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3 10:05:41 更新时间:2020-06-23 10:05:41
土地整理通常是指对区域内土地进行整体规划调研,明确其在结构、用途上的差异,之后再据此展开综合性的整理工作,使区域内所有土地都能够得到最优化、最合适的应用,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避免不必要的土地资源浪费。这项工作虽然能够为土地效益的提升带来较大帮助,但如果过度关注土地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也必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针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土地整治概念
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一系列方式方法对土地进行整理改造,改善不合理的土地结构和布局,科学计划整理土地,从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还可以提升耕地的质量,使农作物能够更好的出产,促进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生态环境保护概念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过程繁杂,同时生态环境受自然环境、区域人文、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一旦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被过度消费,就会对此区域的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当前,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破坏自然环境,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不能对生态环境进行盲目开发,应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
三、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随着中国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有关政府逐渐发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和新观念。中国政府在2007年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视,将生态文明置于国家发优先展事项的前列。当前,中国的全面发展必须同等重视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重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的同时确保不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跨越式的发展,这些任务都具有很大难度,因此就需要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重视土地整治的力度,从而促进绿色发展。
四、土地整治存在的生态问题
土地整治缺乏完善规划,程序不规范
土地整治工作有着长期性、系统性的特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想顺利完成土地整治工作,就要做好长期工作准备。土地整治工作是在一定区域内,对综合经济及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能够使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以此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但就实际来看,许多地区实施土地整治时,没有提前进行严密调研及规划,未能全面、深入分析规划执行的可行性,对地区土地状况考虑欠缺。这极大影响了土地整治工作实施,使其作用难以实现,导致了各种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被忽视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土地整治过程当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在实施土地整治工作时,所选择的原材料大都非常单一,很大一部分都只是人工混凝土,这样千篇一律不具备多样的材料选择,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原始风貌以及生态。另一方面,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时,对耕地数量的增加成为了共识,这样的认识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但就长期来看,这种情况将会导致滥砍滥伐现象的加剧,使农村中树林的面积大大减少。无论是哪一个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都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农村生态环境,甚至是对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进而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阻碍,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不相符的。
不合理的土地整治减少了生物与景观多样性
在土地整治实践中发现,土地进行整治往往需要对灌溉排水设备进行建造,还要修建农村道路。这些措施虽然方便了人们生活,但会直接影响各种生物栖息地,使其生存环境恶化,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长期下去,将严重影响土地整理地区中整体生态系统结构,进而使生物多样性降低,打破土地生态平衡。
土地复垦问题
土地复垦是指对已经损毁的土地进行针对性整治,使其能够重新达到可供利用状态,这项活动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十分常见,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由于不同土地的损毁原因、损毁程度不同,复垦后的可利用状态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复垦过程中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考虑,那么即便损毁土地得到了恢复,在二次利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对于一些已经废弃的建设用地,由于该区域土地之前已经进行了建筑工程建设施工,因此即便通过工程措施及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等工程措施进行复垦,改善其土壤剖面与土壤肥力条件,但其土壤肥力与周边其他土地相比也会相对较低,如果直接种植一些土壤肥力要求较高的作物,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土壤肥力下降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使土地失去耕地价值,再次被损毁,而对于这类二次损毁的土地,其恢复难度也会大大提升。
对水文系统及水质的影响
土地整理工程需要一定的生物、环境、工程、信息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属于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建设项目,对区域水环境、植被、景观、土壤等都会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其中,对于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土地整理会影响水文系统,对水环境的结构、功能、分布等产生影响,如水利工程、灌溉工程建设等引发的环境效应变化,对水系网络与结构及相关生态环境的影响。灌溉、排水设施的建设,尽管降低了农田管理的整体工作量,但却无法涵养水源,而且渠道笔直,表面光滑,也容易造成渠道无法储存水分以寄养水中生物或补充地下水;另一方面,土地整理实际工程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水资源的质量。如,对工业、矿业产业进行规划与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铺设等工程中,会产生工业、建筑、生活污水,其排放问题会对区域用水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五、土地整治生态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在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中加入土地生态规划
为尽可能改善并解决土地整治中的生态问题,必须要尽快在土地整治专项规划中纳入土地生态规划。土地增值专项规划存在控制性,利用对土地整治的逐一分区及管理,有效落实土地开发工作,以充分发挥土地整治作用,进一步提高对土地资源的调控能力。对土地整治来讲,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是指导性指令文件。因此,要想提高土地整治能够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就应当科学、合理编写专项规划。在编写规划时,必须对土地生态规划展开分析,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为依据,有机结合生态学知识,明确土地实际利用情况,进而正确把握土地整治方向。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与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相比,中国虽然重视遗传资源、濒危物种保护和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在自然保护区管理、退耕还林还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城镇和生产性景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滞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技术还没有融入土地管理和农业生产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尽可能在不同尺度上实现生境网络化。在大尺度上(省、地区),重点构建生态网络;在中尺度上(县域、乡镇和村庄),重点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提升自然和半自然生境比例,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增加景观连接性,避免栖息地破碎化;在小尺度上(村级或农田),重点提高自然和半自然生境的质量和多样性,开展生物生境修复,提高植物多样性,提升景观美学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
