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现状及优化策略探讨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8 10:52:41 更新时间:2020-06-08 10:52:41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上议程,新农村建设更直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民主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优化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前提,科学规划是多方面的内容,新农村建设主体价值的发挥,土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自然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协同发展等都成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既存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优化的前提,解决这些基本问题,为新农村建设规划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让新农村科学建设与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建设实效。
1 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既存问题分析
1.1村庄规划重视不足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科学部署,提前规划。而新农村建设中也不乏主观为主,前期规划不足的情况。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有的村庄忽视前期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受重视,导致后期的经费投入,研究分析不足,使得新农村建设半途而废,与预期相差甚远。当前村庄规划投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建设资金缺乏,领导干部趋于理论分析,实地调研分析不足,忽视前期规划,最终影响到农村规划建设实效。规划重视不足体现是多方面的。村庄规划超前,脱离农村建设发展实际。盲目追求城镇化,资源浪费。村庄规划缺乏宣传,村民不了解,缺乏群众支持。再如新农村建设中部门责任划分不清,沟通协调不当,配合不够,导致新农村建设规划难以落到实处,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不健全,导致新农村建设停滞不前。
1.2村民建设意识不强
从本质上说村民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直接受益者,而作为受益者其必须支持并参与新农村建设。调动村民群众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积极性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本要求。加强村民认知引导,消除群众阻力,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稳定群众基础。当前我国农村多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地区,村庄分散,各种资源的统筹利用难度较大,村民沿袭传统的农耕作业模式,小农思想根深蒂固,普遍对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领导层与农村基层认知存在差异,新农村建设缺乏有效的群众支持,新农村建设人为性阻力重重。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村民受传统生活生产模式影响,就近建房,自建房屋的意愿强烈,不愿意配合新农村建设中的统一规划。村民群众不支持,没有群众基础,这样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必然是无效的。
1.3 缺乏自身建设特色
新农村建设规划并不是倡导一统,有地方特色,加强新农村的特色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往往追求结构、案例的雷同,缺乏自身建设特色,新农村建设规划脱离地方实际,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最终效果。例如有的农村盲目发展旅游业,盲目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当地的文化历史资源反而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新农村建设规划往往是领导层随心所欲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调研与分析。新农村建设规划没有因地制宜,规划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忽视当地人文自然优势,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必然是毫无生机的,也挫伤了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1.4 村庄生态宜居性差
生态宜居性差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远规划。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往往忽视当地的生态宜居性,盲目追求建设规模和效果,忽视了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产业发展与当地自然文人条件不匹配,村庄内部环境脏乱差。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色产业发展缺乏引导与规范。民居建设成效低,规模小,布局混乱,追求短期效应,资源浪费严重。农村生态宜居性差,基础建设滞后,新农村建设虽然进程快,但后续负面影响大,不利于新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2 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优化策略
2.1 规划先行,注重实施
新农村建设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有明确的预期和合理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提升规划的执行力,让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落到实处。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坚持目标导向原则,制定可行性强的建设规划,合理部署建设项目,重视规划的编制与规划机制的完善,先规划,后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让新农村建设有章可循,思路清晰,在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引下推动新农村建设。在具体的规划编制中必须强化对村庄建设的归类,基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文人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村民建设意愿和需求等,确定是改造扩建还是新建还是保护式发展。只有确定村庄建设的实施方式,明确村庄建设项目的分布,加强引导与示范,带动新农村建设。
2.2 尊重民意,多方协作
村民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受益者也是直接参与者,群众基础的奠定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实效。尊重民意基础上调动民众新农村建设规划参与的积极性,实现村民建设价值的发挥,村民,基层领导,企业等多方协同,统筹合作,谱写新农村共建共享的新篇章。让村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积极建言献策,村庄规划建设切实服务于村民,新农村建设着眼于村民居住,工作及生活体验的优化。在规划设计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加大宣传,让村民了解新农村建设规划,群策群力,奠定群众基础,也确保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全面有效。
2.3 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才是成功的,必然是突破千篇一律格局而独具特色的。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必须凸显当地特色,坚持因地制宜思想,走特色化建设发展之路。综合考虑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历史资源,考虑到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基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多项因素,基于因地制宜的思想科学合理地编写村庄建设规划。只有契合当地实际才能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的文化民俗等,了解村民的农村建设需求,突出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扬,走特色化建设之路。新农村建设切忌千篇一律,有的基于地域特色发展生态农业,有的基于当地群众诉求走加工发展之路,有的基于当地交通便利优势走进出口贸易之路等,在多元化发展模式下实现自身的创新优化发展。
2.4 多规融合,生态宜居
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倡导绿色人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村庄环境的改造入手,让村民安居乐业。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必须考虑到建设的生态宜居性,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让新农村建设成为百姓称赞的惠民工程。具体来说需要做好规划衔接,坚持“多规合一”。通过绿色集约空间的打造,提升村民的居住满意度,经济发展,农村建设优化不忘青山绿水。坚持生态宜居的理念就是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为导向,做好生态的保护与环境的治理,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可以发挥农村自然环境,植被资源优势等,合理布局,营造绿色景观,发展观光农业。可以加强当地自然物产的挖掘,当地村民增收也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点。积极推进“绿色廊道”工程,水系间、农田、林地连通,精心规划等打造绿色生态屏障,构建道路、水系、农田等林带为主的绿色网络,维护生态平衡。在新农村建设中贯彻渗透生态宜居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农村。
3 结语
新农村建设规划发展是长期性的工程,也相对复杂与艰巨。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研究中,我们必须剖析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问题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创新优化,多管齐下,让新农村建设有章可循,秩序竟然,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群众满意。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更加成熟与完善,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未来前景光明。
参考文献:
[1]刘佰锁.论如何搞好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J].现代园艺,2018(23):113-114.
[2]杨魁位.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221.
[3]李珍林.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8):207+209.
[4]林志贝,林娜.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利用规划与整治思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253-254.
作者:陈奕
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现状及优化策略探讨相关推荐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与建筑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