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的舞台表演与歌剧演员形体训练策略
所属栏目:戏剧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09 10:36:23 更新时间:2022-02-09 10:36:23
纵观我国歌剧舞台表演发展历史来看,国内歌剧舞台表演始终将侧重点放在演唱技巧提升方面,对于形体训练与演员身体协调性训练涉及较少。最重要的是,国内歌剧舞台表演对于舞台表演与歌剧演员形体训练的结合发展缺乏重视,致使歌剧舞台表演与歌剧演员形体训练存在衔接不当的问题。为全面适应新时期歌剧发展,歌剧舞台表演应该主动将演员的形体训练与歌剧演唱进行深度融合,以彰显舞台魅力。一般来说,歌剧舞台表演在一定程度上与演员的形体训练脱离不开。因此在今后的歌剧舞台表演中,除了需要对当前歌剧舞台表演形式进行改进优化之外,还需要加强演唱与演员的形体训练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
一、歌剧舞台表演与演员的形体训练要求分析
对于歌剧演员而言,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与实践,深化个人对歌剧表演要领以及编排步骤的实践练习力度,确保可以在舞台上展现出惊人的表现力与张力。一般来说,歌剧表演过程中所涉及的表演形式及内容较多,比如常见的知名歌曲或者古典音乐等。以古典音乐为例,古典音乐通常侧重于强调抒情,在抒情的氛围中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在日常训练期间,表演者应该重视声部音准训练问题。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应该针对音色辨别训练以及视唱训练问题进行实践练习,增强个人的专业能力[1]。而对于歌剧舞台表演而言,表演的最高境界在于表演者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彰显出形体之美与音色之美,借助二者美的特点,体现出内心的艺术之美。在此过程中,歌剧舞台表演往往会要求表演者应该灵活运用身体各部位,在协调的肢体语言中传达出歌剧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其中,动作与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深化加强表演者的舞台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活跃的气氛、协调的肢体动作可以增强舞台表演的感染力与张力。因此在日常表演与形体训练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音乐形式展现不同的形体动作,歌剧舞台表演者除了需要深度掌握舞台表演技巧之外,更需要加强个人的形体素质训练。
二、歌剧舞台表演技巧分析
结合以往的表演实践经验来看,歌剧舞台表演在技巧方法的把握上,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践与掌握。
(一)人物造型定位
人物造型定位基本上可以视为歌剧舞台表演技巧的重要表现,要求表演者提前熟练剧本内容,并认真聆听导演对歌剧内容的深度讲解。根据理解情况,对个人角色进行合理定位。举例而言,对于《费加罗的婚礼》而言,伯爵和伯爵夫人属于贵族人物形象,因此在人物性格定位上应该彰显出华丽与高贵。而对于仆人费加罗而言,其身份比较卑微代表社会底层人民,但是他不乏聪明勇敢,敢于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因此确定了他的人物形象以及表演风格的定位,舞台行动应该着重拿捏费加罗的姿势形态、语调以及生活习惯等表演要点,为观众展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2]。
(二)人物性格准确表现
歌剧舞台表演通常会无限放大表演者的人物性格特征,因此演员在表演期间应该注重张力表达问题。而从实际上来看,如何合理演绎人物性格并表达适度始终是歌剧舞台表演者予以重点解决的难点问题。为确保人物性格可以在舞台上准确表现,歌剧演员可以在事前熟读剧本,明确剧本中人物关系以及性格特点。并借助必要的形体训练丰富人物性格,在表演过程中与观众产生共鸣,提高舞台表演张力。
(三)掌握演唱技巧
演唱作为歌剧舞台表演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求演唱者应该提前掌握演唱段落,并根据歌剧舞台表演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演唱技巧完美融合一起。在演唱过程中,应该主动融合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运,提高演唱过程的渲染力以及情感共鸣效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演唱者应该事先对和声构成以及旋律特点等进行深度把握。举例而言,男声高音咏叹调应该侧重于体现出旋律的高亢与华丽。女声唱段,更加侧重于体现出旋律的典雅性与温婉性。(四)注重表演过程的画面感注重表演过程的画面感,始终是提升歌剧舞台张力以及艺术渲染力的重要途径。在实现过程中,歌剧舞台表演需要从演员、布景以及道具等多项因素方面进行协调配合。举例而言,演员应该注重情感表达以及肢体动作表达问题,在表达上不可用力过度以及喧宾夺主,应该结合主旨内容进行充分表达。除此之外,演员的形体动作作为歌剧表达的重要部分,形体动作的展现过程需要依托于歌剧舞台表演核心内容以及画面视觉效果,增强舞台表演的艺术感与氛围感[3]。
三、歌剧形体训练原则及策略分析
(一)训练原则
1.科学性。科学性基本上可以视为歌剧演员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形体训练应该结合歌剧演员自身条件系统地训练,并进行适当改进与优化。同时,在部署规划形体训练方案时,应该着重结合实施过程中演员学习反馈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与优化。如果发现当前应用的训练方法存在明显不足现象,应该根据演员的身体情况进行重新调整,确保达到训练目的。2.综合性。歌剧演员的形体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一项集复杂性与综合性于一体的训练工作。在具体训练过程中,需要提前设计好训练目标,并主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方法,深化加强对歌剧演员形体表现技能的培养。目的在于全面增强歌剧演员形体训练的实用性与价值性。
