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设领域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所属栏目:城市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12 11:59:11 更新时间:2011-03-12 11:59:11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市政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从法制体系、经济指标、市场管理、管理机制和检测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了解决市政建设领域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市政建设,问题,对策分析
1前言
市政管理的研究应该与城市的发展同步前进,不能将对市政管理的理解还简单的停留在市政工程的建设的范围之内。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事物日益复杂,市政的内容大大扩展,城市政府不但需要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还要加强对各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进行环境的综合整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这些都成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事务,其中尤为以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共市政设施的建设最为重要。
2市政建设领域存在问题
2.1法律体系不健全
虽然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工程建设质量监控方面已经出台过一些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但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质量监控法规体系。首先是量的不足,不能涵盖工程建设质量监控的方方面面;其次是关联性不强,有些条款间相互脱节,形不成一个系统整体;第三是有些法规条款欠周详,使投机者有空子可钻;第四是时间滞后,跟不上变化了的新形势;第五是约束力差,不足以遏制质量隐患。由于法规体系不健全,在法规、政策、制度等方面对施工质量还缺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性的管理与激励,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施工企业自控能力低下和对施工质量的敷衍。
2.2工程经济评估指标不科学
目前,我国工程产品成本控制领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建设成本超支,使得在工程产品成本控制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对多种产品建设成本(造价)进行管理。其中,工程设计又是关键。因为一旦工程项目决策后,工程设计质量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决定作用。例如,在对城市道路工程各设计方案优选时,经济评估指标通常采用单平米造价进行评价,有时为了降低造价,将设计方案降低标准,造成工程投入使用后不久出现早期破损。虽然工程造价降低了,但是,由于工程寿命大为缩短,使得年成本增加。周而复始,将使建设成本超支形成恶性循环。
2.3市政建设市场不规范
市政建设工程质量要求建立由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控等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机制。然而,由于多方管理不到位,市政建设市场不规范,问题较为严重。首先是招标的不公正,有的建设单位明招暗定,串通陪标,营私舞弊,使公开招标失去了市场公正竞争、优胜劣汰的意义;其次是有的单位和个人弄虚作假,搞阴阳合同、借用承包、倒手转包,使施工队伍技术力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着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2.4建设与维护管理体制未分开
各级市政管理部门同时对市政工程建设和维护行使管理权。有的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出现早期破损,有的管理人员不以为然,甚至有的领导行政干预,出面讲情,将本该施工单位承担的工程早期破损维修转嫁给市政维护单位承担。维护费则由国家投入,使国有资金流失。
2.5检测管理未到位
监理、质监部门由于人员、技术力量不足,实际工作中难以实现全面的监控。在检测方法上,基本上是实行定期抽检,还没有形成经常性的现场跟踪监控机制;在检测方式上,基本上是以委托测试为主,由施工单位自带样品送检,其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难以保证。特别是道路基层结构的密实度,是检测的主控项目,采用环刀法检测。环刀高度为5.2cm,而受检基层厚度为15cm,有的企业不按规定取基层下半部样品,而取上半部样品,这样检测出的结果出现错判难以避免。
2.6项目决策考虑不周详
城市道路为其他各类设施的载体,污水、雨水、供水、热力、燃气管道、通讯设施都敷设于道路下面。在决策城市道路项目时往往考虑不周详,未把位于道路下面的各类设施的技术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综合考虑,结果使刚修好的道路时常被开膛破肚,形成马路拉链。
3市政建设领域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3.1健全市政建设的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有法可依、违法必纠是将市政建设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的两大法宝。首先是健全市政建设的法规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性的市政建设监控法规体系,加大遏制质量隐患的约束力度,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次是加大执法力度,就是坚定不移地按照建筑法律、法规办事,严格实施招投标制度、监理制度、保修制度和项目责任制度,重点对工程分包、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的环节进行防范,避免由此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3.2规范市政建设市场行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要求市政建设市场不断地完善,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制度。作为建设市场主体发包方、承包方必须严格按照建设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好监督职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选取项目的承建者。实现工程招标市场化、公开化、法制化,抵制领导行政干预,取消暗箱操作,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保障市政建设健康发展。
3.3建立合理的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
在工程产品设计阶段,不仅要考虑形成工程产品本身所需要耗费的成本,还应考虑到所设计的工程产品在投入使用后的各项成本费用,并且在设计方案中使工程产品的寿命成本在合理的前提下达到最低。实践表明,对于一个工程产品而言,一旦设计方案确定,其寿命周期成本即大致被确定。尽管可以在建造及运行阶段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成本,但如果能在设计阶段就引入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对工程产品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就会降低未来的工程成本,节约投资。
3.4加大监控力度,提高市政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
要提高市政建设整体质量水平,就必须加大质量监控力度。一是变定期抽检为经常性检测与随机抽检相结合。形成两者共同作用的机制,给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质量加上“双保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防止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以及由此造成的事故和损失。二要变事后检测为全程监控。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其所用原材料及其生产、施工全过程。为此,要改变单纯依靠对产品的检测来评价质量水平的做法,建立从工程产品形成的各个环节和不同层面来把握产品质量的新机制,以提高市政建设的整体质量水平。三是要自行送检为亲自取样。为了使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得到保障,有必要建立质检部门对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亲自取样的制度。
3.5完善管理机制,使市政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在市政维护管理工作中政府面临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如财政投入不足、经费分配不均、资金引导不力、监督管理不够等。为了适应现代市政建设管理的要求,就必须完善管理机制。一是要有一个具有综合协调的职能部门,在对项目进行决策时,负责总揽全局、综合协调,将同在一条道路上的各种设施进行全面考虑,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金;二是要实行建设与维护资金管理权分离,管、养分开,减少行政干预,明确建设管理方面的质量责任、权利,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市政建设管理的新路子。
4结语
市政建设管理就是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进度等投控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只有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最终的管理目的。市政工程的建设管理是全行业面临的共同目标和任务,它的发展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并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l]潘小鹃.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张跃庆,吴庆玲.城市基础设施经营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秦虹.城市市政设施维护的现状和建议[J].长江建设,2003.2
[4]廖国良,程祈才.探索市政公用事业发展新路[J].经济日报,2008.1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