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所属栏目:人文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12 11:39:33 更新时间:2021-01-12 11:39:33
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实现途径,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形式。新时代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多年来,学校开辟了独特的文化育人建设新路径,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吴文化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和思政文化教育为一体,特色鲜明,独具魅力,使学校文化育人工作有了创新。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文化建设的“四个融合”
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文化在这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高校要通过文化建设,教会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苏州市职业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用特色校园文化理念所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导向,进行文化传承及创新,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学校的文化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形成“四个融合”,即: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吴文化(地域文化)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和思政文化教育为一体,把对现实目标追求和理想、信念的支撑统一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立德树人工作的落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规范大学生的品行,让青年学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更健康全面地成长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年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安排,同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吴文化教育、校园文化教育和思政文化教育。
二、具体实践及成效
(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尤为重视发挥优秀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唯在于它不仅赋有正确的导向和先进的意识,而且更有对时代的积极趋赴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优秀文化所蕴含和所传播的,恰恰正是这种思想能量与精神内质。所以,传播、接受、消化、吸收优秀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树立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高校作为人才资源的集聚地、文化引领的前沿,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1.重视思想引导。学校在拓宽主渠道、筑牢主阵地、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上下功夫,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通过党委书记上党课、专家讲形势、教授做研究、外出实地现场学习、新媒体导入学习等形式,引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力求用正确的观点、科学的视角阐释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重视“两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注重统筹课内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依托微信、微博、校园网等新媒体,以新颖亲切、学生爱听爱看、乐于参与的方式,把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转化为学生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进而植根于他们的思想意识深处。
3.重视活动载体。学校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开展各类专题讲座、专题党课、学生座谈会,组织各学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持续深化“一月一主题一项目”活动,形成“一月一主题一项目”活动材料汇编。学校通过“校园之声”广播台,主要场所的宣传横幅、展架、板报、橱窗以及各类网站系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二)渗透吴文化教育
1.载体建设。依托苏州深厚的吴文化积淀,学校在文科实训楼重点建设了吴文化园,占地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成为国家级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是苏州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
2.文化课程。学校深入研究吴地文化精髓,为吴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助推文化育人品牌建设。积极开发具有吴文化特色的课程,精心打造慕课《吴文化》,目前省内外11所高校,近千名学生选修该课程。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地域文化特征,提升文化品位。举办活动和学术报告,如“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纪念苏州建城2530周年”学术研讨会。形成吴文化研究和教育特色,先后出版《中国玉文化教程》《苏州水城》《诗读苏州》等。
3.文化交流。学校以吴文化研究院“石湖文化讲坛”为平台,举办了几十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邀请各方专家、学者、名人来校讲学,极大地培养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学校挖掘区域文化素材编写《文化流韵———区域文化点滴》手册;创建“吴文化素质教育网站”,形成吴文化学习的网络教育基地;借助北图核心期刊《名作欣赏》成立姑苏联谊会,扩大吴文化与文学研究视野;成立“苏州市职业大学方言教学研究中心”,开展传承保护专项研究,探索苏州方言学习及培训的客观规律;成立“苏州书法教育‘千百工程’苏州职业大学培训基地”;开设“吴文化”讲堂,介绍吴地历史、文化、人物、艺术等。高密度、高层次、高品位的人文讲座激发了师生员工学习吴地文化的兴趣,培养了师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渗透校园特色文化教育
“文化育人”是把母校的文化精神烙在学子心上,以感恩的心,理解、梳理、传承学校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一种文化自觉,获得受益终生的精神营养。以百年苏工人,今日职大人积淀下的精神世界,改善师生的生命品质。
1.校训、校友文化教育。学校主张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发展有灵魂的教育。把学校教育的魅力,渗透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之中,渗透在文化影响之中,渗透在所有学科教学当中,表达出一种思想的张力,形成一种培育性的文化氛围,指向统一的价值取向。学校继承并创新发展苏工专“勤勇忠信”校训,并赋予充满正能量的“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忠于事业、信于社会”新时代内涵。言简意赅,朗朗上口,正符合学校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德技兼备人文品质要求。学校成立于1981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学校挖掘苏工专办学精神,建设校友馆和校史馆,从载入史册的历史中选取榜样的激励,研究校友成长足迹,激励在校学生。
2.环境文化教育。学校充分挖掘校园周边吴文化元素精粹,使校园环境体现出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以“石湖居士”范成大诗作为题材选取学校10幢主楼楼名。学校形成校院两级视觉识别系统(CIS-VI),确定了校徽、校歌、校旗等,并写入《苏州市职业大学章程》。学校还重修顾野王园、设立邓邦逖像、苏工专百周年纪念牌楼等。吴文化元素在校园内时时宣传,处处可见,学生在校期间潜移默化接受影响,成为学生毕业后工作、处事坚韧的思想源泉。
