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所属栏目:人文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16 10:29:16 更新时间:2011-03-16 10:29:16
摘要: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地质教学团队在工程地质教学过程中将工程地质科研工作与教学结合起来,达到了科研促进教学、科研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参与科研促进人才全面培养、科研与教学和谐发展的目的,提高了大土木类学生的工程地质素养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工程地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中心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同时,高等院校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怎样把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工作进行有机结合,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不断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工作者需要积极探讨的问题。
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地质教学团队历来重视工程地质科研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努力把科技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将学校的科研优势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优势,以科研促进教学,深化工程地质教学改革,优化工程地质课程,丰富工程地质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提高大土木类学生的工程地质素养和教学质量。
一、注重科研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
教师不仅要进行教学,而且还要全力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天职,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科研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一所大学没有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同样也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
工程地质教学团队目前有7名教师,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助教1名,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人,在职称结构、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结构合理,是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中有学校优秀教师1人,讲课比赛特等奖获得者1名,二等奖1名。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铁道部、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其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2009年,团队承担的《工程地质》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团队积极申报、承担科研工作。在科研组织中,通过相关科研课题的申报,组织队伍、凝聚力量;通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实践,锻炼人才;通过学术带头人的传帮带和“引进来、送出去”等方法措施,促进该学术队伍的凝聚和成长,促使新一代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的脱颖而出。通过近年来科学研究的不断积累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团队中的老师已深刻体会到:“科研是源,教学是流”,通过科学研究深刻地了解社会对培养相关工程人才的要求,全面把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动态,研究方法,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创新能力;准确地认识自己所授课程在整个工程学科中的地位和课程内部的逻辑联系;在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新成就的同时,及时将这些内容反映到教学中去,不仅提高了团队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且提高了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注重科研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学与科研是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的两翼,教学必须有科研的支持,科研也必须服务于教学。高等学校教师既是教学的主体,又是科研的主体,承载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而科研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工程地质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刻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教育学生,努力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地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与此相反,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主讲教师便不能对工程地质的前沿、动态有及时和深入的掌握,往往沦为呆板知识传授的教书匠,难于提高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质量。基于这种共识,该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系统的将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将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该团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将科研成果充实到工程地质的教学内容体系当中,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分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将有关教师发表的与这些课程有关的学术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例如:在给学生讲授隧道开挖过程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章节时,结合团队老师们在该方面的相关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首先介绍相关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各种预报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等综合内容,使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对该问题有一个清楚的、系统化的、概括的了解;随后通过实例,详细介绍实际科研过程中采用预测预报方法的机理、关键影响因素、需着重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相关内容,使学生深刻理解预测预报的本质和关键科学问题。通过上述方法,让学生们对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避免了只通过课本的单一途径。
2、不断地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学
除在专业方面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外,结合《工程地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教学方式、方法与内容上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其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重视工程地质实习,不断改进和完善实习内容
工程地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除在室内实验室进行的岩矿鉴定实习外,野外实习是工程地质教学中一个必修的教学环节。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地质科研教学团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石家庄附件建立地质实习基地,经过这些年不断对原有实习线路和实习内容进行丰富、修正、补充,到目前已经建立起一个包含十一条实习路线、全面涵盖工程地质课程要求的地质实习内容的完整的地质实习基地。
通过工程地质实习教学:使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加以验证和拓宽,获得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使学生初步掌握地质及工程地质的野外工作方法,提高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增加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环境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工程地质基础;此外,通过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体魄和锻炼意志。
不
第二、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信息量
针对工程地质课程中很多概念抽象难懂、工程实例多且文字表述不易理解等特点,积极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针对上述问题,增加大量概念图表、工程实例动画演示等内容,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课程的授课效果:
第三、广泛开展案例教学
针对本课程应用性强且范围广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开展案例教学方式。整理出的具体案例,一部分进行课堂分析,一部分作为学生的课下练习,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重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学生成才的促进作用
大学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将初步奠定一个人的知识基础,其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也在这个阶段基本形成。在这期间,学生与教师每天打交道,教师通过各类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的教育、示范等熏陶和培养学生,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高等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本科阶段的教师和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关键在教师。因此,该团队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主要途径有:
1、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近年来,团队教师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从各个层面参与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来。例如,部分老师开展了假期奖学金制度,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并且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合理地分配研究课题。因为有了有丰富科研经验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能掌握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克服了多数时候课本与实践、学习和工作的脱节现象。据统计,2005年以来,土木类专业共有40余名学生直接参与到该团队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承担部份野外考查、分析测试、资料整理等工作,部分科研成果参加“挑战杯”2009河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2009国家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分获3等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热情。
2、勤工助学开展科研相关活动
设置实验室学生管理协助员是近些年来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兴起的一种勤工助学项目,其将勤工助学和学生科研活动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学生通过在地质实验室中开展的协助工作,不但巩固了本专业的实验基础知识,巩固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并且学生通过实验室的便利条件,着手进行基础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果,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从课堂被动的学习到以探索、研究、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切身从事科学研究。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使学生接触了真正的求知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善于进行探索、调查、发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
四、结论
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地质教学团队依靠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将科学研究与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达到科研促进教学、科研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参与科研促进人才全面培养、科研与教学和谐发展的目的,提高了大土木类学生的工程地质素养和教学质量。
在新形势下,在今后的工作中,工程地质教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良教学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将工程地质科学研究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钻研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合格的具有良好工程地质素养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文中,陈萍,严家平,等.地质工程专业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国地质教育,2008,4:61-65.
2. 曲晓波.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
3. 李忠,陈明长.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81-84.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