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创作策略的几点思考
所属栏目:美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14 10:52:19 更新时间:2022-02-14 10:52:19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并没有成为一个特定概念的成熟类型片,它的意义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非虚构创作影片,在保证其真实性的前提下,注入艺术的创作因子,最后形成影视作品。在最近几年,我国从《我不是药神》《中国机长》开始,到《中国医生》《紧急救援》《守岛人》等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的影片开始夺人眼球,也让这类影片的创作重新收获讨论热度。如果想追溯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起源,国内外都有先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德·桑蒂斯的《偷自行车的人》,创作灵感来源于一则新闻报道。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有一部改编自北洋时期“阎瑞生案”的电影《阎瑞生》,从这一点看来,这类电影的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反映社会现实,充满人文关怀,或褒扬,或抨击。继而引起人们普遍的反思。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电影作为全民可观的一门艺术,在各方面影响最大化的同时,创作者也需要思考如何做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毕竟只要看见“真实事件改编”这行字,观众观影的心态就会多上一丝敬畏与真诚。诚然,真实事件是电影创作不可多得的资源,但更需要真诚谨慎对待。
一、真实蓝本的选择
(一)选取的事件要有一定的关注度
一般来说,对真实事件的改编就是选择近年来影响广泛的重大社会事件,或社会上一直普遍存在的事件。这些事件曾经或经常被报道及讨论。选择这样一个人气和关注度都很高的事件,不仅可能带来好的票房,还可能再次掀起社会舆论的浪潮。当然,为了达到电影想要的现实效果,电影的价值观应该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吻合。如果选定的事件早已被人们遗忘或忽略,或者偏离了主流价值观,那么该事件可能就没有改编电影的价值。2021年上映的电影《中国医生》就是改编自疫情爆发期间中国医生的事迹。疫情牵动着大家的心弦,抗击疫情期间,首当其冲的医生们也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电影《中国医生》上映,很大程度上让大众又一次将目光投射到“抗击疫情”这个话题上,也让大家再一次真实地看到这些白衣天使的专业精神和无私奉献。三年前的《中国机长》也是根据2018年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理重大事故,机长成功挽救了一机乘客生命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这个事件在当时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舆论,也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对于此类值得载入史册的事件,公众对电影的改编有着更高的期望,电影票房自然也会大涨。但是影片因内容问题容易遭人诟病,后文也有提及。
(二)选取的事件要有影响力
如上所述,对真实事件的改编通常是对某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批评或赞扬,这就要求改编题材的选择必须能够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没有意义赋能,做出来的电影必然是平庸的。这个社会每时每刻都有“事件”发生,新闻报道每天都有新鲜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真实事件就能改编成一部成功的电影,如果把某件事情拿来就用,也不一定能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所以对于事件蓝本的选择必然需要精挑细选、慧眼独具。例如《我不是药神》,通过电影的精彩呈现,将医疗弊病暴露于人前,甚至推动了药物价格的整改,从而让多少病患从中受益。还有2016年上映的《湄公河行动》,让人们又一次回顾了“湄公河惨案”这个惨痛案件,也更加了解到的危害,做到对零容忍。
二、对事件的还原与艺术加工
(一)与生活的贴近与共鸣
首先说到电影,当然是表现各种人物、社会、家庭关系等等,上文也提及了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是对社会的各种观照、反思、赞扬等。来自真实事件的人物本身就是这个社会中的某类人,改编电影剧本时,在对原型人物进行艺术加工的时候,需要保持人物的血肉,让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能找到共鸣,这也就是创作典型人物的共性。当然电影是一门艺术,在保持人物共性的同时,也需要抓取,甚至创造人物的个性。剧情设计也是如此,既然是真实事件改编,必然需要一定程度贴近生活,让观众有代入感、体验感,才能产生深刻的感受。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徐铮扮演的原型角色是来自江苏无锡的陆勇,作为一名白血病患者,他去印度购买低成本的仿制药,但因许多障碍而受阻。这部电影在银幕上展示了进口药品的天价、情与法、生命与权利。当观众观看电影时,他们会看到自己,看到周围的人,看到他们所看过或经历过的事情。影片不造英雄,观众能看见主人公是一步步被逼着前进的,普通人的自私、懦弱、善良他都有。影片只是平静地展现了一个个普通人的平凡悲伤与光芒。
