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广府民间艺术的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所属栏目:旅游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4 11:23:09 更新时间:2021-03-24 11:23:09
广府文化主要是广东省中广府民系的文化。岭南一隅,史称广府,广府是岭南文化精华荟萃之地,广州更是广府的核心[1] 。广府地区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其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广府民间艺术可以看作是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载体和结晶。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三雕一彩一绣”——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以及砖雕、灰塑、飘色、醒狮、粤剧等等民间艺术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响亮的城市名片,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却缺乏知名品牌形成的品牌效应,本土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因缺乏品牌而不为人知。同时广州附近的邻市都属于广府文化的传播范围,如何避免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与周围城市产生同质化现象,走出广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之路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广府民间艺术的特色
1.1 艺术审美特色广府传统民间工艺是广府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要。如广府传统技艺中的“三雕”——玉雕、牙雕和木雕,以及砖雕、榄雕等,民间艺人均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所创作、制作的艺术作品造型生动、工艺精细、整体灵动通透。最能体现广府民间艺术特色的还包括广绣、广彩、陶塑、灰塑和彩绘等,风格趋向既有南方人的细腻精致,也吸收北方人的大气雄浑的气势,展现出广府民间艺术独特的、兼容并包、较为多元的岭南地方色彩。作为岭南优秀传统建筑文化遗产,陈氏书院的建筑装饰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彩绘画和铜铁铸等民间艺术,被称为陈家祠 “七绝”[2]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独具广府民间艺术特色的建筑代表,让参观的人们深深领略到传统艺术之美,进而增进对广府文化的理解。
1.2 兼容质朴特色从前的广府民间手艺人大多大字不识或五音不全,艺术灵感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广府民间艺术也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讲究中西结合,南北融合,具有兼容开放性。如广绣特点为线种类繁多,在刺绣中针法简单,常用金线围绕作品进行掩盖,配色鲜艳大胆,反差强烈。广绣的构图紧凑精密,色彩靓丽鲜艳,针法丰富多样,纹理写实,受到了西方绘画的影响。广绣中的特色题材“花鸟绣”,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鸡和鹅等构成画面。广州玉雕技艺形成于汉代,发展到明清时期在保留了原来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留色”的技艺。
1.3 地域时代特色广府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陶塑、木雕、砖雕、灰塑、石雕、珐琅、彩绘等传统工艺均体现出广府地区的文化内涵与特征,展现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的文化与情感。如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设址的陈家祠就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保存完好,整体建筑装饰均体现出广府民间艺术的风格特点,真实的传达出当时的建筑格局,具备极好的学术研究价值,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广府民间艺术反映出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风格与审美理想,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风韵。
2 广府民间艺术融入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研究
2.1 广府民间艺术融入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意义旅游文创产品相比其他旅游纪念品被赋予了更高的综合价值,因而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广府民间艺术作为庞大的艺术宝库,其文化内涵、装饰纹样、色彩运用、制作技艺等特色可利用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创造性开发,继而形成具有一定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播、跨界利用和传承。广府民间艺术融入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将不断提高“广州设计”的原创水平,提升广州旅游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品牌价值、设计价值,同时为后续的设计者们提供坚实的灵感来源,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建设质量。
2.2 广府民间艺术在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思路
2.2.1 具象转换——艺术元素的提取广府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可以从广府地区的建筑、民俗、饮食、民间艺术等方面归纳并提取,以更好地彰显广府地域文化内涵。明确定位方向,重视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元素,形成具有广府地域特色的独特文创产品标签。让广州旅游文创产品不至于与其他地域雷同,以传统文化为创作元素设计出更具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的旅游文创衍生品成为广府民间艺术与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的关键。广府民间艺术中的传统图形纹样蕴含丰富的地域特色,极具代表性,如广府木雕,它包含了民间艺术中的石刻、泥塑和绘画,形成独特的雕刻工艺。提取广府民间艺术装饰纹样语言,将其进行几何化转换,通过元素打散、重构,得到全新的几何视觉图形,形成产品视觉装饰语言[3] 。最后在尊重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与材质,设计出具有较强美观性与实用性的旅游文创纪念产品。文创产品广珐琅装饰徽章(见图1)就采用了该种表现手法,其灵感源自清乾隆铜胎画珐琅花卉纹睡盆、清乾隆铜胎画珐琅云龙八宝脸盆和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饕餮纹盖盒,整个工艺品配色鲜艳靓丽,给人以灵动巧致之感,背面采用磨砂质感,手感质朴,是一款富有地域特色的纪念徽章。木雕丹凤朝阳项链(见图2),此款项链设计灵感源自广东省博物馆藏品 “通雕丹凤朝阳帐顶”饰件,将传统纹样恰到好处的运用到现代饰品设计中,优雅中透露着古典之美,带给消费者一次愉悦身心的消费体验,同时这些徽章饰品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亲友,传递文化联络感情。