3.实践文化教育。学校高度重视校内外社会公益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宣传和组织,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是首批加入苏州市慈善总会义工团队的大学生服务队,并在苏州志愿者智慧云服务平台登记注册,荣获江苏省“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十佳优秀项目”等。定期组织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食堂、读书征文评选活动,开展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礼节礼仪教育。积极开展校园普法教育工作,成立校普法大队,开设了大学生普法用法学习专栏。加强校地、校企共建,实现合作共赢,成立全国首个基于产业校商合作的产教党建合作交流平台———“苏州市光电缆产教融合党建联盟”。
4.专业文化教育。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充分依托苏州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势,世界500强企业有近半数落户苏州,中国500强民营企业20%在苏州的优势,将传统文化、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教育于一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在校内开设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等课程,利用“双师型”教师、企业的工程师广泛开展相关文化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培训等活动。学校连续多年组织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名家讲座、创业培训、创业对话、生涯人物访谈、职场新人转换策略体验式培训等系列主题活动。实践中,学校采取点、线、面结合听方式加强与行业、企业、政府的紧密联系,各二级学院相继成立了相关行业大学和企业学院。企业入驻不仅带来了先进的设备设施,也全方位的贯穿了专业职业观,开发了符合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文化,使学生提前对合作企业的产品、技术、职业特点等信息获得直观认知,提前进入“职业”状态。
5.社团文化教育。学校将学生社团建设作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重要载体,切实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和品牌建设。学校现有科技类、就创业类、语言类、公益实践类等八类共81个学生社团,参加学生社团人数3900余人。学校通过不断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考评制度,配备专业老师强化分类指导,加强校院两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建设,开展星级社团评比等活动,建立了较健全学生社团管理体系,提高了学生社团的活力。吴文化研习社、“追随者”号等文化理论社团,积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引领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吴文化园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依托,学校与苏州团市共建了“青年之声”国学教育基地,进一步发挥教育基地和文化类学生社团在传承国学经典、引领核心价值和服务青年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四)渗透思政文化教育
1.持续推进思政新媒体平台建设。师生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趣逐步提升,网络影响日益加大,经过积极探索,学校完善思政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创了网络思政工作平台:“遇见苏职大”。公众号运行一年多以来,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平台用户粘度不断提升。公众号共发布图文190篇,其中原创图文176篇,累计阅读人数达42878人次,分享次数达1201次,点赞数达2681次,总用户数突破22000人。新媒体平台围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校园文化讲好师生故事、城市故事、中国故事,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彰显学校网络思政育人的特色。
2.建设校地合作课程思政平台,“双主体”促进“专业+思政”双向融入。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体系,加强与改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改活动,在思政课实施过程中请入专业老师,企业老师,共同推动“专业+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思政教改,形成“课程思政”公开课特色课程;与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革命博物馆等进行深度校地合作,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两支队伍的“双主体”地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讲好中国故事、苏州故事,融理念信念与生动实践教育于一体,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得到整体提升,增强课程对学生的感染力、影响力,逐步推进校地合作课程思政平台建设。
3.打造特色思政文化阵地。精心开展人文步道、思政文化长廊、碑刻技艺体验中心、思政文化墙,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改革、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渗透思政文化教育。其中,特别是“思政文化长廊”“人文步道”将学校网络思政平台,搬到了大自然,打通了“线上”和“线下”,“有形载体”与“无形载体”相结合,拓展了学校学习平台拓展的新途径,营造处处时时的浸染式文化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4.开展特色思政文化活动。如“青春与价值对话”活动,以主体创新、形式创新、参与群体创新、成果创新,营造了校内外思政教育大格局氛围。活动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共青团市委、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我校联合举办的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活动,“青春与价值对话”由微电影拍摄、嘉宾访谈、树洞心语等环节构成,活动的举办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近30万人关注,省市等媒体大力报道。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现场对话,前期吸引了媒体人、政府工作人员、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师生等多种人群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创作,形成集体智慧。践行了习总书记希望教师成为“引路人”的思政教育理念。
三、启示与思考
校园文化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新时代下,面对00后的青年大学生呈现出的网络素养特点,通过网络思政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效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探索出新的网络文化育人模式,在网络上开展平台搭建实践、传播路径研究、网络文化营造、网络思政资源整合、有效手段互动、网络微调查测试等方式,努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元化形式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宣传新思想,以丰富生动的网络化语言铺设校园文化建设新语境,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式将“四种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四类故事”(中国故事、名城故事、老师故事、学生故事)进行融合创作。吸引互联网原住民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面对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特征,校园文化建设静似涓涓细流,动则冲击心灵,既有独特渗透性,又有潜在影响力,一代代学子在文化育人的氛围中、净化灵魂,传承、创新并营造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影响着学校里每一个成员的价值信念和个体成长,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路径和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郝文丽.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人生观形成规律研究[J].现代交际,2017(3).
[2]蒋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智库时代,2018(51).
[3]刘素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观察,2019(20).
作者:王大纲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相关推荐探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