(二)底本不能虚,小事不必拘
底本就是选取的真实事件的原型故事,“底本不能虚”意思就是说真人真事改编电影必须依赖于原本的事件,在主要人物设计,以及事件结果,大的故事框架上不能背离原型事件,而因为电影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改编的时候,必定是要经过想象的加工,这就是“小事不必拘”,即通过艺术加工对原型故事进行润色与设计,在不背离原型的基础上,在可以施加笔触的方面进行艺术加工,比如,人物性格、具体情节等等。这也是与冷冰冰的事件相比,改编的电影更具温度和情怀的原因。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最主要的目的其实不是为了去追溯已经过去的事件,而是通过这件事能给当代社会带来启迪。正如罗伯特·罗森斯坦在《历史电影作为真实历史》中所说的,历史电影的“目的不是告诉一切,而是指出过去的事件,或者谈论历史,或者说明为什么历史应该对当前的人有意义”。
三、影片的叙事美学
(一)精彩的叙述逻辑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由于来源于真人真事,在创作剧本时,往往需要适当地增减情节和人物来讲好故事,让影片的效果得到最好的呈现。成功的改编电影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精彩的叙事,如果将真人真事流水账般带到荧幕,观众当然也不会买账,影片必须是用最精彩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来做文章。拿《我不是药神》来说,这部电影之所以票房口碑双丰收,也因其叙事逻辑很精彩。影片中有情与法两个逻辑,两者相互交织,一起推动着影片叙事。因果交织,跌宕起伏。影片开头就交代了程勇父亲生病无钱医治,程勇悉心照料父亲,表现了他的孝心和善良的一面,为后面代购印度仿制药作了情感铺垫,在代购过程中被高额利润冲破理智开始赚钱,紧接着因为害怕拒绝代购,后来被身边一个个角色感化继续代购,到最后赔钱为他们代购,情感层层递进,高潮迭起。警官曹斌刚开始法不容情,在追查假药的时候,一位老奶奶动情地说:“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得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这句话成就了影片最大的泪点。也为曹斌后来的转变做了情感铺垫。影片的司法逻辑也是环环相扣,刚开始程勇的知法不愿违法,到最后为现实所迫开始违法代购,后来又因为得知走私药品的犯罪代价退缩不敢再犯,随后因为道义又开始走上了违法的道路,并且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司法的框架下展开,情与法交织并行,叙事跌宕起伏,因果相连,引人入胜。
(二)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电影本身是叙事的艺术,塑造典型人物当然尤为重要。真实事件改编电影除了对原型人物的刻画,其他重要人物的设计,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医生》里的张定宇院长与时间拼速度,和死神抢生命。代表了多少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让观众深受触动,也深深体会了医护的不易。《我不是药神》中的吕受益,就是广大深受疾病和天价药折磨的病人缩影。《无问西东》里英勇牺牲的沈光耀让人无限感慨于那个时代的优秀青年。这些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的塑造,给影片带来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任何的影视作品都展现了导演或编剧的审美追求。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电影追求的是一种真实的美学,即实现从现实到艺术作品的飞跃。为了更广泛地传播一种思想或能量,为了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照亮某个黑暗的角落,为了成为史书,记载值得世人铭记的事件。所以相较于“本故事纯属虚构”,“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似乎在情感上更胜一筹,它能用广泛的影响力,让社会思考,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还大有可为,如何做好这类电影,并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是创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市场需要这类好的电影,希望以后在电影院能多看见“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参考文献:
[1]赵禹平.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跨界叙述”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07).
[2]颜研生.论《我不是药神》的叙事美学[J].电影文学,2019,(10).
[3]李彤欣.试论我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题材选择[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1).
[4]张雅堃.《红海行动》: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浅论[J].戏剧之家,2018,(27).
《关于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创作策略的几点思考》来源:《今古文创》,作者:定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