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课程多元化理论分析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2 14:19:23 更新时间:2020-09-12 14:19:23
现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新趋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一书重点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及音乐教育核心课程多元化理论的建构,主要阐述了高校音乐学科的教学宗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和艺术实践,探讨音乐教师的培养、音乐学辅修专业办学模式等内容。这部音乐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集是作者三十多年来音乐教育教学生涯的成就见证,更是她一生从事音乐教育的心血结晶和教学成果总结,也是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个缩影。这部普及性音乐教育活动研究性论文集还阐述了设立辅修和选修音乐课程的相关问题,指出国内外一些著名高校在设置非音乐专业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因此为人文、社会和科技等各个专业大学生提供了音乐选修课程的建议,也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与个性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和眼界。大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人文与艺术学科课程,可以增强他们的美感体验和提升审美能力。从我国高校许多大学选修艺术和音乐课程总体情况来看,这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为此,冯兰芳教授几十年来一直从事音乐选修和辅修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科研等工作,她所具有的学术探索精神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给了我们许多启发。
第一部分主要收集了冯兰芳教授撰写的有关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论文。在文集中,作者认为高校音乐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有着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音乐文化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的一部分,音乐欣赏教学应该得到重视和普及,为此,她还对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普通高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也进行了深入思考。通过北京一些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情况的深入调查,积极探究了音乐欣赏中的审美要素、摇滚乐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大学生的音乐文化需求、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通俗(流行)音乐及其社会影响的评价、学校艺术实践中的审美教育、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探求、现实社会生活中年轻人的审美现象与思考,以及艺术实践的目的、价值及研究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音乐艺术教育教学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和社会实践意义,为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与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专家和教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解读。书中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对高校音乐学辅修专业教学的若干思考,解读了高校音乐学科教育改革问题。作者深感音乐学辅修专业改革是一条充满诱惑和艰难之路,作为首都师范大学一名资深的音乐学教育工作者,冯兰芳教授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辅修专业创造出一个育人的奇迹。冯兰芳教授的很多同事撰写过多篇有关她的音乐教育教学成就的文章,有人认为冯教授是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也有人认为她创造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一个精神境界。
第三部分选编了一些高校音乐教育者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文章,能够了解到很多音乐教师成长的历程、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对音乐艺术教育的孜孜不倦、对音乐人生的追求和梦想,以及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等,如蒋聪的《音乐教会我坚持》、李茂奇的《感念音乐为我的工作与生活助力》、于凝的《从政治老师到音乐老师》、索红亮的《学习音乐是件快乐的事情》、马宁的《音乐与数学的火花》等。
笔者认为,这部文集全面记录了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程,对高校音乐教育实践进行了深刻总结与思考,充分展示了高校音乐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音乐核心课程的构建、组织与实施关系到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法和音乐课程等学科核心课程,通过音乐教育学科基础理论、中层理论和操作层面三个相互关联却又不同的层面,建构起音乐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框架。例如,在音乐教育学理论方面,可以增设艺术美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和音乐教育社会学等选修课程;在音乐课程与教学论方面,可以增加音乐教学实践、教学活动设计方法和音乐教材等方面的内容;在音乐教学法方面,增加具备一定技术含量的音乐技能与知识。同时,还要做好音乐教育学核心课程的教学与教学大纲设计,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案例设计、说课和评课,以及参加到中小学进行见习与试讲等教学活动之中,获得各方面的教学实践经验。音乐核心课程教学实践设计以教学实践能力训练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综合课程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大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和进行多种艺术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作者:冯兰芳
音乐教育课程多元化理论分析相关推荐音乐教育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