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与利用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09 10:49:47 更新时间:2020-12-09 10:49:47
我国高校音乐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培养音乐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标准以及目标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学生熟练掌握钢琴伴奏以及编配能力。目前,较多高校在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每周为两个课时,课时安排较少,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任务,同时,课时安排之间还会产生一定冲突,这对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我们需要在现有教学的基础上构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网络资源,以此作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延伸,从而提升钢琴即兴伴奏教学质量。
一、钢琴即兴伴奏网络教学环境
(一)科学定位钢琴即兴伴奏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在课程论、学习论以及教学论基础上,通过网络载体进行的课程,包含了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活动等不同方面。首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内容较为系统,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所以网络资源课程内涵主要表现在目标维度、内容维度以及活动维度三个方面[1]。其次,网络课程需要体现网络特点。网络资源较为丰富,资源的获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较高的人机互补优势,不但能够丰富现有教学资源,而且还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所以,网络课程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二)合理分类钢琴即兴伴奏网络课程
对于钢琴即兴伴奏网络课程,可将其分为学习平台、资源搜索、在线评价、上传作业等不同类型。集中学习平台主要由任务、问题、评价以及总结等不同方面构成;资源搜索,是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资源;在线评价的作用是激励以及鉴定,其中鉴定能够使学生先学习然后进行自我评价,从而鉴定自身学习成果,为确定学习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上传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三)整合钢琴即兴伴奏网络课程
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主要是把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优势互补,互相渗透,针对二者的不同优势进行重新考虑与操作。比如,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等,即能提升学习效率,又能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构建网络环境的过程中,需要在校园网平台中将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有效整合,并且利用校园网中的网络技术,为此种合作模式提供一定的外部支持。将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进行整合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教学环境,提升教学效率。所以,在整合钢琴即兴伴奏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对整合网络资源、优化教学环境起着较大的作用。不同教学模式整合是加快教学进度的途径之一,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将传统教学资源进行补充和丰富,并且能够减少学生在学习期间注意力分散的问题。此外,整合教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时间长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四)设计钢琴即兴伴奏网络课程
目前我国较多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音乐专业近几年也迅速发展,高师课堂教学呈现出小组课、个别课以及集体课几种模式。从教学形式角度分析,这些教学模式主要还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布置作业等流程,教学有一定时间限制,教师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知识点的分析与探究,学生也无法在教学时间内消化所有知识点,导致学生认知链条缺乏完整性,表现出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采用此种知识本位的教学模式,虽然强调知识性,但是忽略了音乐教学的审美性以及价值性。钢琴即兴伴奏设计主要是根据学生特点以及网络课程特点对教学进行重新设计,将课堂教学、学生练习等环节看作一个教学整体,把学生练习环节纳入到教学中。此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审美心理,能够提升学生自身技巧,充分体现出教学最优化的特点,呈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通过网络资源,确保在教学应用期间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应用优势,以此全方位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2-3]。在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设计出不同环节:一,通过多媒体、故事以及课件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对音乐多元目标有一定感知。二,通过课件以及范奏使学生对音乐情感进行初步体验,并且探讨音乐创作时代、背景等,让学生对音乐所赋予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三,教师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全面领会音乐语言,比如和声、乐句、结构以及音型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能够有效解决。第二阶段是课后练习,学生通过自习以及网络辅导,形成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的教学模式,在课后练习期间,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协助解决问题,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练习效率,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第三个阶段是作业布置,教师应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不同演奏技巧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在解决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互相观摩法、问题发现法以及典型问题集体解决法等,并且鼓励学生创新,提倡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与创新的氛围中对音乐进行探索和感受。利用网络优势,把学生课后作业上传至网络平台中,教师通过该平台进行综合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审美水平,以此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方面的提高。
二、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以来,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逐渐应用到音乐教学中,使音乐教学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互动方式等有了较大改革,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网络技术能够为教学提供多元化资源,学生在学习期间具有较高主动性,去适应网络课程需求,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技能[5]。钢琴即兴伴奏网络资源较为丰富,教师可在教学中将不同歌曲分为四种不同模块,包括和声型、分解型、模板型以及综合型,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一)和声型
和声型包括和声密集音型、和声节奏音型以及对位化和声音型。其中,和声密集音型节奏缓慢,表面庄严、悲壮,能够实现平实的音乐效果;和声节奏音型能够表现出快节奏效果,比如进行曲、圆舞曲等在弹奏期间的强弱变化;对位化和声音型主要强调对位与和声。
(二)分解型
分解型主要包括分解和弦音型、分解节奏音型以及分解琶音音型。其中,分解和弦音型可表现较强的抒情性,在弹奏中主要表现出轻盈、温和的效果;分解节奏音型具有一定的旋律性,并且能够表现出典雅、深情以及流动性的效果;分解琶音音型能够表现激扬、气势恢宏的效果,在该音型中,需要分解和弦在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域间进行连续演奏。
(三)模板型
模板型主要包括音程模进音型、和弦模进音型以及和声响模仿音型。其中,音程模进音型能够表现出明亮、活泼的效果,演奏方法主要有平行三度、六度、四度等演奏方法;和弦模进音型主要是将音型在平行五度、八度中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和声效果浑厚丰满[6];声响模仿音型能够表现出民族风格以及生活气息,在演奏的过程中能够模仿锣鼓声、鸟鸣声以及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四)综艺型综艺型主要包括旋律加花音形、装饰效果音型以及混合自由音型。其中,在旋律加花音型中,为了确保伴奏旋律流畅华丽,要在原有作品旋律的基础上增加弦外音与内音,一般情况下加在歌曲高潮或者尾声环节;装饰效果音型主要是为实现特殊音响效果,能够模仿雷鸣、古筝以及枪声等,装饰音型有琶音、颤音、波音等;混合自由音型有较高的自由灵活度,让不同音型采用声响并存以达到交响的效果。
三、钢琴即兴伴奏网络资源利用
首先,在课余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选择的歌曲进行分析与探究,对不同歌曲的音响效果进行对比,熟练掌握以上几种音型的即兴伴奏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与之相似的歌曲,进行编配与弹奏。其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音乐欣赏分析,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优质的音乐网络资源库,比如中国课件站、中国音乐教育网、中国教师资源网等,学生在学习期间既可拓展知识面,又能学习到较多学术前沿知识。在网络课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声像一体、视听结合以及资源宽广等优势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个人网页,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强网上交流[7]。最后,对学生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模式,将其他理论课程压缩,增加钢琴即兴伴奏实践教学时间;二,在教学期间举办即兴伴奏相关活动,比如演奏比赛、知识竞赛等;三,把教师为学生准备的歌曲作为即兴伴奏考试的要求,并且在考试内容中体现出来;四,教师在教学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将分析成果应用到网络资源建设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过程中,从网络资源的建设到利用、从网络课程整合到改善教学环境,都是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科学定位、合理分类以及整合等,均需要围绕即兴伴奏实践教学来进行,最终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主动应用网络教学资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共同为我国钢琴即兴演奏网络课程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殷雪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北方音乐,2018,(003):122-124.
[2]王丽.高校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建设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8,(2):75-76.
[3]杨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方式探究[J].北方音乐,2019,(008):178+180.
[4]刘珣.高职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004):126.
[5]罗颖馨.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钢琴即兴伴奏课教学的新探索[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9,(2):35-36.
[6]李璐.民办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现状探究[J].戏剧之家,2019,(11):157+159.
[7]黄姿与.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38):25-26.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与利用》来源:《戏剧之家》,作者:刘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