深入落实土地整治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
要想充分发挥土地整治作用,确保土地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就应当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之前,了解耕地后备资源的具体情况,对其作出合理的评判,同时明确所要开发的具体区域和所要采用的开发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还应当对后期景观建设和相关的配套设施引起高度的重视,弥补由开发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为此,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时,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先进信息软件的作用,对后备资源进行科学的预判,严格对比遥感影像,合理判断开发的难易程度。在对土地整治的后备资源进行初步的筛选之后,就应当严格开展户外勘探作业,结合土地整治的实际后备资源情况,以现代化的导航软件来针对现场开发工作的难易程度展开科学的评估,明确基础设备的完善与否,以避免在开展工作时,缺乏相应设备设施。只要做好以上几点,在实践中进行土地整治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的工作就能够有更多保障。
完善土地整治工作的新型材料和技术的普及
开展土地复垦工作,首先要改进复垦的理论和方法,有关工作者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土壤修复的常用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整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科学学习土壤修复等方法,学习该领域中的新材料和新技术。为了制定完整的工作计划,具体的生态级别的土地类型应采取合理的整治措施,并重视宏观层面的空间格局调控和微观层面的农村规划、景观设计等方法的结合,努力保护当地的生态景观和生态要素。
完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机制
以影响评价结果为参考开展整理工作。区域土地整理的专业性、系统性标准较高,涉及的工作内容繁杂、项目期限普遍较长,不仅会对区域内的经济、产业、交通、民生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土地整理还会对区域内的生态结构、环境格局、自然资源等进行部分改造。为此,在进行土地整理实际活动中,应事先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区别于以往的单因子分析形式,综合影响评估机制不仅要特别关注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还需充分认识土地整理活动对各种生态过程及其累积效应的影响。土地整理工程的综合环境影响需要设定更多元化、覆盖全面的评估指标,然后对指标进行筛选,选择最佳的实行方案,保证整体规划的可执行性。
重视土地复垦规划
土地复垦作为土地整理工作中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小的建设活动之一,其本身并不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很多问题的出现实际上都是源于土地复垦规划的不合理。因此,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未来土地整理工作还需坚持以土地复垦活动为主的核心原则,尽可能对已经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在满足各方面土地资源需求的同时,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针对已损毁土地的实际情况展开前期规划工作,将损毁土地的恢复方法、可恢复程度、恢复后用途等确定下来,为土地复垦及之后的土地资源利用提供明确指导[4]。以废弃建设用地为例,在进行土地复垦之前,就需要对结合复垦地块地形地貌及周边土地实际情况展开全面调查,之后再根据土地损毁情况,选择将其复垦为林地、草地、耕地或是其他农用地,如土地损毁较为严重,肥力严重下降,恢复难度也比较高,就可以将其复垦为草地,并种植一些适应性较强的绿植,待土地逐渐恢复后,再对其用途进行调整。
完善土地整治工作的新理论
除了采用新技术对的土地进行整治工作,还需要结合生态学、景观科学和土地规划等学科来理解土地整治的科学意义。通过分析土壤和土地复垦的模式和位置,并编制土地复垦的生态规划的详细计划,逐步形成土地复垦的理论和科学方法,在不破坏景观和生态因素的情况下,在宏观水平上控制土地修复工作的空间格局,并将其与农村规划相结合,在景观设计中进行微观层次的规划。
围绕区域水环境特征,调整土地治理方案
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应树立起节水意识,保证干旱地区的供水,建立资源节约管理机制。首先,应该对灌区进行合理改造,调整灌溉系统的建设与使用方式,对水资源耗费量大的区域进行整治;其次,注重生态用水保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水资源执法力度,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调节水价。同时,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结合区域河流湖泊的流域范围对水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在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项目的同时,为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用水;最后,对新疆地区的渠道进行科学设计,基于原始水环境,进行适当调整、改造,尽量保持原有的地貌特征,在降低工程量的同时,提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可执行性与经济性。渠道弯曲底部变化多,容易储存水量,如贸然加以截弯取直,不但水量储存不容易,而且也改变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结束语
未来中国土地整治发展不仅面临着复杂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还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新思想新战略的要求。中国土地整治亟需融入生态景观营造,实现由传统土地整理向土地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转型。在战略层面上应充分认识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和生态性,加强城镇和生产性景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针对土地整治的不同专业门类及区域特征,强调农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恢复和提升、农村居民点的景观特征保护、城镇工矿用地的生态化综合整治以及退化和损毁土地的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在工程技术层面上,推进土地整治方法和技术的重构和创新,构建多层次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多专业融合、多部门合作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体系;强调综合景观管理的应用,加强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实践,积极推进以农户为主体并通过资金补贴的土地生态管护制度,以实现土地生态健康的长期修复、提升和维护。通过战略提升及方法技术的重构与创新,加快中国土地整治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型,不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保护和修复。
参考文献
[1]支亮.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性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241-242.
[2]黄昕.浅谈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J].居业,2019(11):155+157.
[3]张磊.以生态国土理念推进新时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法[J].中国标准化,2019(20):251-252.
[4]罗铁军.浅议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9):146-147.
作者:周炀
浅谈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对策相关推荐浅谈土地整治规划及发展思路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