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教学的艺术手法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1-07-30 10:20:35 更新时间:2021-07-30 10:20:35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能够有节奏性地组织人体的动作与造型,去表达思想情感,是体现着人类的精神价值、集体人格和生活方式的文化载体,是一种最为直接且强烈,又是单纯且充分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早在远古时期就成为华夏先祖祭祀形式之一,到先秦时期舞蹈就已具备了相对完整而系统的艺术体系,创作舞蹈和培养舞者的目的在于将艺术化的肢体语言充分运用于宫廷制礼作乐,服务朝政。可见,自古以来舞蹈艺术就被广泛实践于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载体。现如今,舞蹈教学中舞台实践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撑不变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教学与舞台二者关系而言,其中舞蹈教学是舞台艺术表演的基础条件,而舞台表演则是舞蹈学习的升华,能够将所学的舞蹈动作、技巧灵活运用其中,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在舞台上应用和升华,更好地获得表演感染力,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在实践中又能够增强学生的运用能力和二次创作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舞台实践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让实践为课堂提供新的思路,缩短课堂与舞台的距离,通过课堂与舞台的一体化教学,从中汲取更多知识与技能的精华,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推动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舞蹈教学是舞台艺术的基础
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其基础就是形体动作,可以说这是舞蹈语言的一个核心元素。如若离开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就会导致舞蹈艺术失去其魅力与价值。所以舞蹈教学要以形体动作为切入点,加强对学生这一基本功训练,通过形体身韵、芭蕾基础、素质技巧、舞蹈剧目等教学选材和方案制订,通过课堂上的严格训练,达到充分自如地表现舞蹈艺术形式的目的。[1]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必须从最初的身体软开度基本功训练到基本站姿、基本手位、基本脚位的练习,到高年级的“跳、转、翻”等舞蹈组合进行认真刻苦的训练,打牢坚实的舞蹈基础,日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舞蹈作品和舞台艺术。同时,形体动作的基本训练,是一种综合、灵活的创造性运用形式,属于艺术创造的一种手段,不仅仅是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例如《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著名优秀舞剧都创造性地运用舞蹈形体基本功,将基训课堂中的教学充分融入了舞剧表演。所以,舞蹈教学的基训课,也要面向舞蹈表演实践,能够以表演为出发点,而非对动作的模仿或者复制。[2]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功进行指导、规范,促使学生的基本功练习更加科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形体动作技能,以便为舞台更好地服务。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艺术创造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将其学活、活学,能够把形体动作加以创编成为自己的动作,而不是教师机械性的传授,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舞蹈的“舞台性”。
二、舞台实践是舞蹈教学的延伸
(一)舞台实践可以作为舞蹈教学成果的有效检验途径,更是学生从课堂学习到舞台表演的延伸,以便学生探寻舞蹈的生命力,同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能够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因此,可以说舞蹈的课堂教学,其实就是为学生今后走进舞台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舞台实践,能有效地认识到自身舞蹈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地改正,不断优化与提升自我。只有将舞蹈教学与舞台实践有机地结合,促使两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才能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的提升。[3]在舞台实践过程之中,学生还能去感受到真正的舞台表演,去开阔视野,并且锻炼舞台应变能力、舞台表现力等方面,以便增强舞蹈综合素养。因而可以说,舞台实践是身为舞蹈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舞蹈知识、动作及技巧等,灵活地运用到舞台实践之中,加快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转化,让学生借助日常的排练、比赛演出,去不断领悟舞蹈的艺术魅力,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去充实自己。[4]所以舞蹈教学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培养理念,从而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专业强的舞蹈人才。
(二)舞蹈初级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基本是十多岁的孩子,其自身的模仿力、可塑性较强,而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舞者。从舞蹈的艺术层面上看,学生对自身的身体特征、动作规范及审美力尚未形成,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之中,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讲解与指导,训练学生动作的准确、优美,同时逐渐加强学生对专业舞蹈的认知。随后为学生渗透舞蹈的相关技能,比如学生如何掌握身体的律动、肌肉的控制以及审美的意识、舞蹈时的情感表现等。尤其是舞蹈的表现力,是当前学生的薄弱之处,所以必须依靠大量的演出实践才能逐步达到身情统一。[5]只有达到身情的融合才是真正迈进舞蹈艺术大门的标准,熟练地掌握舞蹈动作、技能,并且将其与情感有效地融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舞蹈演员。因此,只有通过科学的课堂教学与丰富的舞台实践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舞者。
(三)舞台艺术实践对一个舞者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舞台艺术实践,能够拓宽舞蹈教学的平台,并且增长学生的见识,有利于学生获得情操陶冶与艺术的熏陶。可以说,多样化的舞蹈实践形式,可以激发起学生积极学习舞蹈、表演舞蹈的兴趣,以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加以结合,让专业知识转化为舞蹈技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之中逐渐感受到舞蹈的乐趣、价值及成就感。其次,舞台实践是对舞蹈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更是为舞蹈教学服务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舞台实践之中,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以便获得良好的发展。这样一来,既能增强舞蹈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又能促进学生的舞蹈专业能力及艺术素养的提升。[6]此外,舞台实践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排练及演出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对舞蹈展开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同时艺术表现力也随之得以强化,促使学生更加精准地把握舞蹈情感。所以说,舞台实践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形式,经过长期、反复的舞台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舞台适应力,这可为学生今后诞生优秀舞蹈作品做好铺垫。最后,舞台实践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感知在平时所学习的舞蹈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差异。当学生亲身经历过各种挑战后,便会更加认真对待表演,确保每一次舞台表演都能彰显良好的风貌,去塑造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这样一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精神与态度,促使学生将每一次舞台表演都当作最后一次演出,不留任何的遗憾,充分发挥自我的价值,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而且,舞台实践能够不断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只有将舞蹈教学与舞台实践加以融合,才能确保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与舞台表现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舞蹈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合格的专业舞蹈人才,让学生从一开始对舞蹈的一无所知,逐渐到对舞蹈知识的理解、舞蹈动作与技能的掌握,成为一名舞蹈演员。换句话说,无论学生在今后所从事关于舞蹈的哪一职业,比如舞蹈编导、舞蹈演员、舞蹈教学工作者等等,都需要足够的舞蹈经验及表现力作为支撑。因为只有从不断的舞台实践之中,才能感知与体会到每一支舞蹈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即便是学生学会更多的舞蹈知识,但是缺乏真正的实践仍然是徒劳。[7]因此,将舞蹈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更利于学生在舞台表演之中感知舞蹈的灵魂,促使学生运用所学习的技能去塑造鲜明的舞蹈艺术形象,并且在人物形象之中感悟其情感的发展变化,最终达到神形兼备。
三、结语
舞蹈教学需要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舞蹈教学的实效性。通过教师将舞蹈教学与舞蹈实践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之中,去进一步掌握舞蹈技能,同时深化学生对人物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在舞台实践之中,教师可以检查与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便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逐渐增强学生的舞蹈水平与表演感染力,从而使学生成为新时代舞蹈艺术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李波.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演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的方法[J].中国文艺家,2019(009):215.
[2]刘思呈.大学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分析[J].北方音乐,2019(005):238-239.
[3]李冰.谈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J].文学少年,2019(005):1.
[4]万千.舞蹈艺术中人文精神的体现与教学提升策略[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01):143-145.
《浅析舞蹈教学的艺术手法》来源:《参花(下)》,作者: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