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中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分析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1 11:54:02 更新时间:2021-04-21 11:54:02
处在国内当前歌曲文化环境中,无论是民族唱法,亦或是通俗唱法,均拥有着不同的受众群,并且在文化教育大改革趋势下,声乐教育领域和声乐演唱行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这就使得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在发展中出现了交叉和融合的现象,之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歌曲表演方式。
一、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
( 一 ) 关于民族唱法民族声乐最早可追溯到母系社会时期,民族唱法涵盖了戏曲唱法和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以及民族新唱法四大类。民族唱法便是将民族语言作为根本,将传统戏曲元素、曲艺元素、民歌元素融入其中,并且还借鉴了美声唱法,之后得以慢慢发展的一种声乐艺术形式[1]。步入当代后,民族唱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40-1950年,以王玉珍和郭兰英等歌唱家为代表,创作出了《人说山西好风光》以及《洪湖水浪打浪》等作品;第二个阶段是1960-1970年,以朱逢博、李双江等歌唱家为代表,创作出了《弯弯的小路》以及《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等作品;第三个阶段是1980年以后,宋祖英和吴碧霞等杰出歌唱家演唱的《你来了》和《小背篓》等作品广为流传。歌唱表演中,针对民族唱法,演唱者应保证口咽腔着力点靠前,始终维持口腔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如此方可形成持久喷弹力。并且演唱者还应充分借助口腔和头腔的共鸣,咬字发声转变要保持低速、大棱角,声音走向需横竖相当,再辅以恰当的声音才能完成良好的演唱。如此一来,高音表现愈加和谐,并且声音的个性和声音的色彩也会变得愈加鲜明,呈现出圆润音色,让演唱者的整体气息更加灵活。
( 二 ) 关于通俗唱法通俗唱法始于欧洲、兴于美国,我国是1930年后才引进的。通俗唱法既有黑人歌曲,又有港台唱法,还有低吟、民谣等唱法,在国内,通俗唱法又被称为“自然式演唱”,属于大众化的声乐艺术形式。通俗唱法是世界性通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唱法上没有特设规定,因此通俗演唱较为自由,演唱者多、受众群广[2]。歌唱表演中,通俗唱法属于演唱者表达内心情感的一项重要演唱技巧,对演唱韵律的把握要到位,还有就是吐词、咬字都要清晰,而且要做到轻柔发声,使用气息时,对滑音和颤音的变化等也要拿捏妥当。具体表演中,演唱者会通过音响等设备去强化通俗唱法的演唱效果,再加上灯光气氛渲染以及伴奏、伴唱的配合等,使用生活化语言去演唱歌曲、传递情感。诚然,通俗唱法的风格不定,有时强劲有力、有时轻柔惬意,既有摇滚乐的风格,也有民谣的特点,特别是在吐字方面,无需考虑共鸣这一问题。
( 三 ) 二者差别从生理学角度审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之间的差别得知,这两种唱法对演唱者声带的要求一致,演唱者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混声技能,如此才能保证高音达标。若是从声道调节角度去分析,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都要求演唱者声道不能堵塞,换言之就是要打通声道,但有一个要领,那就是前后打开,如此方可保障演唱者气息平稳。吐字要求方面,民族唱法更加注重“字正腔圆”,民族唱法的发音,要求吐字必须清晰,但通俗唱法则不然,后者主张自然式的演唱,就像我们平常聊天一样,无需过度追求共鸣。民族唱法注重的是声音使用技巧,通俗唱法则更加注重情感传递,因此后者的演唱难度不大,更易于被大众接受。
二、声乐演唱中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策略
( 一 ) 民族唱法借鉴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对演唱人员的声带天赋和演唱技巧以及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十分苛刻,和通俗唱法相比更为科学化、规范化。历经多年发展后,民族唱法已然成为了歌唱界举足轻重的表演形式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演唱者、听众的艺术素养。民族唱法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交织影响,群众基础相对单薄,旨在推动民族唱法能够满足受众审美需求,民族声乐演唱时可融入通俗元素,譬如“气声”和“喊声”以及“哑音”等,但要保留原唱法中咬字行腔以及发声技巧[3]。李谷一是我国女高音歌唱家的杰出代表,一首《难忘今宵》火遍大江南北,她的歌曲风格就是民族音乐,但在演唱过程中时常添加通俗演唱元素,这不单单让她的演唱被世人所熟知、所接受,并且还赋予了歌曲作品全新的内涵。比如《妹妹找哥泪花流》这首歌,歌曲融合了通俗和民歌两种唱法,充斥着恋爱中女孩对男孩的思念之情,李谷一自如控制气息流动,声音既流畅又自然,歌曲备受世人喜爱。李谷一将通俗唱法中的“气声”和“哑音”进行了充分利用,将女子思念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副歌部分则使用民族唱法加以诠释,不但最大限度上诠释了歌曲所内含的思想感情,还让观众沉迷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 二 ) 通俗唱法借鉴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相对于民族唱法而言,不是很科学和规范,该唱法中亦可借鉴民族唱法的特点,最为常见的就是呼吸方法以及发声技巧等,这样便可让演唱者的演唱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一个档次[4]。通俗唱法的演唱形式亲近自然,观众倾听会有一种亲切感,通俗唱法借鉴民族唱法,在保留通俗唱法风格基础上,让整首歌曲韵味十足。《浮云散》是青年表演艺术家李玉刚的代表作,歌曲前半部分属于典型的通俗歌曲演唱风格,后半部分则是引用了《花好月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李玉刚在演唱该歌曲时,使用“气声”去处理声音,咬字的时候轻缓顺畅,高潮演唱阶段的发声借鉴了民族唱法,通过圆润且通透的声音将整首歌推向高潮。李玉刚的作品,不乏民族气息,并且将通俗元素也拿捏的很到位,可谓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尽显。
三、国内声乐艺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音乐界对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可谓十分重视,认为只有不断地吸收和借鉴优秀经验才能不断发展与进步。掌握中国声乐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益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声乐作品,从而达到启迪民智、陶冶情操的目标。 1980年之后,中国声乐艺术开始迅猛发展,很多歌坛新人在民族和通俗唱法的融合上做出了很多尝试,创新案例比比皆是,以《康美之恋》《雪恋》《月亮女儿》等作品最具代表性。上述作品之所以演唱得绘声绘色、沁人心脾,主要是因为演唱者在演唱时融合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通式唱法”。这种演唱模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事业突飞猛进的必然结果,并且民族和通俗唱法的融合也是艺术多元化发展下的产物,保留了民族唱腔的同时仍贴近民众生活,基于共性弘扬个性,又不失民族性、通俗性、时代性等特点[5]。尽管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有别,但在各自演唱时可在呼吸、共鸣和咬字等方面可彼此借鉴、融合,不失本色的同时又能够形成独特的演唱体系,这些都会为我国未来声乐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 语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之间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一大进步,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画上惊鸿一笔。歌曲演唱中融合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通过对这两种唱法的交叉应用,会让歌曲演唱的整体艺术性得到增强,也同时让歌曲演唱更贴合大众需求,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让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熙.民通唱法独有的表现形式及美学价值[J].中国文艺,2019,(04):71.
[2] 王志英.试分析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J].艺术大观,2019,(20):1.
[3] 郁钧剑.中国民族声乐的现状与振兴之我见[J].人民音乐,2019,(01):40-42.
《声乐演唱中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分析》来源:《文化产业》,作者:王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