2.2.2 抽象转换——文化内涵的体现广府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厚的广府文化内涵,是广府文化传承的载体。广府文化具有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色彩,它兼承了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融汇了中西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不断演化形成了本土的文化特点与文化精神。广府地区自明清以来,一直都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因而广府地区人民较其它地区更为注重商品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善于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广府民间艺术表现出了兼容、开放、务实、重商、多元的特征,因此在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我们要善于将广府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观等抽象元素进行适当的具象的转换,通过与之相关的、能表现这些抽象精神观念的形象的符号、工具、色彩、纹样、造型来表现和传达。
2.3 广府民间艺术在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策略
2.3.1 将文化融入设计我们能够通过了解广府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名胜古迹、传统工商业、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文学等方面来探讨广府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广州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应该在基于本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其次需要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风格。深入挖掘广府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将广府民间艺术的形态、图案以及特色元素恰当地运用在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之中,能有效推动广府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同时提高广州旅游文创产品的艺术价值。
2.3.2 提升创新力笔者在查阅研究许多国外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案例中发现,不可完全照搬国外的创意理念与城市的创意转型路线,但它们无疑是很好的经验与启发,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吸收优秀的思路与做法。部分地区只是单纯追求旅游文创产品的销量而忽略了其设计初衷,导致不同地区的旅游文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创新力是设计的重要动力,旅游文创产品要克服同质化、辨识度低等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后对文化进行再创造,不断推陈出新,采用造型的创新、材料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以及展现方式的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方法[5] 设计出符合当地人文风情的旅游文创产品。
2.3.3 满足现代审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同时融入符合现代文明的审美原则,让文创产品兼具传统民间艺术特色内涵的同时也不缺失现代的审美时尚。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应充分注意结构、材料、色彩、装饰等相关形式要素[6] ,努力设计出符合用户审美需求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者在设计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广州旅游文创产品时,需熟悉广府民间艺术的材料质感、制作工艺和所呈现出的形状样式,将广府民间艺术元素恰当地应用到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同时也要注重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广东省博物馆文创产品 “广绣花束纹晴雨两用伞”(见图5),简约的设计搭配广绣艺术丰富的色彩,结合现代制作工艺,将清代白缎广绣花束纹披肩里的艺术元素巧妙提取运用,极具匠心,细致精美,符合现代审美要求。
3 结语
广州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可以通过深入了解广府民间艺术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风民俗、艺术元素等,提取广府民间艺术元素,加强地域文化的挖掘,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体验价值,并遵循旅游产品研发原则、创意方法、转化思路,让设计出的广州旅游文创产品更具有地域特色与辨识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拓展出新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介民.广府民俗艺术审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梁淑敏.广州陈氏书院建筑装饰中的民间艺术探析[J].文教资料,2017 (16):77-79.
[3]张晋堂,黄向东.喀什木器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与策略——以“尚木手作”为例[J].湖南包装,2020,35(3):28-31.
[4]周承君,何章强,袁诗群 . 文创产品设计[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
[5]胡燕.浅析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及创新[J].艺术与设计,2017(16):92-93.
[6]任成元“. 徽州”文创产品设计的鲜活性对策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 (14):197-203.
《基于广府民间艺术的广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来源:《轻工科技》,作者:王 浩 旭 , 梁 淑 敏 , 卢 文 雅 , 王 泓 博 , 张 洁 梅 , 徐 小 云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