的现象。但如果收入和成本费用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计量,则配比结果下产生的收益就是企业真正的生产经营所得,从而更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3.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有利于我国企业的资本保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能不断买回所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如果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计量出的价值将无法购回原来相应生产规模的生产能力;而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各要素的价值能随时反映因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维护企业的生产力,保全企业资本。
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会计信息相关性、公允性、配比性、有用性、可理解性的同时,也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受到挑战。目前我国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市场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确立,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转型并未最后完成。资本市场虽已建立,但其有效性较差,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统一的市场结构还没有形成,资源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仍存在较大的限制,不同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市场信息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较高;二是部分市场仍然处于垄断状态,竞争不充分,其资源价格不能反映市场的公允性;三是企业之间的非货币交易不规范,证券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都不成熟,价格难以真正反映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获得。此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还较为普遍,致使资源的价格往往偏离了市场的轨迹。可以看出:我国的市场在资源配置尤其是将有限资源从不能有效利用的企业向有效利用的企业转移的能力严重不足,市场的信息不能充分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其公允性也就不可能得到体现,致使公允价值的应用受到了制约。
(二)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公允价值容易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所以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无论是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还是应用,新会计准则都表现出较强的谨慎性原则。
(三)缺乏完善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
新会计准则虽然大量采用了公允价值,但没有一个单独的公允价值方面的具体准则,理论基础还没有定论,计算方法还不规范,对公允价值的运用都是体现在其他具体准则中,使公允价值计量缺乏相应而有效的解释与指引。目前,公允价值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许多问题还处于研究之中,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还处于探索阶段。
四、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建议
(一)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改善经济环境,建立统一、开放、活跃而又充分竞争的交易市场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基本上是立足于交易价格,是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价格或者是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并对公允价值的使用作出严格的规定,这种谨慎性的原则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特征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全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资源能够在市场上有效流动,特别是要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扩大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黄金等贵金属市场,建立充分竞争的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工具市场,提高市场的有效性,使市场能够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价值,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客观、更及时、更经济。同时,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自由的市场交易主体,保证市场价格公允性的实现。
(二)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公允价值坚持动态的价值反映,其本身并不意味着利润容易受到操纵。如果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公允价值只会促使企业的真实价值得到发现。新准则严格规范了公允价值的运用条件。一方面,其运用是谨慎的, 只在特定的几个方面采用;另一方面,其确认要符合“商业实质”、“可靠计量”等条件的规定,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钻空子。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代会计正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向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发展。虽然我国目前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遇到了许多难题,但是以公允价值反映的会计信息,不仅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且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本和收益。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国际趋势,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巨大进步,必将成为我国未来会计计量模式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