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所属栏目:财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6 11:21:03 更新时间:2021-03-26 11:21:03
财务分析的主要对象是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以及与企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等。 通过对这些对象的分析, 对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 后续发展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 帮助企业认清自身。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充分。对于国有企业, 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对其发展提出了崭新且更高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重视财务分析工作成为国有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这项工作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实际运营和发展情况, 同时对企业未来的规划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受损失的风险, 促进其业务水平明显提升。 基于此, 本文通过分析, 指出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措施建议, 为提升国有企业财务分析水平提供参考。
1 财务分析对国有企业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的相关报表为基础, 运用一系列专业分析技术和方法, 对企业的筹资、 投资、经营和分配等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1]。 随着国有企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其对于高质量财务分析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 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从而推动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财务分析工作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财务分析是掌握企业发展情况的重要途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 相关数据、 信息的分析, 可清晰反映企业资产状况、 资金运作效率、 创收能力等。 同时, 财务分析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2], 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其次, 财务分析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国有企业发挥自身潜力。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国有企业要提升市场份额, 就需要对自身发展潜力进行深入挖掘。 而财务分析水平的提升对国有企业业务水平、 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送作用, 有助于企业进入良性发展循环。最后, 财务分析结果是企业管理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企业发展过程中, 盈利能力、 偿付能力和信用状况是管理者关注的重要内容, 而财务分析结果恰恰直接体现企业在这些方面的状况和发展潜力。 除此之外, 借助财务分析结果, 企业管理者能及时发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以解决, 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3]。
2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 1 重视程度不足当前, 重视程度不足是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没有意识到此项工作的优势所在,这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 国有企业虽然大张旗鼓地进行了规模性的财务分析工作, 且为之消耗了大量人力、 物力, 但并未达到将企业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利用的目的, 自然也就难以达到良好效果。 另外, 很多财务人员表面上承认财务分析工作具有极高的重要性, 但实际上并未深入了解和分析, 甚至在部分国有企业中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想法, 认为财务分析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 与其他部门并无直接关系, 这严重阻碍财务分析工作。 实际上, 这项工作应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始终, 不同部门、 不同职责的人员应共同参与财务分析工作, 这样才能提高财务分析质量, 从而在推动国有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方面真正发挥积极作用[4]。
2 2 财务分析方法落后通过对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 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分析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方法依旧较简单, 如财务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 采用这些方法固然能起到一定成效,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通过这种简单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已不能满足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 这也是财务分析工作长期不受国有企业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 在部分国有企业, 无论采用哪种分析方法, 其分析基础都是已经产生的数据和资料,简单来说就是过去的财务数据。 而当前, 企业需要对当前和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 这是利用 “过去的数据和资料” 和过于简单的财务分析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因此, 国有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针对财务分析工作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 更多地应用先进的财务分析工具、 方法, 如智能分析工具、 大数据分析等, 这样才能对企业当前发展情况有清晰的认识, 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也更加准确, 才能真正使财务分析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得到充分发挥[5]。
2 3 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这也适用于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工作。 但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导致企业缺少完善的财务分析工作制度, 整体上仍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财务分析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甚至部分制度不适用。 这种情况下, 财务分析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提升。 同时, 因财务分析工作制度不完善而衍生的问题也较多且难以处理。 例如, 制度的不完善会使财务分析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各项数据和资料的处理能力大大减弱, 导致其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应起到的决策辅助作用缺失, 进而导致管理层做出各项决策的依据缺乏科学性、 准确性, 这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甚至致命的, 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
3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对策建议
3 1 建设财务人才队伍一是财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云计算、 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等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财务工作内容和方法发生巨大变化,这对财务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财务分析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 紧跟时代发展要求。 另外, 国有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具有较强的保密要求[6]。 因此, 从事财务分析工作的人员还需要时刻具有保密意识, 这也是国有企业在财务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二是企业应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 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 鼓励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为了使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保障, 企业应配置相应资源。 具体而言, 企业可每年制订员工培训方案,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动态调整。 同时, 将人才培训工作纳入企业的阶段性考核中, 形成人才培训长效机制,对企业财务分析人员起到合理的激励和督促, 最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 2 创新分析方式, 强化内部审计如前文所述,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较落后, 这使得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容易出现问题, 不利于企业发展。 因此, 创新财务分析方式,促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到相应保障, 是国有企业改进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目标。第一, 对毛利和毛利率进行分析。 这一财务分析方式比较适合销售企业, 因为销售类企业比较重视毛利指标, 如果这一指标与收入的表现都非常好, 就意味着企业对营业成本的控制是有效的, 其内部审计工作也是有效的, 并且还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产品的综合竞争力[7]。第二, 进行趋势分析或动态分析。 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是动态发展的, 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分析的过程中, 可对企业连续发展阶段的数据进行分析, 运用指数和动态比率来比较和判断不同会计期间相关项目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有利于企业做出科学、 合理的决策。
3 3 细化管理, 完善制度针对部分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制度不完善问题, 可采取在原有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优化, 使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得到逐步细化, 进而建立起完善的财务分析工作制度[8], 使财务分析人员能根据制度有效开展工作, 并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财务分析工具、 方法, 结合非财务指标的分析, 真正使分析结果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依据, 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对财务分析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分析方法落后、 工作制度不完善等是摆在我国国有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提升财务人才队伍素质、 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建议, 为我国国有企业提升财务分析水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蕾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J] 纳税, 2020, 14 (26): 101⁃102
[2] 王长虹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J] 大众投资指南, 2020 (10): 75⁃76
[3] 边顺莹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 (12): 124⁃125
[4] 孙为民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J] 财富生活, 2020 (8): 124⁃125
[5] 都慧英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 [J] 纳税, 2018 (12): 95
《国有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来源:《财务管理研究》,作者:贝春花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