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所属栏目:音乐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28 10:09:30 更新时间:2022-02-28 10:09:30
在音乐教学中,节奏是教学的难点内容,由于小学生认知程度的局限性,需要利用多种直观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节奏。节奏作为音乐要素之一,常被比喻为音乐的骨架,可以说没有节奏音乐就没有了灵魂,没有节奏,音乐也就不存在了。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灵魂,需要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音乐的节奏。
一、节奏训练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
一首作品没有节奏也就没有了生命,节奏影响着作品的风格、情绪等,学生只有掌握了作品的节奏,才能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对学生乐感的培养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生活中处处都有节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节奏引入课堂中,让节奏形象化,这也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音乐知识。
(三)节奏编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在新教育背景下,音乐老师不再只是教会学生唱歌,还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音乐节奏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节奏,为所学歌曲进行节奏编配,在编配节奏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用于表达自己的编创,体会在节奏中感受编创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节奏训练在小学教学中的方法
(一)游戏教学法
传统的课堂需要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坚持四十分钟,但这对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段的孩子来说如坐针毡,低年段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在课堂中,他们需要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学习枯燥难懂的节奏,喜欢用自己的感知来获取知识,这时候课堂中可以运用游戏的方法将知识融入游戏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中,在编创环节中,我让学生运用“拍按拿放”的节奏用杯子为歌曲伴奏,之后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感觉编创出多种不同的节奏,不仅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体态律动法
小学生在最初接触音乐课时,需要学习的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在教学中,八分音符我会让学生分别用左右手拍打腿,而四分音符让学生拍掌,并加上柯达伊节奏读法,自己感知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音乐效果,通过两种方式熟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体态律动不仅可以感知时值的不同,还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音乐的情绪,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可以用身体动作的幅度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在缓慢节奏的歌曲中应放慢体态律动,而在快速节奏的歌曲中,则应该加快体态律动,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用身体律动将音乐形象地表现出来。
(三)语言训练法
语言和音乐息息相关,音乐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通过语言训练节奏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节奏,在学习歌词时,教师可以示范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将音乐节奏与朗读融合在一起,化繁为简,用学生最熟悉的方式直观展现歌词节奏,再引导学生自我尝试与摸索,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打击乐器,为自己的朗读配上合适的音乐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自己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四)生活迁移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节奏,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元素迁移的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如小鸡咯咯嗒(xxx)、雨水沙沙沙沙(xxxx)等,通过模拟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将音乐知识联系到生活中,使抽象的音乐节奏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例如,《母鸡叫咯咯》中“母鸡母鸡叫咯咯,叫咯咯”这句歌词的创作,就是利用生活中母鸡叫声的节奏进行创作的,教师可以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创设更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寻找让学生更能接受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音乐,如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将音乐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结语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渗透到音乐教学中,我们处在新教育的形势下,呆板的课堂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环境,音乐课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唱歌课,音乐老师要作为美育教育的传播者,要将感受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贯彻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节奏训练还是旋律歌唱都应该遵循美育原则,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音乐,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莫占华.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
《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来源:《新课程》,作者:周丽琳