(二)训练策略
主动结合舞蹈形式及内容,制定针对性训练策略。歌剧演员的形体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丰富演员身体表现力以及艺术彰显力的目的。对于歌剧演员形体训练工作而言,往往需要通过演员日积月累的训练,才能够帮助歌剧演员增强个人的肢体协调能力与动作感染力。其中,为确保歌剧演员形体训练效果得以深化加强,需要结合不同形式的舞蹈内容,制定针对性训练策略进行实践应用。以古典舞训练为例,训练过程应着重提高歌剧演员身体的柔美性,可结合古典舞中手、眼、身、法、步、气息等训练方式,与风格各异的音乐形式进行结合,使得形体达到美的展示,舒展优美的体态,随着时而柔美,时而激烈的节奏来抒发真实情感,使得形体动作更有生机。而对于芭蕾舞蹈训练而言,应该着重训练歌剧演员的柔韧性、协调性、力量、体能等方面,并有效改善站姿、坐姿、举止的外在形体条件,运用训练手段改变演员的自然形体条件,使演员身体形态端庄、挺拔、高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总体来看,歌剧演员的训练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演员自身条件,所要呈现的作品形式以及内容进行合理选择,以达到增强并丰富歌剧演员身体表现力的效果[4]。
(三)歌剧表演情感传递与形体表现的关联
歌剧表演中情感传递与外在形体表现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也就是内在心理与外在形体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和促进,所谓演唱时的情感传递与形体表现相融合要求演唱者的心理、形体全身心与音乐相融,其内心情感与形体动态均在音乐的“土壤”中孕育,在音乐中发展、宣泄,发挥出天赋音乐的性质、特点与色彩。这种技能对于歌唱者唤起音乐激情、戏剧激情、演唱激情而言,具有极显著的作用,因为人们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与对生活事物的体验、感受一样,同时反映在身心两个方面。演唱中,情感传递与形体表现的协调、互动正符合了人的情感外化的一般规律和“视听同步”的审美需求。因此,从生活中加工、提炼、美化而成的“形”,就成了演唱有力的辅助手段。生动而有表现力的脸部表情和眼神,是歌剧选段演唱中内心情感真实体验的“门”“窗”。它使声音的表情更加立体,更具说服力。审美者正是通过这心灵的“门”“窗”加深了对作品的形象认识。形体姿态“以人的内在心理情感为动力,以静态与动态的变化造型塑造了人体外在的姿态美”,它直接作用于审美者的感官产生美感。歌剧表演中情感传递与形体表现相关联,使欣赏者不仅可以通过乐声,而且可以通过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的表演来了解乐声中表达的情感内容和音乐形象。特别是音乐的舞台表演,还可以通过表演者丰富的表情活动及形体表现,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内容获得更为形象化的感受,获得更为强烈深刻的艺术享受。因此,对于歌剧选段演唱来说,从情感布局到乐曲处理,也应按照形体表现的要求进行构思,都要考虑如何对情感传递与形体表现加以充分融合。如该形体表现的地方就要尽情发挥表演的作用,举手投足、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尽表喜怒哀乐,何处当用、当变,均需要有整体的构思,并且考虑情感传递与形体表现之间的协调。即使是在演唱设计与练习时,也应充分考虑音乐形象的可演性、可视性,否则,单凭美的音乐,难以将人完全吸引。
四、结论
总而言之,歌剧是演唱与表演紧密配合的一种综合艺术体现,具有独特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歌剧在凭借剧场元素的基础上,得以呈现出一部完整的剧目,歌剧表演根据剧情的需要划分了不同的段落,每个段落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它与戏剧的区别在于歌剧表演分为独唱、合唱、重唱、咏叹调等演唱形式,在表演中演员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思想情感的投入,是由歌声由内而外地传递给观众。因此,对于歌剧来说,歌剧选段中的情感与形体表演密不可分,形体是传递情感的又一纽带。建议歌剧演员应该主动立足于新时期歌剧舞台表演发展态势,注重舞台表演与形体训练的结合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歌剧演员应该主动结合歌剧舞台表演技巧,提升个人的表演素养。与此同时,歌剧演员应该严格按照形体训练原则,优化调整自身身体协调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层层加深歌剧感染力与艺术力,确保舞台张力得以全面提升。相信在全体人员的不断努力下,我国歌剧舞台表演将会得到进一步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荻.探析舞蹈训练对歌剧演员的必要性[J].戏剧之家,2020,(08):42.
[2]葛丽英.歌剧演员的舞台表现张力[J].戏剧之家,2019,(08):19-20.
[3]王聚伍.浅析歌剧表演中演唱技巧[J].黄河之声,2018,(11):15.
[4]刘成.浅谈声乐舞台表演中能力和技术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9,(01):30.
[5]陈雨娜.浅谈舞台表演在歌剧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9,(20):177-178.
《歌剧的舞台表演与歌剧演员形体训练策略》来源:《戏剧之家》,作者: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